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各类高校采用多样化的创业模式和创业实践。文章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探讨了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展普及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教育管理水平,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文化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创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日渐得到重视,全国各类高校纷ฎ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开展密切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不仅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有重大影响,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对高校提升素质教育,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以创业拉动就业具有一定作用。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但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业活ญ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创业教育的困难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实现管理和教育机制的创新。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主要靠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创业教育体系和实践活动还不完善,大部分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而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影响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提倡并扶持高校的创业教育。但由于各级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性,使得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真正落到实处的保障措施很少。同时学生的创业意识也很淡薄,灵活性、创新性不强,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薄弱。
(2)普通高校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创业教育并没有纳入教学计划。由于创业教育涉及面非常广泛,需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样不仅需要教学系统的改革,而且还需要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创新教育的教育体系还没有真正建成,学校的教学还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教育为主,创业教育为辅,以教师为主导,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上都与创业教育相距甚远。在目标定位上,创业教育只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相应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参差不齐,缺乏规范性的评价标准,创业教育还没有进入到系统化层次。
(3)师资队伍薄弱。创业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创业教育通常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得来的。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目前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的教师梯队,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较少,一般由各学科教师兼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创新教育,突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开展创业教育要考虑到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学校定位以及学校的资源能力。从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各具特色,有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的个案,也有以训练创业实践为主的流☂派,创业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一般都体现并密切结合其学科特点与资源优势,并不存在“理想的最佳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和后续发展,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人才,注重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侧重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素质。
国际知名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都建立在自身资源优势基础之上,这种基于学科专业优势和发展领域的不同而设计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各校的不同特色或风格,但对于需要培养全方位能力人才的创业教育而言,并非都是最好的培养模式。不同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创业者人才结构的需求不同,不同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并不相同。各校的创业教育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以及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着力提高创业教育的普及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形成创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不只是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创业教育的建设方案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注重应用导向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培养的着眼点在于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断通过向产业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创业教育是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教育,由于不同高校的功能定位不同,具体的体系设置也应有所区别。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注重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体系的设置倾向于知识和能力的转换和应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1.创设创业文化氛围
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但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创业教育,必须重视创业文化的培育,培养创业精神、观念和氛围。首先,可以网络平台开展创业论坛、建立创业教育网站、创业俱乐部等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大学生对创业的向往,形成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其次,可以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者培训班等,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形成创业思维与意识。最后,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并通过创业教育中心与政府、企业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了一个高校、政府、企业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系统。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重视创业、推崇创业,创业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应该制定各种创业政策与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同时要设立专门管理创业的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支持。
2.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1)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应开设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相应的创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在创业教育中注重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继续渗透和深化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内容,结合创业教育目标,设置必要的创业教育课程。普及创业教育,在全校范围内独立地开设新的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所选课程的知识面应较为广泛,涵盖不同类型的课程,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知识面的残缺。必修课的设置侧✪重于创业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创业基本素质。通过“创业学”、“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组建创业团队”、“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等课程的教授,让学生掌握创业活动的基本流程;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化,既有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又有聘请一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到学校交流自己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操作实感。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努力探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增加前沿新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内容,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创业教育学是管理教育中学科跨越最多、最具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可以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由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组成一支稳定的创业教学科研教师队伍。一方面,重视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进行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创业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确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基本技能,形成创业初步能力。这进一步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既要重视创业精神的塑造,也要重视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培育,通过创业管理和技能教育,促进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