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企合一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一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探讨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一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合作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 政府主导 产教融合 校企合一 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2014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中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破现代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校企合一的科学内涵
(一)校企合一
所谓校企合一,就是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校企深层次地合作,即学校从实战的职场理念出发,在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将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通过自主经营等形式为学生搭建真实职业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一般要经历几个层次:原始合作、专业合作和文化合作。校企合一,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和提升,两者的内涵不同。
(二)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现状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先后出现企业办技校、企校分离引企入校、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四个阶段。1958年至1965年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的“勤工俭学”,直至目前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办学等。国外的校企合作,比较公认的是德国“双元制”、加拿大和美国的CBE和澳大利亚的TAFE等三种模式。“双元”模式,其实就是以企业为主体、校企合作为平台、工学交替的现代企业徒工制度。
二、国内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府在主导校企合一层面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一运行机制至少有三个层面的缺失:一是观念缺失。认为普通教育比职业教育重要,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够。二是政策制度机制监管缺失。国家校企合一政策没有得到人社部、财政部等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缺乏对行业企业的有力支持、引导和约束。三是法律法规缺失。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性文件。目前,主要有《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由于颁布时间早,原则性过强,完备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等,难以适应校企合作实践的需要。
(二)职业学校校企合一的能力不强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中职教育存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力度等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一等问题,校企合一的有效体制、机制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还处于仅满足于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的浅层次,没能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等深层次考虑。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一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以利润、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往往担心校企合作会给他们带来负担。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考虑问题时,至少要考虑这几个必要因素:成本、利润、质量、场地、管理等风险。目前,政府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没有给予增加投入,企业的责任没有明确,法律义务没有界定。
(四)校企合作的模式滞后
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主要靠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单方推进,属短期的、欠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持的低层次合作,缺乏科学规范、统一协调、整体性的合作模式和机制。
三、政府主导型是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一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决定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调整和整顿时期。第二阶段(1978年―1998年),改革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全面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产业提升,国家对中职教育加大投入,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政府对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取向明确,思路清晰。政府主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一,符合中国国情,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大趋势。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决定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国家推进校企合一的制度没有提升到立法层面。二是校企合一的权责利没能从法律上体现,激励机制不健全。三是学校对企业没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一必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战略。
(三)基于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一成功经验,政府主导型的有效性
四、国家示范校背景下新型校企合一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地方政府主导:校企合一的机构、政策、监管创新
1.机构创新: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调指导机构
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河池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在学校挂牌,出台《河池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一章程》,成为河池市校企合一牵头学校,校长任常务副理事长。政府统筹搭建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一的平台。 2.政策创新: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机制
制定和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一工作条例》。明确市政府在校企合一中的权利和职责,加强以行业指导,强化信息服务、۵资源整合、财政支持、专项资金设立 、矛盾协调等责任;明确学校、企业、行业等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价、激励机制,做到责任权利配备。
3.监管创新:加强对职业学校规范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监管
教育行政部门通ย过行政办法,对河池市各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作出明确的规定,定期检查公布各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深化改革、开放办学、为社会服务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一的能力。
(二)学校:完善校企合一的机构机制,提升校企合一能力
