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研究

时间:2024-11-10 14:23: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研究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概述

(一)问题解决内涵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美国教育界率先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学生在21世纪所要具备的能力中问题解决能力居首要位置,并且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问题解决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进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逐渐走入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学习、分析、推导、验证等一系列数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就是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难题,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原则

1.重视问题实质、淡化形式。重视问题实质,淡化形式指的是在数学问题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讲解数学公式、概念、定理的来源、证明过程以及推导过程,而不是单单的要求学生们进行公式、定理、概念的机械化的记忆。这种对公式机械化、只为解题而记忆的形式化的教育方式无疑会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聊、难懂的科目,降低了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2.通过问题导入,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课堂指的是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导入环节,在问题导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同时,进行小组讨论,将问题答案进行碰撞交流,以此解决数学问题。

3.依据问题进行分类指导。依据问题进行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指导。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问题解决的内涵不清。问题解决式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与求解过程是整堂课程的核心所在。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方式旨在通过一定的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运用原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所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原有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联系了新旧知识点,既能够做到对原有知识点的巩固,又能够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但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理解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内涵,将问题解决式教学片面的理解为解题,只注重对学生结果的教化,而忽视了问题解决中解题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此外,还有的教师将问题解决式教学单纯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在这样教学心理的驱动下学生的问题学习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2.忽视了课堂文化氛围构建。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学生自身数学知识经验储备、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学生选择的数学解题方法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然而,长期以来课堂文化常常是被教师忽略的一点,传统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很少与教师互动,加之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很少交流互动,课堂氛围比较单调、凝重。课堂中常常可见教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在拧紧眉头思考或是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氛围下,学生只顾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前进,而忽视了对于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不利于其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与反馈。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当前教育领域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即通过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促使问题的有效解决。问题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基于问题展开一定的学习交流讨论,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反馈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和交流,教师常常为追赶教学进度而忽视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反馈。此外,有的教师缺乏对于问题解决的内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结果的反馈,使得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方法大打折扣。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的教学途径研究

1.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将数学课堂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创设与之相关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开展问题学习,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通过数学故事开展情景教学。(2)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引入教学,通过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实际生活的使用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的主动性。(3)采用循序渐进、由简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方式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4)设置悬念式的数学问题情景,通过悬念激发学生们探寻知识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5)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迷惑性问题情景设置¿的方式引导教学,在教学中针对一些概念模糊、易混淆的知识点设置错误式情景,让学生在识别错误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6)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几何問题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设置课堂情境导入,通过亲身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问题解决式课堂与传统灌输式课堂很大的不同就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性的发挥。因此,为了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要在课堂设计中设置相应的环节引导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具体可以在问题导入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分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交流,教师从旁起辅助引导作用,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是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背景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长期以来数学的学习都被学生视为头号难题,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激发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一定的数学学习、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激发他们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后感受到内在的愉悦感。(2)就是通过外在形式的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方式或者学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