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性教学
【摘 要】高校主要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这要求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实践。随着高校教育要求的发展,思想教育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很有重大意义。本文将着重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探讨思想政治实践在高校教育中的新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高校教育;实践教学
“思政”即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以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以理论知识为根据,通过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为目的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去应用所学到的理论去接触、去认识实践。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意义,这是加强教学实效性和发挥思政ถ教育作用的核心所在。
一、高校教育中思政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践教育积极性不高
实践教学对每个老师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作用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把实践课程教好上好远比理论授课要难的多,其中所关乎的构思、选题、组织、评价等诸多困难。同时教育经费的问题也时常令老师捉襟见肘,更难的是实践教✘学工作中衡量计算工作量的问题,很多学校实践教学只是打折后稍稍计入或干脆就没有结算[1]。所以,对于“白费力气”的实践课,教师一般都提不起兴致,根本就谈不บ上实践课的教学质量,虽然迫于教学计划的强制要求不得不进行实践教学,但真真用心的却很少。
2.实践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有的学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教学仅仅只停留在表面,象征性地组织学生出外参观教育,或简单的观看相关影像材料,学生参与投入的积极性自然不会高;内容上表现在不重视个体实践活动的有效教育而只是进行集体的实践活动,忽略思政课的针对性教育。在实践教学安排上,课余,课外,校外的教学辅导等同于无,对实践的教育主题、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要求等缺乏系统和质量保证。有的学校实践教学还缺乏规范性,有很大程度上的自发性和随意不确定性,没有真正归入完整教学计划中,可有可无。实践教学的效果当然难以保证。
3.实践教育缺乏组织和支持
现在的学校和学生普遍对“思政”的认识都不重视,缺乏向心力,拒之千里。所以学校必须在课程的组织安排上做出调整,要去适应学生的变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实施、成绩考评及结果评估等方面都缺乏有效规范和可行性,在✔实践教育评价的指标和对象上常常难以界定,是评价书面结果还是学生实际的收获?是综合评估过程还是结果?是学生评价教师还是老师评价学生?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实行当然就比较困难,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难保障预期的效果。
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方式
1.完善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内容、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方面是思政课的主要实践教学内容。投入到教育改革中的各环节各部门都应有压力和相应的动力,用规范的制度去发挥才智,取得实践教学的效果[2]。总而言之,由于高等院校教育特殊的重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教育的改革需要思政老师在高等院校相关领导的支持下,配合好学生的合理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不懈努力。
2.丰富实践教育的多样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化问题,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就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形式的可以多样性的,将实践活动适时加入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办报办刊、爱心工程、专题调研等活动中去是很有价值的。实现实践教育多元化,寓教于乐,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
3.创建思政实践教育新模式
要作好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创建思政实践教育的新模式。比如,广东海洋大学开展的单列模式社会实践活动就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所谓单列模式,就是抛弃传统的社会实践结合政治理论两门课程,单独以社会实践课为以课程,统一学分、制定教学计划,提出教学要求和判定教学标准。这很好的保证了实践课程的规范性[3]。
三、结论
总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充实性,在实现多种教学形式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思政理论基础,完善学生的知识层次,使得学生具有真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去实现实践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育体系,才能保证思政课程教学效果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2]贺家胜,贺继明,凌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