1.完善机构和机制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兼任,副主任由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兼任。执行《校企合一章程》,明确校企委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以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科研、队伍建设、信息交流、人才管理、校中厂、厂中校等项合作作为合作内容。校企联合制定《联合办学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14个校企合作文件,为新型校企合一模式提供制度机制保证。
2.深化改革,提升校企合一的能力
学校以创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为契机,深化改革,把学校28个专业划分为交通、机电、财经、电子、民族文化等5个大类,成立 5个教学部,实行校部二级管理。对准企业行业的岗位群创新专业设置,对准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和办学内涵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规模和实力跃升广西中职学校前列,校企合一的能力大幅提升。
3.校企合一全程贯穿国家示范校建设
(三)政府主导的新型校企合一模式
1.新型政校企合一模式之一:政府投资,兴建公用设施,惠及职教人
政府主导校企合一长效机制构建图
学校共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出资建设河池市职教体育馆、职教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其中职教体育馆建筑面积15060万平方米;职教广场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政府与学校签订《河池市职教广场使用和管理协议书》《河池市职教体育馆使用和管理协议书》,职教广场和体育馆由学校负责管理、维护和使用。标志着政府主导校企合一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新型校企合一模式之二:政府搭建平台,校企强强联手
3.新型校企合一系列案例
河池市政府敢于面对现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对校企合作进行引导和激励,为该校创建新型的校企合一模式搭建一个个精彩的平台,建立“校中厂”,生产车间和实习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徒弟合一。
〖案例1〗引企入校,开办校内服装厂
〖案例2〗校企合建电子焊接装配(烙铁手)实训室
学校与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纬创班”,投资40万元在校内开设烙铁手实训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采用国内最新的一流设备。由企业的一线骨干工程师亲自到校授课,规范培训,严格要求。采用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培养一流的烙铁技术人才。烙铁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大,工作待遇高,行业发展前景好。
〖案例3〗校企合建汽车修理厂
〖案例4〗河池职教中心汽车驾驶培训公司
学校独资开办河池职教中心汽车驾驶培训公司。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年培训各类驾驶员4000多人,经运管部门评估,成为国家一级驾校。
〖案例5〗校企合一,在校内成立“永丰源电子电器4S维修中心”
学校与河池市丰源电器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投资50万元,在校内成立永丰源电子电器4S维修中心。 同时,新建电子电焊装配实训室、电子CAD实训室、家电综合维修实训室、制冷设备维修实训室。 〖案例6〗校企合一,成立校内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会计专业与河池市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在校内成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新建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解决财会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难的问题,同时对外经营会计服务业务。
〖案例7〗校企合一,成立校内机械加工中心
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实力雄厚,拥有价值500万元的一整套数控加工设备。学校与企业联手,在校内成立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机械加工中心,解决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同时又对外营业,承接各种配件的加工。
4.以“2+1”形式开办冠名班
经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引导和牵线,各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办“冠名班”,进一步形成“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对口就业”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专业开设“博世励志班”“东风本田班”“比亚迪班”“广州福迪班”等;电子专业开设“纬创班”“烙铁手班”“风华班”等;机电专业开设“美芝班”“美的班”等;还有“富士康班”“九牧王班”“特步班”“西遇班”等。各冠名班均实行“2+1”的教学形式,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实训,第三年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毕业后在企业就业。全校60%以上的学生以这种方式实习和就业。
5.政府主导,共建就业扶贫基地
(四)完善政府主导、校企合一的长效机制
1.政府主导,校企联合渗透
经过6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校企合一”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政府主导关系理顺、责任明确、坚持共赢、措施到位。政府的主导有一个过程,随着河池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政府主导的力度在进一步加大。针对主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构建相应的协调机制,有效地处理校企之间的矛盾。
2.人才培养校企共育机制
学校4个重点建设专业都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举行专业建设研讨会,与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探索岗位职业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完成对50多家企业的调研,依据岗位职业要求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商议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计划、企业培训计划、社会服务计划,实现学校、企业人才共育目标。
3.校企共促就业机制
发挥政府协调优势,整合河池市人才市场,每年不定期组织企业校园招聘会,交流企业发展状况和用人计划、学校专业发展和毕业生状况。企业通过招聘会向学生介绍企业,宣传企业,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企业,同时,增进企业与学校的沟通联系,为毕业生搭建好就业平台,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共赢局面。
4.实训基地校企共享机制
通过政府牵线,学校引入优质企业入校,以建设“实景操作场所”为目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一起全面营造或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从设备、技术、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来建设实训基地。
5.共建校企社会服务机制
由政府整合企业行业及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发挥学校有效教学资源的优势,以培训项目合作形式开展校企技能培训服务,促进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企业的技术培训、员工培训的落实,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的社会技术服务功能,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的互利互惠。
在政府的主导下,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一的新型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校企联合渗透,大胆尝试和改革创新,形成独特的校企合一模式,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2]殷雄飞.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促进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
(33)
[3]卓晓华,张强.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0☪8)
[5]吴佳瑜.试论校企共同体的社会服务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19)
[7]孙秀梅.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