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如此沉迷?
在我们这个时代,让很多人疯狂沉迷的东西往往让旁人无法理解。比如,有近6千万人每天都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玩一个叫《糖果传奇》的游戏,一天不玩就觉得难受,有些人甚至会因为打不通关而大动肝火。不仅仅是《糖果传奇》,还有许多电子游戏让玩家们沉迷其中,全球好几百万《魔兽世界》的玩家们每天至少要花2个小时坐在电脑前打怪练级,当游戏开了新的副本,他们甚至可以连玩6个小时以上……
足球也是让很多人爱到疯狂的一项运动。网上曾流传过一名阿根廷河床竞技俱乐部狂热球迷的视频,他对错失进球的球员破口大骂,甚至气到把自家的家具都砸了,在家里暴跳如雷地乱摔东西……这些例子太过于极端了吗?或许吧,但是环顾四周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疯狂行径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愤怒的小鸟》陷阱
像贾斯汀・比伯、麦莉・塞勒斯、单向组合这些当红青少年偶像的忠实粉丝们,那些一天不运动就浑身难受的运动狂人们,还有各种奇怪物件的收藏爱好者们,都是把普通的消遣娱乐上升到了沉迷程度的典型例子,他们脑中的想法从刚开始的“我喜欢这么做”渐渐地就变成了“我必须要这么做”。
这些疯狂的沉迷行为有什么共同点呢?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很简单的、不太费力的行为得到一种成就感,就像玩《愤怒的小鸟》一样:你只要手指点住小鸟随便瞄准一个方向就可以发射。狡猾的游戏设计者们很清楚,要想为游戏积累大批的忠实玩家,刚开始的操作和难度都要设置得特别简单。但如果你想玩得更好的话,就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小鸟的方向然后再瞄准。
随着获得成就感的难度不断加大,我们不自觉地就陷入了不断重复强迫性行为的陷阱。就好比健身爱好者们刚开始在健身房锻炼取得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随着锻炼时间越长,接下来再练肌肉或者练身体某个部位就会越来越难。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投入的行为总能取得持续且有效的结果时,人们往往会因为厌倦而放弃。于是这些精明的游戏商家们的秘诀便是,在人们玩的过程中间歇性地为他们提供乐趣,并且越往后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时间间隔也就越长。电卐玩城里那些游戏机的设计便是运用了这个原理,۵总是开着五光十色的灯,放着热闹的音乐让你把一个又一个硬币往里投下去,在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花了不少钱。
成就感的获得不仅受这些狡猾的心理补偿机制影响,还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华盛顿大学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在踢足球的时候人的睾丸激素多分泌30%,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约莫20亿人都为足球而疯狂。
容易冲动型和深思熟虑型
除了上述的那些客观因素,还有人的主观因素:就像有人对时尚完全不感冒,也有人疯狂地追求时尚,有些人就是天生比其他人更容易沉迷。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大致可分为两个典型:一种是容易冲动型,这类人天生生命力特别旺盛,总是满腔热情地做一件事情,行动前也不考虑前因后果,一想到什么就马上行⌚动。另一种是深思熟 ヅ虑型,这类人为人处事比较冷静,在做决定之前需要深思熟虑,哪怕再细小的因素也不放过。研究者发现造成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原因跟我们大脑中连接小脑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有关,因为小脑主导人的自我控制,而大脑皮层负责人们所做出的决定。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容易冲动型的人往往会比深思熟虑型的人更容易沉迷在某项事物中,他们更容易被刚开始的满足感所吸引而忽视了此后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冷静一点,摆脱单一思维
再从生理学角度看,2011年一组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表明,那些容易沉迷的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比一般人更为强烈,而前额叶皮层正是人脑中控制一系列情绪和行为的部分,所以他们对于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应更为敏锐。
因此,想要让一个已然沉迷于某项事物中的人不要再沉迷其中,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需要费很大一番功夫。于是我们矛盾地发现那些原本是让我们放松的事情,在戒除它们的过程中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现在很多心理治疗师们会运用“注意力转移法”来帮助过度沉迷的患者,让他们不再强迫性地给自己灌输单一思维。很多心理医生会用催眠治疗来帮助重度沉迷的人们,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着面前有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河面上飘着许多落叶,然后再想象那些让他们沉迷的东西也好像落叶一样飘在河面上,渐渐地越飘越远直到看不见为止。这类治疗有利于缓解他们对所沉迷事物的那份偏执,会让他们的心情轻松很多。
“心流”状态和沉迷状态
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心流”(flow)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给人带来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心流”状态的基本因素有:我们有目标地从事某项活动,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我们可以从事活动很长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心流”状态和沉迷状态有一点不同,处于沉迷状态的人往往是受到情感驱使不自觉地重复某项行为,而处于“心流”状态的人是清楚有目标地从事某项活动。但无论心流状态也好,沉迷状态也好,它们同样既有利也有弊。就像那些著名的科学家们或多或少都有些工作狂的倾向,但不是每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都能成为著名科学家。
这些成功人士也是偏执狂
过度投入在某个事物中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有时反而会帮助我们做得更好,因为很多在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就是如此,比如电影导演伍迪・艾伦,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歌手迈克尔・杰克逊,他们都对自己的事业有种偏执的热情。
但更多的人把他们的时间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偏执上,更可怕的是他们在主观意识上根本没法控制自己不去这么做:有人每天要洗手数十次,有人总是出门了还要再回家确认煤气有没有关好,有人觉得今天如果不穿蓝色的衣服运气就会很糟糕……他们的脑子被这些念头所控制,成了这些偏执想法的奴隶,渐渐地连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被打乱了。
喜好和沉迷的界限
巴塞罗那的精神病专家何塞・马努埃尔・门彻在他的书《我的大脑就是我的敌人》中写道☠:“划分适度喜好和过度沉迷的界限便是当事人自己的感受,看他有没有为此在心理上感到困扰,他的家庭生活、社交活动和工作事业有没有受到妨碍。”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成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玩到视力减退的游戏爱好者和那些窝在家里长年不出门的御宅族有什么区别呢?那些为了写报告而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调查研究的人和每天看十几个小时漫画的人有什么区别呢?那些因为害怕细菌而不敢接触别人的人和那些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病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答案便是:看他们的心情有没有受此影响,他们的活力有没有因此而减退。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