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菜用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 要: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选择不当、种植密度不足、病害防治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合理选择脱毒马铃薯品种、合理密植、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以提高农民种植水平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菜用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
1 马铃薯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选择不当不对销路
部分农户因种植习惯和经济条件,在种薯上选用价格廉价的本地自繁自留和购买威宁、毕节洋芋商品薯等作种薯,虽适宜强但品种退化、产量低、芽眼深、薯型差、商品在市场上不受❣欢迎,造成种植马铃薯的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好。
除马铃薯专项项目等项目区外,部分农户马铃薯种植“大稀窝”习惯种植密度不足仅达到2500~3000株/667m2。同时农户拟节省种薯成本,种薯块茎切块较小不足30g,仅保留芽眼1个,造成种植后若遇到干旱出苗不齐或部分不出。
1.3 切刀一刀切到底,不消毒
马铃✞薯环腐病、青枯病等病菌交叉传播可过刀具传播。农户切薯时一刀切完,遇到病薯时既不换刀又不用酒精或高锰酸钾对刀具消毒,造成环腐病、青枯病发生严重而减产。
1.4 晚疫病防治不及时
修文县气候是雨热同季,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份,特别在6月份连续降雨的高温高湿天气条件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流行,部分农户“重治轻防”,不见病不防治,待中心病株出现且地块大发后时才盲目防治,多种药剂乱混喷施,造成防治成本高且效果不好甚至晚疫病暴发而损失减产。
2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以推广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高厢起垄为核心,狠抓品种布局,以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增加种植密度为重点,推广净作、单垄双行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措施,达到无公害生产、提高单产和商品率。
2.1 种前准备
2.1.1 选好适销对路品种
根据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定位,应选用经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抗病、优质、丰产、适应当地栽培条件且商品性好的优良脱毒种薯品种,从有资质、技术力量强、信誉度高的种薯生产企业调种。通过多年品种对比试验,已筛选出鲜食型适销对路的早熟、中早熟主栽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宣薯2号、黔芋3号等,最好选用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
播前10~15d,挑除病、烂、畸形薯块,选留薯色光亮、芽眼饱满、形状整齐并具本品种特征、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
2.1.3 选地与整地
种植马铃薯是以收获地下块茎为主要目的。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中上等肥力,耕作层深度应在40cm以上,最好为沙壤的田土。前作收获后及早进行深翻30~45cm,细碎整平土壤,不能有大土块,否则影响出苗及后期块茎膨大。马铃薯不宜连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为好,避开前茬为茄科及其他块根、块茎作物的地块种植。播前清洁田园,进行土壤消毒,开沟、施肥、起垄。
2.1.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2.2 播 种
2.2.1 适时播种
2.3 田间管理
☺ 2.3.1 查苗补缺
在基本齐苗后,应及时进行查田补苗。在阴天或傍晚将出苗密度过密的苗间苗或预备苗带土移植到空缺的地方,补植时浇水。
ฟ 2.3.2 中耕培土
2.4 病虫害综合防治
웃根据马铃薯易感晚疫病的情况,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策略,采用高厢起垄栽培,重点防治晚疫病。
2.4.1 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
当马铃薯齐苗后(3~5叶期)用保护性杀菌剂60%吡唑菌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兑水喷施1次进行苗期保护;马铃薯封行后加强田间调查,当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带出田间深埋处理;并对该田块用70%安泰生或银法利兑水喷施1次进行保护治疗;在实施保护治疗后的7~10d,用8.6%烯酰-吡唑酯(凯特)喷施1次进行治疗控制。以后每隔7~10d防治1次进行巩固治疗,选用安泰生、银法利、凯特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中最好实行统防统治。
2.4.2 蚜虫防治
田间出现蚜虫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轮换交替喷雾防治使用,防止病毒病传播。
2.5 适时收获,分级上市
马铃薯产量基本稳定即可收获,可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但作为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必须考虑其商品价值,在产量、时间与价格发生矛盾时,即使在不完全成熟只要市场价格高,也可采收上市,达到了最佳收益的目的。收获时最好选晴天或阴天,收获薯块后凉晒半天,使表皮老化,以便运输。上市前进行分级用泡网进行包装,标准装箱(20~30kg)后精装上市销售,价格更高。
参与文献
[2] 吴家川,孙凤银.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2(5).
作者简介:叶旭刚(1979-),男,农艺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