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4-12-27 00:56: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稳步推进,对广大的山区农村而言,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是山区农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1]。贵州省三都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使得发展山地高效现代农业非常必要。立足于三都县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2016年三都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4.8亿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50元,同比增长13.5%。从农业发展的各业来看,种植业的发展相对稳定,其中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为10.11万t,总产值为2.47亿元,均与2015年持平;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总产量为61.98万t,总产值为9.97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滑。畜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全县大牲畜年末存栏13.36万头,同比增长3.5%,肉类总产量达到37900t,禽蛋产量3890t,水产品产量2350t。畜牧业总产值达1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1.7%。

1.2 农村工程建设稳步提升

近年来,三都县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努力培育果、菜、畜、茶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16年共完成185工程2.43万hm2,并建½成185工程示范点109个,示范面积0.40万hm2。在开展植保工程方面,做好了3个全国系统监测对象、5个省级系统监测对象的监测工作,完成了虫草鼠害综合防治3.03万hm2,完成了红火蚁普查和稻水象甲疫情的调查,并全面展开全国植物检疫宣传活动。

1.3 农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种植技术推广方面,全县完成杂交水稻推广面积1.03万hm2,杂交玉米推广0.53万hm2,作物测土配方施肥2.⌚40万hm2,并建成各种农业示范点120个。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全县共建猪改点109个,完成杂交改良母猪20 500头,推广杂交猪16万头;建羊改点共3个,杂交改良配种母羊共570只;完成池塘养鱼、坑塘养鱼57hm2,稻田养鱼0.4万多hm2。在农技培训方面,全年出动技术干部4000多人次,完成了农业技术培训250多期共4万人次,培训内容主要有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种植技术、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技术、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和农机安全使用技术等。

2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品牌效益较低

茶产业和葡萄产业是三都县农业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发展起步较晚,后劲发展缺乏活力,资金投入少,品牌效益较低。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与局部效益的考量,出现脱离市场需求、分散经营、跟风发展、盲目投入等现象,各区域各类农产品没有特色和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效益呈现低水平循环。

2.2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三都县的农田、果园、茶园、大中型养殖场等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又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当地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极大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欠债较多,并且农桥、排灌设施老化,水系紊乱,水资源浪费严重[2],农田抗御自然风险的标准不高,全面实现农业设施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2.3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三都县的山地农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产业规模尚小,难以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管理松懈,导致经营失败;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农村工作局各下属单位人员配置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使农业科技创新难有突破,同时缺乏专项经费开展葡萄、蔬菜、畜禽等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农业产业转型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农业在形态布局、组织化程度、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使得农业零星分散的经营方式还占较大比重,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现代山地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精准农业,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并持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大农业生产集聚区建设,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山地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3]。三是强化茶业、蔬菜、精品水果及生态养殖四大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扶贫作用,扎实推进生态鸽养+福猪♫工程+葡萄种植+茶叶种植+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培训转移就业+生态移民三都扶贫模式,重点发展具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特色品种,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参与扶贫项目增收致富,并通过会员制模式打开高端销售渠道,提升农民收益。

3.2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贵州省健康茶科技有限公司、三都县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并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其次要加快水晶葡萄、茶、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扶持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特色农产品就地深加工及交易,提高附加值。再次要构建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超对接,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4]。

3.3 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县乡两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坚持开垦与复垦并举,加快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基本农田区域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骨干型水源工程和机耕道,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二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加大对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并加大对违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处罚力度。三是建立农业生产环境监管体系,建成一批固定监测网点,形成县、乡、生产地三级监测网络,重点加大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形成对重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等环境监管常态化。四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担保、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3.4 实施现代农业信息化工程

抢抓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机遇[5],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加快推进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等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抓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气象灾害信息的监测、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高信息时效性、准确性与安全性,形成覆盖广、功能强、高效稳定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增强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强化三都原产地属性,提升对溯源信息的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综合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要依靠互联网+农业,适时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把三都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让三都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