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4-11-13 10:27:1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地方普通高校里的音乐专业学科,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专业建设,但是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里的音乐教育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生源的素质,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对音乐专业的投入等等,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教☏学效果

一、地方普通高校的音乐生源素质普遍较差的原因

(一)与中国阶梯式招生制度有关

地方普通高校音乐优秀生源非常稀缺,这一现象的形成和我们的招生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在有限的音乐生源中,条件优异的学生被专业的音乐院校招收去了,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几大音乐学院,接下来是被好一点的重点综合类院校录取,如985、211的重点高校,剩下的优质生源被省内的重点院校收走,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所以优质生源被地方普通院校录取的概率非常小,面对这一现象也是很无奈的。学生自身的音乐条件和乐感,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面对乐感和条件ฅ都很普通的学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二)与我国现在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有关

1999年之前高校的招生规模都很小,一般高校都在三四千人,超过万人的寥寥无几,自从1999年后全国的高校不断扩招,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容纳更多的学生,各大高校纷纷圈地扩建校区,使得一座普通的高校占地都在千亩以上,学生规模都在万人以上,这样一来,在考生这么多年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比例越来越高,2017年这一比率达到70%左右,这样的录取率只能说明大学越来越好考了,也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音乐专业也是一样,如安徽的音乐招生在二十一世纪初有了井喷式发展,二十世纪末只有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滁州学院等少量的一些学校招收音乐专业学生,招生人数也不多,每年全省本科和专科音乐专业学生总共只有一百多人,高校扩招后,全省各校基本上都有了音乐专业的学生,而且在不断的扩大,现在一个学校的招生可能都不止一百多,可以想象声乐学生的素质怎么能够保证。

(三)与学生的现实需求有关

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个考生和家长的梦想,但现实往往比较残酷,实现理想的学生还是有限的。对于文化课比较差的学生更不用说了,考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都很困难,为了有学可上,能够考上本科,家长往往让自己的孩子转考音乐,走艺考的路。因为艺术考生文化课要求比较低,如在安徽文化课考本科往往需要五百多分,而学音乐的考生文化课只要考到三百多分就可以了,少了近二百分,这样的分数还是很容易考到的。所以为了现实考虑,文化课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大部分都考虑走艺考这条捷径,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从高二才转,甚至还有艺考前几个月才转,为了艺考突击准备二首曲子,他们选择音乐不是真正爱好,目的就是要上大学。由于扩招,高校的门槛越来越低,这样的学生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因此也为音乐老师教学带来困难。

二、音乐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一)教学的模式不太合理

音乐教学是一个很精细事情,全靠老师的细心教导,来不得半点的模糊,如声乐教学一般是一对一教学,这是声乐教学的性质决定的,这样便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学生在发声是老师听的更仔细,演唱时出现的问题老师能及时纠正,这样良好的互动模式,使学生能认真听,老师能详细地教,因为这样更精确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好了。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形成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出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学校就采取了,本来是一对一的专业课,变成了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甚至改成集体大课,一对二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更不用说一对几十人的上大课了,那么多人一起上,老师根本顾不过来,也分不清是谁唱是谁弹的,学生的错误很难及时纠正,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一部分来自本身,一部分来源于环境。有些学生本来就不是很喜欢音乐,学音乐只是为了上大学,考上大学后因为兴趣不在音乐上,导致学习没有动力,内因是学习的关键,不喜欢学怎么能学得好,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整天浑浑噩噩,只为能拿到毕业证书;还有一种就是外部环境,由于扩招,升学率越来越高,高校招的人✞多了每年毕业的人也就大大增加,每年毕业季学生们的就业压力都非常的大,就业率逐年下滑,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大多也不是从事音乐方面的,所以学生在上学时对未来很迷茫,一部分学生也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有些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不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这样的一种氛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这也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

