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是唇(外一篇)
岛屿,处在江河湖海中,四周是汪洋,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世界,看似与周围的一切毫不相干,但事实上,一个岛屿的生死存亡繁华荒寂总是与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岛上熙来攘往,舟楫纵横,与之相近的陆地则一定物产丰饶,贸易兴旺。如果岛屿终年蛮荒,附近的陆地也不会繁华哪儿去。岛屿远离陆地,经常被陆地上的人忽略,但正好是它的存在,成了捍卫陆地的安全屏障。原本,我们的海洋科技与文明走在世界前列,1405年,郑和率领的二百四十只船,载着二万多名士兵去向世界各地展示中华古老灿烂文化与科技文明,船队从江苏太沧东浏河镇的刘家港出发,最远处到达非洲红海以及苏门答腊和澳洲。这条航线从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3年)到1433年(明宣德8年),郑和率领的船队共走了七次,这条航线也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明朝以前的元朝或者更早的唐宋时期,我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世界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以及商船。明成祖时期,中国的远洋事业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到了明洪武年间,皇帝一道海禁令关闭了除广州之外的所有沿海通商口岸,对外贸易遂告断绝。后来,又下令禁濒海民众私通海外诸国,禁外藩交通,禁下海通番,岛上民众“片板不许下海”。 海上贸易一直被视为岛民的衣食之源,修造船,航运、搬运等服务业,这些养活了数以万计的沿海和海岛民众,一旦断了生计,困于饥寒中,苦不堪言。不得不投靠倭寇,充当海盗,或直接参与抢掠,或悄悄进行走私,或为倭寇和海盗服务,或逃至海外。令人十分气愤与不解的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皇帝一纸诏曰竟废除了舟山群岛所属的昌国县制,翌年又将几十座岛上的居民徙迁大陆。将土生土长的以海为生的人们驱赶出了海岛,这一现状持续了一百八十多年。到了清代,自顺治十二年(1655年)元月至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整整二十九年,在“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的严厉政策下,岛上仅有的民众再次被强迫迁入大陆,所有繁华岛屿渐成荒蛮,望得见的是狂长的野草和流窜的海寇。清政府为了防汉制夷,还配套施行了空前绝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下达不许打造双桅大船的种种清规戒律,而与之同期,西方的造船业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随着以钢铁为船壳、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的问世,世界航海业揭开了划时代新的一页。迅速崛起的英国,以其多得数不清的舰船,在世界各大洋上横冲直撞,恣意扩张。
如果说,岛屿是唇,陆地则是齿,唇亡齿寒。
因为海权之争往往是陆地之争的前沿。入侵一个国家,占有对方领土,掠夺财富,必从海上起纷争。纵观历史,我国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因岛屿而起。早在明朝时期的1535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停靠船舶,进行贸易,对于东方盛产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这样的名贵产品他们觊觎、垂涎已久。这些物产在当时,只有皇宫贵族才可以享用。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了澳门,此后,葡萄牙人正式进入澳门,开始长期居留在此地, 1849 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推行扩张政策,经过30 多年的蚕食,占领了关闸以南的澳门半岛。 1851 年,葡人占领凼仔岛。 1864 年,又占领路环岛。
再说澎湖列岛,1604年,强大起来的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占领了台湾的澎湖列岛。每年运回荷兰的财富❥达四十万荷兰盾,相当于四吨黄金,占荷兰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下,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一个世纪前,惨烈的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刘公岛。尽管大清帝国的海军号称世界一流,还是在这一战争中灰飞烟灭。甲午之战使我国失去了东三省和澎湖列岛。离我们最近的一场岛屿之战是 1969年3月的珍宝岛战役。珍宝岛是元宝形小岛,故名珍宝岛,原本是乌苏里江的半岛,但后来因为水流冲击,成了孤岛,珍宝岛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苏联觊觎已久,只是,他们入侵时,没有想到遭到中国军队的猛烈还击,打❤碎了苏联入侵的美梦。回望历史,世界列强瓜分中国都是从海上的一些重要岛屿开始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从不把拱卫海疆的岛屿当回事,却成了外夷人眼中的天堂,所以,英国把弹丸小岛香港占领了百年,建成了世界金融中心,葡萄牙把澳门占据几百年,同样建成了世界博彩业的中心。为了收回我们自己的领土,我们等了一百年,甚至更长。这期间,有很多人出生,但也有很多人死去,一百年太长,我们活不了那么久。
岛屿见证着陆地兴衰起伏,战争荣辱,朝代更迭。
