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的女性角色的悲剧成因
摘 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几百年来,无数的评论家抒发他们对这一伟大悲剧的深切感受和崇高评价。哈姆雷特是这部戏剧无可厚非的主人公,读者和评论家都将视线的焦点集中在他身上。而本文将分析的焦点转向剧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即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两位女性角色的悲剧成因,考察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不平等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哈姆雷特》奥菲利亚 乔特鲁德 悲剧成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390-01
一、引言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莎翁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第十二☯夜》中的奥维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悲剧之一,其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的悲剧命运也十分引人关注。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现实给与的,而她们自身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女性通常以女儿、妻子、母亲的社会角色出现,从而决定了她们对于男性或依附或从属的生存状态。
二、悲剧成因
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是《哈姆雷特》中的两个女性角色。作为哈姆雷特的恋人和母亲,她们对于哈姆雷特的个人情感和最终命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本是纯洁的恋人关系,由于政治阴谋的介入,失恋和丧父的双重打击使奥菲利亚陷入了疯癫状态。作为哈姆雷特的母亲,王后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匆匆改嫁给新国王,激起了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怨愤。事实上,这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是男性主宰的社会中脆弱的女性的悲剧。她们只能对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命运屈从顺服。
1.时代背景及其对作者的影响
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转折 时期,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深入人心。然而,这里所提到的个人是不包括女性的。这一时期。女性的家庭角色地位仍然沿袭中世纪传统的男性中心论,女性在家长制家庭处于从属角色。
从女性的婚姻家庭状况来看,文艺复兴时期,在婚姻问题上,贵族妇女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们也必须听从丈夫的安排,家族利益和社会利益要远远超过个人的情感偏好。而对于下层女子来说,除了听命与丈夫,她们还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男人是一家之主,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女儿结婚的对象和时间,并有权获得妻儿的尊敬。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艺复兴时期,家世良好的女子从小就学习如何相夫教子。而生活在中下层的女子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对大多数女性来说仍是关闭的。尽管贵族女性能够接受教育,她们所受的教育也是以服务男性为目的的。
首先,莎翁因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在时代影响下个人性别立场决定了他的男权视角。当时,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占统治地位。男性依旧为社会生活的主宰,女性为了男性的需求而生存。莎翁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难免受其影响。其次,莎士比亚本人的婚姻生活经历也可以让我们了解他偏见的性别观。莎士比亚为追求事业,使夫妻两地分居。他是从男性主义出发,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妻子。这种男权视角影响了他在戏剧创作中对于女性形象命运的处理。我们可以从男女人物不同的出场情况和角色地位看出这一点。此外,作者把他们安排在阴谋,报复这些剧情之外也说明了她们对政治问题的无知与无能为力。她们是男权斗争的工具和牺牲品。
同时,在《哈姆雷特》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男权社会的印象下,许多与女性相关的事物都带上了贬义的烙印。在哈姆雷特的独白中,作者这样写道:“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的了。”在这里,女性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被他唾弃。当听到奥☭菲利亚的死讯后,雷欧提斯说道:“当我们的眼泪干了以后,我们的妇人之仁也会随着消失的。”在他眼中,女人是和眼泪,悲伤,软弱紧密相连的,而男子才会有智慧,勇敢和力量。
2.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莎士比亚对王后的正面描写很少,读者只能从哈姆雷特的口中得⌛出母亲的形象。她的再嫁构成了生命的转折点。究其原因,还是她性格中的软弱,恭顺。首先,再嫁新王克劳狄斯是乔特鲁德的无奈之选,也证明了她性格中的软弱。另外,在中世纪的宫廷里,女人从小就接受严格的礼仪训练,名为培养高贵的宫廷气质,实为将男性为主导的意识观念渗透给女性,使她们变得顺从。王后面对诡计多端的克劳狄斯和尚未拥有足够政治实力的儿子,选择了屈从于命运。
奥菲利亚的悲剧命运也与其恭顺软弱的性格息息相关。她既美貌又心地纯洁,然而却由于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过多的被家庭左右。最终,面对父亲的死和心爱的恋人的无情地讥讽和嘲弄,她只能用疯癫来麻痹自己。首先,哥哥雷欧提斯劝诫妹妹要小心哈姆雷特的求爱时,奥菲利亚说道:“我将要记住你这个很好的教训,让它看守着我的心。”进而,父亲波洛涅斯专横的命令奥菲利亚禁止与哈姆雷特交谈或者见面,奥菲利亚竟欣然同意。
3.哈姆雷特的折磨
前文曾经提到,莎士比亚对王后乔特鲁德的正面描写很少,她的出场次数也不多。我们只能从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态度中揣测她,因而,读者往往站在哈姆雷特的角度来看这位王后,认为她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可见,王后最终的悲剧是与哈姆雷特对她的态度紧密相连的。哈姆雷特的责难与不理解无疑成为了王后生命终结的催化剂。哈姆雷特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母亲,单纯地认为母亲的再嫁是情欲的促使。儿子的斥责使深爱儿子的母亲内心极度痛苦,却只能默默承担一切罪名与痛苦。
哈姆雷特是奥菲利亚心目中十分重要的人。尽管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她对哈姆雷特的爱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然而,哈姆雷特是怎样对待奥菲利亚的呢?父亲被杀,母亲改嫁凶手的痛苦使他变得尖酸刻薄,言语中充满了讽刺与辱骂。奥菲利亚使哈姆雷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对母亲的看法影响到了他对所有女人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的嘲讽与对母亲的斥责十分相似。哈姆雷特无情的讥讽彻底摧毁了奥菲利亚的意志,再加上父亲的死,使她最终疯癫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结论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的集大成者,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的不幸也是其中的悲剧元素之一。她们虽然只是其中的配角,但是海涅曾经说过:“在一切伟大作家的作品里,根本无所谓配角,每一个人物在他们的地位上都是主角。”乔特鲁德和奥菲利亚的悲剧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和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她们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而是当时女性的代表。她们是宫廷阴谋的牺牲品,是自身软弱性格的牺牲品,更是男性主宰的现实社会的牺牲品,值得我们同情。同时,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现实性思考。
参考文献
[1]Mark,Van Doren,Hamlet:Shakespeare[M],New York:Doubleday}Company,Ing.
[2]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莎士比亚, 朱生豪等[译]. 莎士比亚全集.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