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医疗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业状况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医疗保险人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医疗保险;就业状况;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医疗保险事业发展迅速,服务人群扩展至城乡全体居民,同时也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技术性的问题。专业兴办源于社会需求,[1]在此背景下,一些院校依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立了医疗保险方向的本科专业,以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和医药学理论知识为支撑,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医疗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业状况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医疗保险人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一)调查目的
本调查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本科毕业生展开,一方面使该专业学生认清和预测未来就业形势,以便其更准确地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就业规划;另一方面使学校了解新形势下医疗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挖掘潜在的机遇,与就业去向及相应能力要求相对照,找出目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相关因素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设计了“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问卷”,于2013年6月份发放,问卷形式包括纸质问卷和电子版问卷,方便处于不同地域的毕业生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就业状况、课程设置因素、教学方式因素、实践教学因素几个部分。
二、医疗保险人才就业基本情况
1.就业时间
2.就业地点
3.收入情况
被调查人员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中间层次(1000~3000元),月均收入1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人员分别占8.4%和3.0%。
4.就业机构类型
被调查✉人员从事的就业机构类型依次为:灵活就业占20.5%,非医药企事业单位占14.5%,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占13.0%,社保机构占11.0%,商保机构占9.5%,基层支教和选调生分别占1.0%、1.5%,此外,研究生占10.5%,未工作或实习占18.5%。
5.就业渠道
三、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对医疗保险人才就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也存在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当借助新政策、新形势的推动,从社会需求出发完善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对毕业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就业能力。
(一)社会因素
从社会需求来看,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主要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几类。前两类机构在政策推动下,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学生就业受到“编制”、“户口”等一些因素影响。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保险意识的提高, 商业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迅速增加,逐渐成为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2]
(二)自身因素
大多数被调查人员(68.0%)认为能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在于自身拥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父母的人际关系、国家政策、所学专业和就读学校并不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虽然不否认一些外在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但提升自身就业能力仍是成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毕业生来说,突然从相对比较简单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压力大的就业市场,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就业缺乏心理准备,尚未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选择的长远发展规划。从调查来看,面对逐渐增大的就业压力,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一般(占60.3%),认为自身能力较强的占29.6%,认为自身能力很强或很弱的都很少(共占6.0%),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并不盲目乐观,认为只有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三)学校因素
高校在培养医疗保险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从调查来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地方。
1.课程设置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本科的主要理论课程设置除了计算机、英语、体育、思想政治等公共课程外,专业必修课程由三个板块构成,即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板块(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医药类专业基础课程板块(基础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要等)和社会保障、保险类专业方向课程板块(社会保障概论、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统计、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保险学等)。此外还根据就业去向设置了多类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
70.7%的被调查人员对专业课程设置持肯定态度,29.3%的被调查人员不满意学校设置的课程。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第一,不适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第三,授课内容浅薄;第四,课程设置不系统;第五,课程数量多;第六,课程内容重复。
当调查“学校有没有开设过相关的就(创)业指导课程”这个问题时,85.4%的被调查人员给予肯定的答复,并认为在应聘技巧、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有指导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即学校开设的相关就(创)业指导课程为许多年级合班共同讲授,教师讲授的内容并没有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而具体分析,所以这些就业指导课程的正面作用就受到一定的局限。
2.教学方式
在关于医疗保险专业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中,72.2%的被调查人员认为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仍是讲授。课堂上问题的结论多由教师直接给出的占到一半以上,经过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的占33.0%,由学生自主概括出来的则仅占3.6%。学生向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讲授与讨论结合(38.7%),学生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组织(33.5%),以学生自主为主、教师适当解决疑难问题(27.8%)等方式,传统的讲授方式并不受欢迎。
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工作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62.3%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大多数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以教材为主,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结ฐ合,同时19.1%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讲授内容和举例陈旧,脱离实际工作,仅有18.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讲授知识丰富,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较好的结合,并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
3.实践教学
本科层次的医疗保险专业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本科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专业实践、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以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社团活动、公益性服务项目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被调查人员认为在校期间对就业帮助最大的环节就是专业实习(占49.7%),接下来依次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公益活动、课外学术活动、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
被调查人员认为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实践机会太少,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才提供;学校重视不够,没有从社会需求出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一般;实践活动与专业相关性不足,没有机会将学校里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中;统一安排实践活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实践活动过程中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等。
由此可见,学校还需进一步从社会需求出发,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培育对口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社会需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医疗保险这类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应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加强宣传,开设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引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就业观念,并根据就业去向及相应的能力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能力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医疗保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一)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医疗保险专业应注意将适应社会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分析和邀请校外实践部门专家论证,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就业去向主要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几类,各有其相应的能力要求,应根据就业去向及相应的能力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采用能力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联动机制,随时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实ฒ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3]着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
(二)引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就业观念
通过加强宣传,开设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就业观念,使其认识到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服务于民生、涉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从事该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贡献巨大,投身于该领域能够对自身进行历练,体现其人生价值;同时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既懂得医药学知识又会管理,还要懂得保险知识,专业性和应用性、实践性并重,因此需要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借助学校提供的实践、实习平台,利用各种机会,积极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压克服困难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自身综合就业能力;此外,还应调整就业观念,由过去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转变为面向基层,我国当前县(市)和乡(镇)两级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存在更大的人才需求,面向基层更有用武之地。[4]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调整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比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课堂、校园、社会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以能力为导向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1.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比例
医疗保险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医药学、管理学与保险学三大知识板块,跨度大且各自成体系,应根据医疗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及能力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时比例。[5]首先,具有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医疗保险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医药学课程的设置上,应根据其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与临床教学相分离的教学体系,整合医学课程,压缩课时,编写适用于非医专业的医药学教材。其次,医疗保险人才还需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熟悉卫生管理基本规律,应开设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等课程。再次,保险学知识是医疗保险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可以综合考虑设置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两个方向的课程,社会医疗保险方向设置社会保障概论、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商业健康保险方向设置保险学、保险营销学、保险核保与理赔等课程,并将更多专业方向课程体现在选修课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当前医疗保险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仍多采用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多方位锻炼医疗保险人才的就业能力,满足社会需求;对于这类理论性、政策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知识,学生学习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缺乏兴趣。应针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特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部分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经验性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医疗保险基础知识;此外,需注重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增加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案例教学等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探究与创新能力。
3.从课堂、校园、社会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医疗保险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环节更应受到重视。需根据社会需求,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课堂、校园、社会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课堂上,针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核心课程,通过配备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教学模拟软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6]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的同时,熟悉具体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锻炼学生开展医疗保险具体工作的能力;校园里,通过举办专业知识竞赛、辩论会,组织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满足学生对现实知识的需求,锻炼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校外,应针对就业方向,建立系统、稳定的社会实习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并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实习单位教师联合指导,形成学生在不同实习单位之间、同一实习单位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机制,使其熟悉各项医疗保险业务,锻炼综合能力。
4.以能力为导向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应针对社会对医疗保险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对于基础性课程,仍主要从记忆、理解两个方面考核学生掌握水平,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对于专业性课程,则应在⚥考核前两个方面基础上,采用客观结构化面试、学生自主评价、计算机网络考核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融会贯通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进行考核,引导学习向更高阶段转化,并加强考核管理,健全考核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