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引领小学信息课堂变革从形式走向本质

时间:2024-12-26 01:54: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本文论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向“思维课堂”转变,把学生的练习融入思维训练元素,让学生“有事可做”;利用先学后教让学生“放手一干”;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突破教学重难点;合理运用“想象”和“创造”等手段,让学生敢于想象。

【关键词】思维课堂 思维训练 奇思妙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64-02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并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精彩人生,进而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应用性学科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增加思维训练,让学生多一点奇思妙想、多一些自由翱翔,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向“思维课堂”转变。笔者以江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画多边形》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思维课堂”教学,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一、蓄势待发,学生希望“有事可做”

著名科学家普朗克曾经说过:“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来说,亦是如此。教师首先要将练习融入思维训练元素,学生希望“有事可做”,要进行有意思的操作,而不喜欢简单重复的训练。

笔者在教学《画多边形》时,先通过课前复习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要求学生帮助小动物采摘苹果,用矩形工具画出和小动物差不多大小的彩色方块,并叠起来,比赛看看谁的小动物能最快摘到树上的红苹果或绿苹果。学生按要求开始绘画,思考方块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大小、位置,同时又要兼顾速度,学生不断思考,乐此不疲。这样设计课前复习,避免了枯燥的复习回顾,学生在课前活动中就完成了复习回顾,同时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热身。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是需要学生勤于反思,学以致用才能完成任务!因此,这种结合了思维能力的训练内容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在问题解决和适应挑战等方面形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先学后教,学生可以“放手一干”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于先学后教、微课学习,甚至是“翻转课堂”都能运用自如。课内看微课视频,用计算机在线答题等资源得天独厚,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画多边形》教学导入部分,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小黄人的一天”,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怎样用画图工具为小黄人准备一些挖宝工具?)自由看微视频,完成练习一。学生利用“多边形工具”开始尝试,有的学生边看边画;有的则看完视频再画铲子,此时问题随之而来:“画铲子在哪儿起笔?”“双击封闭多边形时,首尾两端会自动相连,连接后图形正确吗?”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不断思考、尝试和改正。接着老师再和学生一起释疑解惑,学生听得更加认真,针对性也更强,理解起来才有“茅塞顿开”之感。就是这样的“放手一干”让学生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增添了许多尝试和思考,这样的课堂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信息技术课堂变成了思维的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平台。

三、先苦后甜,学生需要“艰难险阻”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ฌ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突破环节,应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有效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后,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如何实际运用,什么时候合适用多边形工具,并真正掌握多边形工具使用的方法。教师出示课堂练习二:“画一画”,把小黄人寻宝路上的一些大坑修复好。教师要求学生把三个黑坑都涂上土色,就算修复完成。学生打开作业,第一个小坑直接就用颜色填充工具“秒杀”完成,马上对第二个中坑进行填充,可是高兴劲儿还没过,他们就发现坑的颜色怎么都填充不上去!原来这第二个坑老师将颜色进行了处理,黑色有着细小的差异,填充工具只能将一种颜色换成第二种颜色,学生对于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黑色”混杂起来的中号坑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点拨,而是让学生慢慢利用今天学的画多边形工具进行尝试,可画了之后学生又发现:画出来的多边形又没有线条,是“空心的”没有填充色。学生只能继续深入思考。在学生苦思不解,或偶有学生琢磨出一些头绪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提示道:“以前是怎样一下子就画出带填充颜色的矩形的?”学生恍然大悟,最终完成第二、第三个大坑的修复工作,道路畅通无阻,学生眉开眼笑。

教师通过巧妙预设,让学生最大程度上进行思考,在最困难的时候适当给予提示,让学生感觉犹如拨云见日,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课堂中能充分感受这些学习过程中的“苦与甜”,教师设计的“艰难险阻”就显得意义非凡。因此,通过教学设计的层层推进,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就能有效地开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训练,助推学生自我发展。

四、奇思妙想,学生也要“自由翱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巩固练习非常重要,这正是学生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环节,也是让学生思维提升的重要时机。为了引导学生领会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想象”和“创造”等手段,让学生展开各种“奇思妙想”,放学生去“自由翱翔”。

例如,在《画多边形》一课的巩固练习阶段,教师与学生观看艾格尼丝骑自行车摔倒的小视频,请学生为艾格尼丝改造小车,让孱弱的她也能和朋友们一起骑自行车。学生接到任务,纷纷开始思考,有的与生活中的元素结合,增配“未♂来元素”进行改造;有的则对动力系统进行升级……学生在思考后将学习到的画图知识运用到作品创作中,不断将多种工具Ⓐ组合运用,让颜色❤协调搭配。正是有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在此基础上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美化修饰,学生在思维创造性方面均获得了提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引入充满思维含量的环境之中,进一步助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思维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