海伦市林管局三北防护林工程“十三五”规划探析
该文从海伦市三北防护林工程林业现状出发,对"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探析。主要包括:建设任务和目标、建设主要内容、投资估算、效益分析及保障措施等。为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基本情况
海伦国有林场管理局经营总面积491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0309公顷,非林地面积8878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2295.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8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60.3公顷,无林地面积363.3公顷,苗圃29公顷;林辅ย用地6235.3。森林覆被率65.7%。在32295.1公顷有林地中,活立木总蓄积为2390535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为28018.4公顷,蓄积为1919508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为4276.7公顷,蓄积为471027立方米。森林资源中,防护林面积30293公顷,蓄积1761777立方米,特用林面积为234公顷,蓄积35305立方米,用材林的面e为9753公顷,蓄积为595828立方米。
全局人口总数35¡00人,人口主要在六个林场,其余在海伦镇内,人均收入6500元。
2“十三五”工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2.1建设任务和目标:
按照“十三五”林业规划要求,规划期为5年,即2016―2020年。总体规划三北工程造林20000亩,封山育林5万亩。每年规划人工造林40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0.1%。通过对疏林地,无立木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此提高全局森林质量。
2.2工程建设特点
2.2.1工程综合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三北工程是一项林业生态工程,以追求生态效益为主,而建设初期建设者们仅从工程的生态效益出发,忽略了工程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效益。随着三北工程建设的不断进行和人们对该工程认识的不断深入,该工程已由单一的生态功能向多功能、多效益方向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使农牧业得到稳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目前,该工程已成为集改造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
2.2.2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整体推进
以江河流域治理为主线,以治沟、治坡为重点,在水土流失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和江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共营造水源涵养林2万亩。
2.2.3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成为新趋势
以林业增效为目的,把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林业生态项目建设作为三北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生态建设兼顾 ☻经济效益的原则,以工程建设为载体,通过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有目的培植和发展果树林、药用林等特色林业产业,取得显著成果。
3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
项目区内流域的河流均为松花江水系,属呼兰河流域汇水区。双录、护林林场境内的国家大型水库――东方红水库(库容3.124亿立方米)引水干流扎音河发源于井家店林场,呼兰河支流克音河发源于海伦市的陈家店林场,因此营造水源涵养林是十分重要的。
3.1人工造林主要选择在坡度在25度以下,能满足造林成活需要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范围内进行。
树种选择:
按照《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工程区区位特点,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品种,实行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造林树种。防护林树种选择应以生态经济林为主。本规划主要造林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水曲柳、红松、黄菠萝、胡桃楸等。提倡营造混交林。
造林模式为水源涵养林模式。
3.2封山(沙)育林主要选择郁闭度0.2以下、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灌木林地、采伐迹地,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及生态环境脆弱,且地块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
封育方式、年限及类型:
按照封山育林技术规程的要求,根据封育区的现状和封育条件情况,确定封育方式为半封;封育年限为4年;封育类型为乔木型。
4能力与保障体系建设
4.1种苗生产
种苗是生态建设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以“自采自育”为主,省内调剂为辅的原则,增强自给自足能力。对三北工程建设所需种苗的生产供应,积极推行定点生产、定向培育、合同化管理。增强种苗多树种、多品种培育能力。项目区内有种子园一个,面积555亩。苗木繁育基地一处,面积345亩。年产造林用苗200万株,使三北工程造林用苗得到保障。
4.2现有林管护
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在防火戒严期,采用防火人员在重要交通路段看护、进山巡视等手段,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排除。
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认真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防治,同时,充分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的天敌,采取生物防治和非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4.3工程管理
加强三北五期工程档案管理,建立工程实施档案和资金利用档案。档案员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三北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对三北工程档案做到认真收集、整理、编辑、上架、存档。
5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人工造林20000亩,每亩500元,所需资金1千万元;封山育林50000亩,每亩100元,所需资金500万元。
6效益分析
6.1生态效益
防护林工程建成后,改善了小气候,防护林的特殊结构大大降低了防护地区的风速,从而减弱乱流的强度,进而使其它气候因子如温度、降水、湿度、蒸发及地温、土壤含水率,土壤理化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对水源涵养、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6.2经济效益
该工程造林20000亩,按林木一个经营周期测算,平均每公顷蓄积可达98立方米,以松树产值计算为例推算,每公顷产值3.9万元,这样在林木一个经营周期后可得到直接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
6.3社会效益
防护林工程实施后,使得工程区内小气候逐步好转,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休憩和娱乐空间得到拓宽,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