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违纪后教育

时间:2024-11-10 09:17: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违纪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来阐述做好大学生违纪后教育工作是和谐校园构建中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是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坚持以人为本价值核心体系的本质表现,也是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营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的内在需求的观点。

论文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违纪后教育;高校

众所周知,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即构建和谐的教工队伍和学生队伍。其中,构建和谐学生队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对大学生违纪后的教育与管理,因为学生因违纪而受到处分后大都会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很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歧途,他们更需要教育者的帮助和挽救。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学生往往成为了被遗忘和漠视的群体,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干脆“破罐子破摔”,导致和谐校园构建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加强大学生违纪后的跟踪教育与管理对构建和谐学生队伍,进而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违纪的类型

高校违纪学生是指那些因违反国家有关法规或高校规章制度而受到高校学籍管理处分的学生。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但也有少数学生因缺乏基本道德修养,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而出现了违纪行为。根据大学生违纪行为表现出的不同形式,笔者将学生违纪的基本类型分为三大类。

1.跟学习有关的违纪行为

与学习有关的违纪行为主要包括因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抄袭作业等不遵守学校有关规定而受到的处分。其中考试作弊现象尤为突出,而且近几年来呈普遍上升趋势。在大学校园中,就曾流传着“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看就行”的“课桌文学”。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手段花样翻新,由写纸条、偷看发展到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盗窃试卷、做假身份证替考、充当“枪手”;作弊范围也越来越广,小至一般考试,大至各类国家级考试,无一不涉及,尤其在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跟日常生活有关的违纪行为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违纪行为主要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赌博、违章用电、破坏公物等,其中打架斗殴是大学生违纪事件中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血气方刚、好胜心强,容不得别人的批评,受不得半点委屈,有时因为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为争一个座位、争风吃醋或哥们义气就大打出手,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遇到与社会上的人打架,事情就会更复杂,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3.跟大学生伦理道德相关的违纪行为

与大学生伦理道德相关的违纪行为主要包括大学生观看淫秽制品、恋爱行为失范、偷窃等。个别大学生经常利用同学的疏忽大意,在宿舍、教室、图书馆和食堂偷盗现金、信用卡、饭卡、手机、随身听、电脑和其它贵重物品等。也有极个别同学因在大商场偷盗而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时,目前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有不少大学生谈恋爱不是以真挚的情感为出发点,把恋爱看成是一种游戏,仅仅是“玩玩”而已,恋爱呈现出明显的非责任化趋向,缺乏基本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个别大学生同时有几个对象,还声称“普遍培养,重点选拔”。情感的欺骗导致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因此轻生,或做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行为等恶性事件。

二、大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分析

在同一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学生会违纪,有的学生却能做到尊纪守法?除社会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关键在于学生本身。从大学生自身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没有现实可行的、明确的目标是刚进入大学后学生所普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一旦实现了考上大学的目标,ภ相当一部分学生便认为“大功告成”,根本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反而对现实生活表现为“无兴趣”和“无所谓”,如上课没劲、打球没劲、活动没劲,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对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近几年高校扩招和学生就业率的下降,生源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前景感到担忧,这些都致使大学生精神空虚,学习动力不足,把充沛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消磨在网吧、赌博上,考试也只追求“六十分万岁”。

2.缺乏成熟的心理和自我克制能力

有研究表明,违纪大学生人格表现出情绪易激动,行为易冲动,常以自身的动机、当时的兴趣等主观因素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这些人格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产生违纪行为。例如通过违纪学生的年级分布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行为跟大学生的年龄心理密切相关:大四的学生经过大学几年来的学习教育和生活经历,其心智的成熟程度已大为提高,相对成熟,对自我行为有较为成熟的认知,相应违纪行为的发生概率最小;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违纪发生率最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强烈渴望成熟,而实际的心理成熟度却不高,导致行为与思想脱节,加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违纪行为发生较多;大一学生的违纪概率一般处于中游,主要是因为他们刚由高中阶段进入大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还不熟悉,有一种对于陌生环境天然的畏惧心理,所以其行为较为检点,违纪行为也较少,但之所以不是最低,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刚刚脱离高中时家长、老师“贴身式”的管教,虽有想自由、放松一下的心理,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认知,心理成熟度还很不够。加上对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太了解,违纪行为也时有发生。"

3.逆反心理强,价值评ซ价标准不明确

青年期,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一切。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旷课、考试作弊等,但违纪大学生通常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管 ッ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旦遇到问题,学生也通常会以片面和“想当然”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部分同学对考试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没有把作弊行为看成是恶劣的不道德行为,反而表示理解,认为“考试作弊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与社会上的腐败现象相比,算不了什么”或认为“考试就是一种竞争,竞争就要不择手段”。在这些思想的趋使下,部分学生为了片面追求高分,做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甚至一些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为了评奖、评先、评优,都会铤而走险。

4.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低下

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尚未形成成熟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导致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他们的法律意识유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再加上他们平时学习生活自由散漫,不愿受道德、纪律约束,把法律、法规、校纪统统抛到脑后,认为只要不在学习上出问题,纪律差点儿没关系,因而大吵大闹、酗酒滋事、作风越轨。

三、大学生违纪后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的是整个世界的和谐;“和而不同”说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和谐。所谓和谐校园,就是要使校园内外人员、物质、制度、精神等各种不同成分、要素协调有序,共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即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建立一种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和整体优化的育人生态环境,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和睦融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诸要素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其中,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如何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正是唱响教育人本化的主旋律,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那么,违纪后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一份子,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和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和谐校园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1.大学生违纪后教育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鼓励创新,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德行,实现学生的德才兼备与身心和谐。因此,开展违纪后学生教育是和谐校园全面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这里的“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违纪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理应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对象之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放弃和轻视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显然是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违背的。“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使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才是高校的教育目标,才能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2.大学生违纪后教育是以人为本价值核心体系的本质表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真正坚持了这一点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把实现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师生的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学生又是校园的主体,以人为本,更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要从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着眼,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的目的。对于本身在违纪过程中被处分后身心已经不同程度受到伤害的这批特殊学生来说,较之于普通学生,他们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们不应成为教育者忽略的对象,而更需要教育者的关心与引导。教育者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正视自己的错误,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改变消极态度、正确对待处分。使他们在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时,重新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摆脱自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避免走更多的弯路,用新的成绩改变自身的形象,这不仅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更是高校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3.大学生违纪后教育是营造和谐民主育人环境的内在需求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就失去了基本的物质资源、环境空间和有形载体。要保证和谐的校园环境,最基本的原则是要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国家没有稳定,就不能将经济和建设搞上去;校园没有稳定,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的违纪行为与学校所期望的良好秩序是相背离的。自尊心较强的“90后”大学生在因违纪被处分后往往心理落差较大,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性格逐渐走向孤僻,人际关系面临危机。部分人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错误,在受到处分后,会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产生戒备和报复心理,思想和行为会呈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团结。更有甚者,干脆“破罐子破摔”,形成校园暴力事件的潜在诱因,影响、干扰或破坏了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做好大学生违纪后思想政治工作,对这批校园内的弱势人群和边缘人群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避免大学校园中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应利用各种机会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教育和转化,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成才,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稳定祥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外部基础。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