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环境下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4-11-10 19:16: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汽车类人才实践培养与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深化与区域汽车产业的主流企业校企合作内涵,构建了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汽车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为产业发展与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汽车行业主流企业青年汽车集团成立了校企共同体――青年汽车学院,并已开展汽车类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初期相关问题的研究,但随着汽车产业的集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极其不适应,探索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对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1 深化与区域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校企共同体合作内涵,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1 搭建校企紧密型管理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结合杭州市汽车产业的特点,依托大型汽车企业,共建校企共同体,搭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的校企紧密型管理平台;依托大型企业,共建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完善共建、共管、共赢的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搭建校企共育共管人才培养平台。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年汽车集团共建的校企共同体――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汽车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分院院长负责制,校企共同组建和任命分院领导班子,企业派驻常驻副院长协调校企合作事宜;校企共建专业,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建立专业负责人与车间主任例会制度等,保障企业全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与区域大型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形成与杭州汽车产业规划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校企共同体的模式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调整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教师团队,共同实施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教学质量评价等。将企业文化不断融入学校教育中,对校内教学场所进行改造,进行职业文化氛围布置,构建汽车文化教学氛围。按企业工作环境要求布置实训场所,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下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和严格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定期安排学生到汽车企业进行参观和开展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讲座。

2 构建符合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汽车专业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杭州汽车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时间紧,层次多的特点,借助杭州汽车产业已有的人才基础和培养环境,构建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并实时跟踪汽车行业发展动态,调整汽车专业设置,解决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1 构建符合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汽车专业群

在青年汽车学院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进行“定向培养”,通过汽车企业选拔的形式组建班级,按汽车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开展培养☃,解决杭州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

2.2 创建“项目导向、工学同步、能力递进”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校企共同体为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先导,开展“项目导向、工学同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汽车技术专家共建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综合职业能力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行以工学同步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2.3 构建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1)深入汽车企业调研,明确汽车类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根据个性化学习和素质培养需要,开设限选专业课程和任选的企业课程,所开课程满足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一体化,使教学活动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而展开。

(2)根据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学生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中,及时更新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

3 构建真实环境,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与区域汽车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汽车培训中心,建成融教学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3.1 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内共建汽车修理厂,修理厂对外经营及业务活动按照汽车维修企业模式运营,并将企业优秀文化、实际工作情景和工作流程引入学校,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3.2 引进企业培训中心项目,为区域汽车产业技术培训提供服务

引进汽车企业培训中心,为区域相关企业提供职工和客户培训。本培训中心即是教师丰富和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水平的平台,又是学生真实岗位能力培养的培训基地。

3.3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挖掘与合作企业的合作方式,规范校外实训基地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与内涵挖掘。

4 开展“专门化”人才培养,推行“岗ป位型”实习

4.1 实施“专门化”人才培养方式

与区域汽车企业合作开设的定向培养班中实施“汽车方向”的“专门化”培养,使汽车企业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展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门化”人才培养将由汽车企业全程参与,根据汽车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及实施“专门化”培养方案,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操作部分主要由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完成,且学生的顶岗实习全部在合作企业的实际操作岗位上完成。

4.2 推行“岗位型”实习

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稳定的工作心态和较强的专业岗位能❅力,才能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推行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实习与岗前培训一体的“岗位型”实习。具体做法如下: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制定职业发展方案,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职业能力。根据推荐的工作岗位,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把学生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实施 “岗位型”实习,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进行学生考核。实施“岗位型”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及岗位的认同感,增加实习工作的稳定性,对产业发展时期(下转第56页)(上接第25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校企共同进行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充分解决了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让企业参与专业管理和教学过程,与市场发展保持同步。及时应对专业设置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建成了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汽车专业群,创建了“项目导向、工学同步、能力递进”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2]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3]李新堂.湖南涟源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OL].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