不管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还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还有侵占东三省以及台湾的日本,要打通通商口岸,侵占割让土地,首先要打开岛屿的缺口。岛屿如一道道屏障横在大บ陆的面前。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岛屿在经济及军事上的天然屏障一直被置若罔闻,丝毫引不起朝廷重视。一座岛屿就是一块领地。既是领地,哪怕是一块礁石也显得非常重要。二百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就是按领地的外侧计算。国与国之间的岛屿,除了主权之外,更多的则是资源的竞争。矿产、能源、渔业、航道、海防等资源,都是一个国家必须拥有的。对一个面海的大陆国家来言,岛屿的重要性就充分地凸显出来。很多时候,岛屿很像站岗的哨兵。试想,没有士兵的国门,当然如入无人之境。岛屿的作用不只是站岗放哨,能为陆地提供陆地本身所不具备的海矿资源。比如食盐。这是生活必需品,陆地不生产,当海水漫过的淤泥在太阳暴晒下露出白花花的细微的颗粒时,盐就生发了出来。有心的人就想到了取海泥用火烧的方法。舟山群岛有很多滩涂,滩涂上的淤泥取之不尽。海滩边上,便散落了火烧海泥的简易灶台。后来,再有聪明的人想到用海水直接烧煮不是更轻更有效吗?海水煮盐的情景就在海边演绎出来。这种取盐法大概是宋代以前。有史料记载,宋时的煮盐已十分兴旺,朝廷为此还在岛上设置了管理机构。苦了的是岛上的居民,他们起早摸黑,既要一早到山岙里砍柴,又要在天黑时煮完盐才能回。海滩边上的瓦罐、瓦盆,后来发展到铁锅,一只只地放置在一座座的灶台上,一缕缕的黑烟在海的上空久久不散。直到清代,岛上一位聪颖的盐工终于发明了用盐板晒盐的方法,才大大地减轻了海水煮盐的苦难,盐质和产量也得以迅速提高。板晒的历史经历了一百多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晒盐的技术一次次地进行了革新,先后出现了用压实的泥滩、窑砖、沥青和薄膜晒盐,晒盐的工艺历经翻天覆地的变革。海盐,就从古至今一直从未中断地供给陆地人食用,还曾有过“贡盐”的称誉。 有了货物就需要运输和物流,岛屿的深水岸线得天独厚,可以建成深水码头,停泊大型船只,二三十万吨级的船只泊位,在大陆沿海少之又少,岛屿则有天然的岸线。从二三十万吨甚而四五十万吨级的船坞也轻松建造出来。当今的航海业日益发达,作为人口大国,所需要的石油、铁矿砂及各种材料设备等多是从欧洲,非洲、南美、波斯湾运来。
海岛民俗
岛屿不但成为国家经贸往来的桥梁,岛上的民俗也成为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舟山群岛一带,岛屿众多。那里生活的人多是渔民。
春节临近时,北方的要过小年,让年的气息发酵起来。而舟山群岛作为南方的地域,岛上的人却只从就近的大陆上学来了一整套的过年习俗。农历十二月廿三的晚上,挨家挨户就在灶头供上油枣、白节等祭灶果、水果和老酒,点上烟香,开始祭灶,祈求灶司菩萨上天多向玉皇大帝美言几句,来年好运连连。原来,每到这一天,灶司菩萨必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报告工作,倘若这一家对他客气,多让他吃点,他自是会多说好话。祭灶一过,第二天便得大扫除,所谓“廿四掸掸尘”,把房子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接下来,就是“廿五廿六夯点心”。一个院子里,都放一只石臼,将蒸熟的米饭倒进去,几个男人抡起木槌,一下下地把米饭夯实成年糕。之后,就得购置年货。一切停当后,便选择潮水的涨平时间,供奉太平菩萨,也即“送年”,感谢一年来太平菩萨的保佑,也祈愿新的一年继续太太平平、顺顺利利。这是过年前最主要的一环,人人似乎都抱着虔诚之心,在太平菩萨面前拜上几拜,口中轻轻默念心中的愿望。当然,在年三十的下午,各家都少不了再做斋饭,让已逝去的祖宗们一同体味过年的喜悦。过年的习俗,带着周边大陆上的印记,在岛民身上一直流光溢彩似的长盛不衰。
清明扫墓,立夏吃蛋,端午挂菖蒲,中秋吃月饼,冬至做斋饭,等等民俗风情,没有哪一样不是大陆上的翻版,大陆的人们在自己的地域上流行的习俗,那些来到岛上的人大多都记在心里,在自己的身上施行。或许因为习俗的繁琐吧,便会出现那么一点点的误差,比如中秋,岛上的人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才过节;或许还因地制宜地些微改变一些内容与环节,比如供奉太平菩萨,需大黄鱼鲞、乌贼鲞等。这样的习俗,将岛民的身心充实起来,无形中散发了一种向心的光彩。人们也有了念想,每逢一个个节庆日子的临近,便准备些必需的东西,在心底将每一个节庆过好。
除了大陆传过来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民俗风情之外,岛上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譬如,新人婚礼前将举办“相喜”仪式。婚礼的前两天晚上,大堂里摆上六张八仙桌,全猪全羊及糖果、糕点、馒头等等将八仙桌摆得满满的,丰盛一片,光鲜盈屋。桌前三炷香,袅袅而燃;桌后一把椅,红布掩面,狭长的黄纸上书写神位名。人们不时地面对香烟,面对尊神,拜上三拜,算是祭神祈福。这样的过程需几个小时,直至翌日凌晨潮水涨平。然后,再做斋饭,让列祖列宗一起来道喜,感受婚礼喜气洋洋的氛围。这样的婚礼前奏曲,只有岛上才有。相喜后的第二天晚上,亲朋好友们就来喝酒,俗称“谢大酒”。这“谢大酒”本意是感谢上一辈的大人们,因为明天举行了婚礼,孩子就长大成人,可以自立了,但后来喝酒的人也扩大到了所有沾亲带故的,人数一下子多了起来,再次将婚庆的气氛推高了一层。相喜后☢的第二天中午,婚礼才举行,一道道的环节围绕着一对新人展开,也不忘再做斋饭,祭祀上辈祖宗。岛上的婚庆便自成一体。譬如,渔船建造完后的下水,需举办祭海仪式,庄严而隆重。所祭的自是海龙王。全猪全羊的在海边供奉,当船老大揭开盖在船头两侧的红绸布,给两只船眼描上乌黑的眼珠,鞭炮声随之噼噼啪啪地响起,仪式才算结束,渔船才完成一次洗礼,可以徐徐驶离港湾。这样的民俗风情一直在岛上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