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4-12-26 04:32:1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素质依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以“能力本位”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论文关键字: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学校的课程是围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来进行的,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方案。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谓的“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目标,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依据ฑ职业能力对知识的需求,进行课程开发,再依据该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具备从事该职业岗位的能力。“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进行高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定位

高端技能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或岗位群,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基础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拓展体系。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研讨,将岗位或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置支撑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实施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

(三)职业技能和素质并重的模块设计

根据岗位或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道德与职业素养、科学思维方法、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会贯通。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大学本科的课程观。高等职业教育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其课程内容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群对高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力要求为取向,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于将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这一过程是课程动态的一面。课程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积极行动,更加关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课程的建构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成为课程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上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体现学生参与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群对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不仅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的目标。因此,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定位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来分析确认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并依据需求来设计课程和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开发的课程,不仅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对岗位员工的能力要求,而且课程内容来源于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实际。课程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造的机会”,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导向”的课程生成机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制度,它解决了传统的闭门压缩本科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弊端。"

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综合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分析学生的基础,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设计。

1.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搭建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框架,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以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2.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方法。在系统设计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基础上,需要选择载体对课程进行设计系统化设计。其主要方法有:

(1)职业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工作相关的“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将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即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培养学生完成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系统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系统设计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教学情境→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程序,系统设计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在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系统设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能力导向的课程系统设计法。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选择与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为载体,系统设计课程的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以一门或多门课程支撑一项或多项能力的培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按照“定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系统设计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的程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是我国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所采用。

上面两种主要的课程设计方法的共性是都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区别在于选择的课程设计载体不同,因而课程设计的程序、课程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还很多,只要能够支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设计的方法都值得借鉴。

(三)实践课和基础课两个系统的体系建设

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高端”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以学生为本,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系统;因此,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基础课和实践课两个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系统可采用前述“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课的系统设计,在实践中要基于两个设计原则。一是基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种类配置;二是要基于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需要和学生在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推进“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一)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指职业院校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创建真实企业实践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顶岗实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创新与较强实践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促进学习;即从做中学,在学中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在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1.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指立足工作岗位,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1]。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行业企业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ฬ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直上工作岗位。

工作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专业知识包含在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离开了职业活动和实施情景,大部分专业知识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工学结合ฌ”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选择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并且每个教学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使学生通过“工”和“学”,获得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强化课程的“工作化”管理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发生角色转换,“学”转换成“工”,学生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员工,学校的课堂变成了工厂的车间,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但目的没有变化,“工”是途径,“学”是目的。“工学结合”就是通过“工”的途径来达到“学”的目的。因此,“工学结合”的“工”不能把学生放到企业就算结束,而应该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当作课程进行“工作化”的管理。课程的“工作化”管理,就是把实习实训等“工作”当作课程来建设,把车间当作课堂来管理,把师傅当作教师来培养,建立一整套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从目标、内容到评价等环节都符合课程建设的要求,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延伸。

3.实施行动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中,学生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项目,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关键能力培养是一种很有效方式。

4.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应该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即建立以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并且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尽量采用由行业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考核评价的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工作的职业能力是不一样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修正。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