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 青花 印象
我只是跟着人流走,并不知道要走向哪里。到处都是古色古香,到处都是原始的古镇风貌,一砖一瓦,一桥一石,都别有韵味。沿着乌镇的小巷子,走在这样迂回的廊上,四顾之处,皆让人有移步换景的惊喜。人在这些景色里,不过是一种点缀,因此,显得太渺小。不管如何,因为一种存在感,也或者一种画面感,明明走在现实,还像在梦里。古老文明,乌镇,这千年古镇,当我立在这里,自己仿佛不再是自己,仿佛是在岁月余韵里开出的花朵。
喜欢这样的古镇,意境太深,并不见得美得令人窒息,却似乎掉入另一份时空,做一种穿越时空的幻想。
闲闲地走,不经意,转个弯,进了一个别院,脚步就止住了,眼睛也就立即惊住了。长幅蓝色的青花蜡染的布匹,像巨大的蓝色瀑布,从高处垂挂下来,满院子都是这样一条条蓝练。一阵风,®一片蓝,就这样起起伏伏,那些图案,跟着这些布匹,流动起来。
走近看,不同的布匹上是不是同的图案。山涧中的小草和野花,丛林里的树木和果实,花草藤蔓,植物纹与动物纹。种种不同,爽心悦目。大自然的美景给那些手工艺者带来了艺术创造的灵感,组成了这些流畅优美画面。
我说,这些蓝白相间的花布,真是像极了传统的青花瓷。姐姐说,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毕竟,制造工艺各不相同,手感,用途也不一样。
“当然”!,我有些讪讪地应着。随即又开始在这些蓝的海里,像一尾自由的小鱼,从这匹布穿梭到那匹布后面去了,与我一样在这里流连,在这里玩捉迷藏的,还有一些大人和小孩。
儿子在这片蓝花海里探头探脑,一会儿抬头看看,一会儿又将自己裹进了布中,一会儿又倏地消失在另一片层层叠叠的深蓝浅蓝里不见了踪影。
起初,我只是以为,这蓝印花布只是一种蓝底白花。可是,在这样的蓝花瀑布下,再看,这些蓝,原来是不同的。
有的是蓝底白花,有的是白底蓝花。
这些蓝底白花布构成纹样的斑点也是互不连接的。
据我所知♚,蓝印花布是曾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汉族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而此时,在这样的古镇遇到,看着她那朴拙幽雅的文ป化韵味,从高处的横杆上泻下来,这样飞流直下的样子,我的心里,不得不为中国汉族民间艺术感到赞叹。
千载之下,这些古老的手工艺,处处都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听懂行的介绍,不同的地方,花布的图案也是各不相同。
贵州蜡染中,各种植物花卉的大量使用,除了因为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之外,还含有美好的祝愿与希望。丹寨和三都蜡染中,鱼、鸟周围总有很多代表爱情的莲花、隐喻多子的石榴、寓意长寿的桃子等;而果木则表现充沛的活力,葫芦蕴含新的生命,豆米纹象征五谷,花卉纹象征青春等。
朋友说,其实,传统的扎染、蜡染、夹染和灰染大多以蓝靛为染料,虽然防染的方法不同,但成品都是蓝白相间的花布,所以可以统称为蓝印花布。
一直以来,内心深处,对蜡染工艺报以神秘态度。
每每见着机器织造印制的各种花布,心里不以为然,而手工蜡染,却饱含着多少心血与智慧呀。想来,古老的蜡染技艺,如同苏州的刺绣,需要亲力亲为。
所有的布匹,图案,哪一样,缺少工匠们的灵感与创造呢?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处处皆诗,其实处处皆辛苦。
当游人在这些花布间穿行而过时,我的心,穿过这些花布,仿佛看到挽起衣袖,低头采摘的女子,面带微笑,在一片片蓼蓝草穿棱的样子。微风中,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花草的海洋里,女子却是这海中朵朵盛开的鲜花,阳光照耀之下,微风起伏之处,那自然之中的蓝,又是怎样的壮观,那蓝海里的女子们,又是怎样妩媚动人?
此时,目光移回这些花布,轻轻抚摸着花布的图案,于是,眼前仿佛看到那些靛蓝,聚涌而来,染缸里,挤做一团的蓝,等着那些白布经过镂空花版,经过刮浆板,经过防染浆剂,成了图案,就这样经过重重的浸染,氧化,透风,经过一次又一次反复染色。那一双双灵巧的手,就这样,变魔术似的,使其达到所需颜色。
我看到的这些,已然是工匠们经过重重浸染后,氧化,晾干,刮去防染浆粉后显现出蓝白图案。这些,全手工印染呀,看上面的冰裂纹,多少神奇的制造。
当然,很多时候,我看到更多女子身上穿的蓝印花布,是那种机器印花,虽然同样眼熟,清爽,但,因为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印花,布上的纹路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倒也因此而少了许多韵味。传统技艺下的蓝印花布,本色的,那些精心印制的图案,带着他们的余温,他们的智慧,让一匹匹布,也有了生命。
据查,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典雅朴素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药斑布已普遍流行于民 Ü间,以《古今图书集成》物产考曰:“药斑布俗名浇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想来,宋元之际桐乡蓝印花布极为繁荣,那织机遍地,染坊连街、河上布船如织的壮观景象,让我的心,没来由地,穿越回宋元,做街上那一名过客。
“妈妈,这些花布真好看。”儿子天真的仰面朝天,学着我的样子,做沉迷状。
童稚的声音,瞬间将我拉回现实。
此时,眼前只有这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
然而,何尝只是蓝白两色呢?
明明,这简单的两种颜色,却分明又隐藏着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就这样,在这场盛大的腊染花布里,我们几乎在狂欢。
“瑞鹤鸣祥”、“岁寒三友”“梅开五富”、“榴开百子”满世界的色块在移动、在跳跃、在欢呼。这不是人群,而是青花世界的海洋;我们也不是来自异地,而是从小就生长这里的土著。
在这样的时光里游走,内心是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样的纯净的色彩里,我们也不再有地域的概念。
每个人都这样融入了这样的一片海里,与它浑然一体。这里,已然是贵州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的青山绿水之间,这里已然是唐宋时期的繁华街头。来来往往的不是你我,是这些花草鱼虫的图案,是这些富贵满堂的喜悦,是五谷丰登的丰收场面……极度浪漫,极度繁华;极度深邃,极度祥和――人类没有忧伤,世界没有末日。
我有一种晕眩,要将自己渲染在这片布的世界,白蓝相间的世界,心中有一种忘情的冲动――钻到这些世界里,这些图案的世界里去,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相接。
“妈妈,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孩子不知何时,拉住我的手,是的,总要离开,如同梦,总要醒来。
醒不来的是,这些图案,依旧默默以各种花色,将那些喜闻乐见,那些朴素的生活图景,以这样的形式,让来自不同地区的你我,做一℉次深深震撼!因为蓝色之美,不正体现出了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不正反映了我们中华明族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