三、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一)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和其他教师是一样的,音乐教师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业,教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音乐教学是比较难的学科,要求专业性很强,老师要掌握所受这门技巧非常难,如教器乐的老师,一般都是从小学习的,练这门器乐最少十几年以上,甚至几十年才能掌握较高的演奏技巧,一个教师影响一大片的学生,教师对音乐问题都一知半解,怎么能教得明白,学生也就学到云里雾里的,解决不了学生的声音毛病,一般学生都是信任自己的老师的,对老师的教授方法技巧不断练习,教师的方法技巧有问题,前提都是不正确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也学了很多毛病,音乐上有些问题出现就很难改,如声乐学习,因为嗓子有记忆功能,一旦习惯了错误的方法,他就习惯性的那么唱,很难改,可能影响一辈子,甚至使学生发声器官出现问题,所以音乐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地方普通高校在本地区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地方高校的老师更要对自己高要求,音乐老师也一样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表率,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老师的指导和督促,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风,老师上课就是在应付,不专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能直观感受到的,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心思上课了,因此老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音乐学习和其他专业学习不太一样,专业课学习基本上是一对一教学,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不协调,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而且要在课后多和学生们交流,关心他们需求和遇到的困难,为学生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心理上给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让学生感受到来自ด老师温暖,从而更加投入的学习。

四、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投入不足

(一)音乐教学的定位不明确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不然教学目的就不明确,不知道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现在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还是借鉴了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现实水平,专业的音乐院校,他们的学生条件都非常的好,从走进音乐学院的那天起,学校就把他们当专业歌唱家演奏家培养,要求专业性很强,他们毕业后大多进专业院团,走上表演的舞台,培养有实力的歌唱演员和演奏演员是专业音乐学校的教学目的,而我们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音乐素质肯定没法和专业院校比,用他们的培养方式我们拿来肯定行不通,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服务于地方,在基层的中小学当一名音乐老师,或是在一些培训机构上班,能走上专业表演的非常少,所以我们的培养定位应该以培养基层的音乐人才为目的,发挥我们普通院校服务于地方的性质,培养优秀的音乐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价值。

(二)学校对音乐专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地方普通高校一般都是综合类的大学,学科专业很多,通常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肯定不会把音乐作为主打专业,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肯定重点建设理工科专业,以财经类为主的学校一定是财经专业特色等等,音乐专业在普通高校基本上是一个点缀,这就形成了音乐专业是一个不被重点关注的专业,这样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计划中音乐就会被边缘化,学校的政策和投入明显不足,政策资金的缺乏,导致音乐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跟不上教学要求,资金的不足同样也留不住高水平的音乐教师,这样一个现状,使得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重视。

(三)学校内外艺术气氛不浓

地方普通高校因条件所限,音乐专业学生一般规模不大,在学校的影响有限,学校对音乐艺术氛围的培养是不够的,很少举行学校的文艺汇演,歌唱比赛等等,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往往比较沉闷,由于投入的不足,教师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来学校讲学交流的专家学者也寥寥无几,导致普通高校的音乐氛围不足,地方普通高校所处的环境,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高校里的师生想听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都很难,因为在这些城市举办专业音乐会都不多,更别说高水平的音乐会了,不像在一线的大城市有这样的条件和氛围,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没有切身的体会,对自己的专业就没有更高的要求。

五、如何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

在制度上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好的学校集中了太多好的资源,不仅有好老师更有好学生,地方普通高校要有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有了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潜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必须立足♪本校的学生特点,制定适合自己专业培养目标,音乐教学的定位很重要,不能追求高大上,应该以培养适合社会普遍需求为目的。加强音乐教师的素质建设。声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地方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多走出去学习交流,有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2]。增加学生各种演出机会。比如每月的音乐汇报演出,学期末的演出比赛,节日庆典等大型演出。通过演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使学生从内心喜欢音乐,转变成学习的动力。学校要加大对音乐专业的投入。由于音乐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有资金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音乐专业的教学基本设备和演出场地,音乐的专业建设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加强艺术氛围的培养。培养选拔音乐人才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小学中学期间就应该加强音乐素质的培养,使那些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会避免我们在高考选拔人才时的尴尬,让真正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进入大学继续学习[3]。总之,地方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有很多的实际困难,但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加强音乐后备人才的培养,国家政策加大对地方普通高校的投入和支持,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5.

[2]韩爽.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10):208-209.

[3]许媛.高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大学生音乐理论基础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7(2):J0040-J0040.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