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的声场环境分析与优化
多媒体教室的声场环境分析与优化
一、声场的组成及特点
多媒体教室声场主要由直达声、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组成。直达声是由声源直接传播到室内听音者的声音;反射声是由室内反射面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反射声经多次反射,产生分布和方向不明且具有延时的声音称为混响声。当延时大于50m/s就会产生回声。在声场中,直达声影响声音的亲切感,反射声影响声音的清晰度,而适度的反射声能够加强直达声的响度♡,改善语言清晰度和亲切感,过强的反射声会破坏声像定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混响声主要影响声音的丰♂满度,适度的混响声可以使声音具有环境感,有利于提升声音的丰满度,而过强的混响声会破坏声音的清晰度。二、多媒体教室声场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室的声源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声、课件的解说、音乐和效果声。教学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语音或影片、课件中的解说传递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教室的声音效果主要追求语言的清晰度,兼顾声音的丰满度。提高清晰度必须提高直达声强度,适当增加前次反射声,使其突出于混响声。直达声和前次反射声较强时,为提 Ü高丰满度,就需要增加声场混响时间。因此理想的多媒体教室声场,要做到充分利用直达声,合理地分布前次反射声,正确地控制混响声,使得声音清晰度高、响度适中、音质优良、丰满度高。多媒体教室声音的传播涉及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音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传递教学信息差,给学生上课听力造成心理负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多媒体教室室内声场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低背景噪声,这是多媒体教室声场的主要指标之一。噪声能够降低信噪比、掩盖有用信息、破坏声场的正常分布,使声场存在染色,导致信息声音质感的严重削弱。多媒体教室的噪声源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传入的噪声(窗外交通噪声、教室走廊中的噪声、临近教室的噪声等)和室内设施以及教学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它与教室周围的环境、墙壁的隔音和吸声量、设备电气及机械噪声量有着密切关系,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多媒体教室要保证足够小的背景噪声,特别要防止低频声、设备的交流声,使环境背景噪声对有用信息的传递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和破坏。
2.声场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取决于房间的体积和室内表面层的材料。空间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听觉感受明亮,给人以饱满的感觉。而空间小的房间,混响时间较短,给人是一种生硬的听觉感受。混响时间的长短对音质的清晰度影响很大,混响时间长,产生的音质“浑浊”,含糊不清;混响时间短,产生的音质单调枯燥;只有对混响时间进行合适的控制,室内音웃质才能感受清晰、丰满、有力度。多媒体教室一般以语言声为主,混响时间的控制主要偏重对语言声的处理。根据教室的容积,合理地控制混响时间,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语音力度和清晰度(见表1)。3.室内音质。室内音质的最终评价是听众的主观感受,人们根据室内声场原理并借助经验,提出了混响时间、扩散程度、反射声、噪声级等若干与主观感受相对应的物理量或声学量。多媒体教室内的主要声信号为语言信号,语音清晰度及听音者的感受,主要取决于对房间混响时间和设备功率大小的控制。例如,房间混响时间过长,造成教室扩音器不能发出正常大小的音量,导致声音清晰度降低。要提高教室扩声质量,主要采用室内装修材料和控制空间大小减少混响时间。通过混响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的计算公式T60=0.163V/sa可以看出:当V减小,Sa增加,混响时间就随之减小;反之,就会增加。(其中:T60为混响声能衰减60dB所需时间,V为室内空间的体积,S为矩形室内六面面积的总和,a为六面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
4.声缺陷。声波经过由内表面多次反射后,形成干扰且不能听到正常声音时,就会产生声缺陷现象。多媒体教室的声缺陷主要包括回声、颤回声和染色声等,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①房间的吸声量不够;②房间大多是矩形结构,六个面互相平行,容易产生面与面之间的多次反射现象,形成染色声。对于多媒体教室而言,尤其是改造的教室,用吸音建筑材料适当改变教室内墙表面和矩形结构体避免声缺陷。
5.声场均匀分布。多媒体教室室内声场应该充分扩散,均匀分布,而且有足够的声压级。室内声音的充分扩散,可以保证每个座位上的学生都能听到响度相差不大的声音,保证室内空间各点的声压级相近。对多媒体教室而言,学生座位区的语言扩声声压级约在70~75dB之间,音乐扩声声压级约在80~85dB之间,背景音乐声压级在60~70dB之间,声场的不均匀度应控制在±4dB之内,使音质得以改善,声音变得柔和、清晰,具有亲切感。三、声场环境问题与优化方法
由于人们对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新建或改建多媒体教室过程中,只重视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配置,忽视了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存在的主要声场问题▼有:声场环境、方位没有进行相应的声学处理,教室平面积和容积的比例差别很大,层高结构不合理。建筑声学方面,一是选址不当,外界环境干扰较强;楼层教室分布不合理,室内装修吸声材料使用不妥,形成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造成背景噪声较大、混响时间偏长;配电设施不合理,影响音频传输,出现干扰。二是扩声系统方面,音箱功率选配不当,安装位置和声压分布不合理,造成声场不均匀,容易产生啸叫;音响系统设备没有根据教室容积环境和语音特点调整在最佳状态等。对于以传递语言信息为主的多媒体教室,声场评价主要为语言的清晰度、兼顾丰满度,以降低室内混响时间,减少有害的反射面改善教室的声场环境。多媒体教室混响时间过强,降低了语言信息传递的清晰度,使教室声场环境变差。有两种减弱多媒体教室混响时间的方法:一是减少房间的体积,一是增加声音的吸收。在空间高度允许的条件下,增加吸声吊顶板,将会从减小体积和增加吸声两方面有效地改善教室声场环境。吊顶吸声材料的安装,一定要与房间的容积和教室内的各种设备(如:银幕、投影机、扩声音箱、课桌椅、照明、遮光帘布)综合考虑,使教室内环境的视觉效果,符合基本的美学要求。
对多媒体教室而言,做到“近听不吵,远听不小”,保证声场区域合理分布,扩声系统与教室空间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匹配,才能有良好的声音还原效果。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的正确匹配,是电声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在扩声系统的布置中,音箱布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扩声系统的效果,要根据多媒体教室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音箱的数量和摆放方式。一般来说,用一对音箱把它安装在靠教室前两侧的上方,音箱轴线对准学生座位的主要听音区域,就能得到理想的直达声。对于比较大的多媒体教室,而且长、宽、高比例不一定很理想的教室,用一对音箱就不能满足室内声场要求,应该按照教室空间大小,增加音箱数量,采用分散式布设,将音箱线性均匀排列于房间顶部,使在房间前后的听众均能听到较强的直达声。音箱布设方式,并非越多越好,切忌铺张浪费,应以多媒体教室的音质要求为原则;同时音箱的布设还应避免声反馈,如果音箱的布局不合理,容易形成声反馈,产生啸叫影响教学信息传递效果;扩声系统的正确连接还要注意阻抗匹配、电平匹配和功率匹配。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改造的最终效果,听音评价主要来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只要室内混响时间和扩声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声音传递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使教学的声音信息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位受教育者,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