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应就业市场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
论文关键词:旅游专业 ☺实践教学 感性一理性 认识论 就业
论文摘要:旅游专业的特色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与旅游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学中的时间环节放在第一位,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并建立了从“感性一理性”、结合“理论一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符合认识论的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更为毕业生真正胜任旅游与酒店行业的管理工作而铺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在旅游系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从2002年建院开始,根据我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逐步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逐步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单位挂牌顶岗,解决公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新形式。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构建了稳定的平台。
一、创立思路
立足河北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强化实践环节为突破,以生态旅游为特色,通过规划设计、环境监测、旅游企业管理、休闲农业、自然保护区管理、景观生态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争取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广适应人才。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定位,把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个性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落实到教学环节中,使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市场需求。
校内实习基地模块。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了刀刃上。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根据实践经验的探索,先后建立了设备齐全的旅游综合、旅游环境监测、旅游景观评价等实验室,用于酒店、宾馆、景区等场地模拟训练,以利于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业、服务业等的基本技能。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目前,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旅游与管理专业已经建立了几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除综合实习外,鼓励二年级以上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
一、十一黄金周的机会自发联系单位,到与自己的专业♚结合紧密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单位挂牌顶岗,解决公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深受欢迎。通过这种实习,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如在风景区实习的学生一个暑假基本上有1500元以上的收入,能够满足其一学期的生活费。
实习期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学生甚至与用人单位签下了工作意向。近年来,学院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均能达到100%。
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了解旅游企业运转情况,引导学生为社会单位、社区服务。请进来,就是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突出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旅游专业学科的应用型决定了教学中必须将实践环节放在第一位,以保障实践模式的顺利实施。
加强校内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
通过校内实验课、校内基地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院结合自身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密切与旅游企业和生产单位联合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三结合基地,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学院共有旅游景区类、宾馆酒店类及旅行社类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10余家。对学生来说,利用这种机会,可以充分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师的指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管理服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旅游市场的机会。学生通过挂牌顶岗,也发现了自身的价值,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旅游、献身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一做法深受生产单位和学生的好评。
加强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应该是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参加过相应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比如,主讲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师要在导游岗位上工作过,主讲旅游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师曾参加过相应的工作。这样,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效率,符合高职高专的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院选派教师去国内各大旅行社、旅游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总之,旅游专业实训教师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特别强,符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探索并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旅游教学的重要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初步建立了从“感性一理性”、结合“理论一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符合认识论的新的教学环节,既维持了教学秩序的逻辑性,又符合旅游市场的发展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学院以实践教学工作为切人点和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广适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