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摘要]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依托的物理平台较为容易,但在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思想束缚,培育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学习生态方面则存在难度。在问题导向下,完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从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这4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高职;会计;探究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得到推广,就反馈的效果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一面主要是:在教学形式上,会计教学做到了与“岗位工作过程”相融合;令人担忧的一面是: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实践表明,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依托的物理平台较为容易,但在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思想束缚,以及培育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学习生态则存在着难度。不少同行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单纯理解为,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二为一。然而,在消除时空维度下的割裂感所建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板块式衔接,而是作为统一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相互渗透的状态。本文将在问题导向下,对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1当前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1.1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这里的“相对滞后”是与理实一体化物理平台的搭建速度而言的,随着物理平台的搭建形成,接下来便面临着整合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能力的任务,然而任务的完成并不顺利。具体表现在:(1)部分任课教师的会计理论水平与实操水平间存在差异,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会“就轻避重”。(2)部分任课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时难以做到双管齐下。所有这些都表明,教师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1.2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
目前,适应于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十分残缺,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由笔者参编教材的体会可得,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下所开展的专业教材编写工作,仍主要以传统的“章、节”版教材为蓝本,这就直接弱化了教材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再者,即使有意将实训版块植入到教材中去,在教学实践中仍难以做到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操能力训练相融合,其主要归因于理论知识与所对应的实操训练要求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关联。
1.3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
这里将视角转移到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场,无论是笔者的观摩体验还是笔者的教学体会,都促使自身感知到:目前在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组织过程较为随意。这一问题的形成需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解释,教师因能力整合问题和可适用的教材残缺问题所致,在教学方面难以将理论与实操知识自然连贯地融合起来,这就给学生形成了课程知识的杂乱感。受到这种主观感受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面便会因个体差异性而出现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的景象。
1.4教学效果反馈失真
教学效果反馈构成了会计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反馈分别从理论测试和实操考核中获得。随着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之后,这就为教学效果反馈带来了问题,即教学效果反馈面临失真的危险。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是板块式衔接,而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有机融合。那么,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下,传统视域下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显然是难以适应的。
2完善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2.1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
教师的专业能力构成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素,而且其作为“自变量”将直接影响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因变量)。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强他们形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并在该理念导引下整体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涵养和会计实操能力。从解决当前的教学短板入手,应重点提升任课教师的会计实操能力。提升途径依次为:(1)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以课程标准为参照一一对应强化自己的实操能力;(2)在校本要求下对自身的会计实操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在熟练掌握会计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建立联系,最终从整体上把握好理实一体化会计教学的节奏。通过笔者的实践可知,前者依赖于熟能生巧的原理,而后者则需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这里笔者还需强调,在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时需要把握好度,应从授业有专攻的角度去对待会计任课教师,应防止教师因依附于理实一ล体化平台所带来的“劳动异化”局面的发生。
2.2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
教师固然存在着教学能动性,而且许多青年教师对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抱有极大的兴趣,但从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着眼,当前还需加紧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笔者已经参与了该项教材的编写工作,从中得出这样几点体会:(1)教材在编写前需要明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哪里,只有明确了这种优越性才能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画龙点睛之笔。(2)教材在编写中时常面临这样的困扰,即为了防止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形成简单的板块衔接,在教材体例设计中过于纠结理论板块与实训板块的排序问题。笔者建议,应以“点到为止”作为会计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的原则,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线,以简明的文字阐述会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容量以够用为标准。因为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所以理论教学应服务于实操训练,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并不一定从各自排序中得到体现,而可以从理论知识阐述所依托的工作情景中得到体现。
2.3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阶段性教学成果的出现,便要求能为会计乃至专业群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参照。因此,目前还需建立标准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这里的标准化属于程序标准化,意在解决当前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意性问题,而且该标准化分别存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两个方面之中。就教师教学程序标准化而言,规定了教师会计教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建议:低年级为3∶2、高年级为2∶3),以及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相互轮换的节奏控制要求。在学生学习程序标准化方面,主要规定了课前预习要求、课堂实操强度等内容。在具体执行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时,应将教与学作为整体去对待。笔者通过实践上述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感知到,如何在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之间进行合理切换,目前仍需花大力气去思考和优化。毕竟,若是先理论教学、再实操训练,这只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维度进行了转换,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4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建立起首尾照应的闭环形态,所以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便成为应有之义。与工科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相比,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笔者尝试从原则层面和整体视域下去探析教学评价问题。从目前与同事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入手,创新的重点应放置在评价模块的增添环节,优化的重点应放置在已有模块内部评价指标的调整环节。建议,在会计职教理念导引下可增添“任务驱动下学生实操能力”板块,该板块与传统实操考核不同,该板块更加突出学生围绕岗位问题自主完成实操任务,教学评价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迁移能力。对已有教学模块内部指标进行调整的方向为,应提高学生评价所占权重,并配合以问卷调查去了解学生参与会计理实一体化学习的获得感,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给予多维度考核。总之,在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时,⚥必须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形成照应,并能为今后助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问题域。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会计比赛去检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鼓励师生参加会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会计技能大赛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技能大赛是对多门学科的综合考核,内容包括多项实践技能,比如点钞、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方面,以大赛为引领,在职业院校中形成“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良好效果。最后指出,在推动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中,还需要重视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价值。当然与传统的校外顶岗实习不同,能否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迁移至企业内部,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则值得尝试。还有,在整合教师能力时企业财务骨干参与其中,作为培训师去提升任课教师的实操能力,这也发挥着校企合作的优势。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对于会计理实一体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开启“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把企业最真实、最具体的会计实务、电算化应用,移植到教学、实训中,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会计信ฐ息化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3小结
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动手能力值得商榷。从现♡状调研中可知,目前存在教师能力整合相对滞后、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短板、教学组织过程较为随意、教学效果反馈失真等4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或多或少形成了因果关系,直接影响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看作一个系统,则在完善该系统时需要从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建立标准化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这4个方面入手去破解现有的问题。本文也十分重视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但该教学模式应区别于现行的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2(9).
[2]胡晓玲.“把企业搬进课堂”的高职会计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0).
[3]邓茂兰.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的实践[J].职业,2015(30).
作者:石磊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