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问题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质量 提高
论文摘 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针对原因在微观上提了几点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大批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也给近几年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不规范的就业市场,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初期的离岗率也特别高。尽管大约八成的中职生愿到一线工作,但有关专家认为,中职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我国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因此,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原因分析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养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社会环境和政策措施方面的原因。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力度不够,导致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同时,职业教育也一直被人忽视,许多中国人认为这类教育是用来培养工人的。事实上,我们的经济建设不仅需要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更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这才是我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进入职业学校的适龄学生只有不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而技能型人才的价值无论是从薪资上还是晋升通道上都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目前大多职校毕业生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与初中毕业生没多大差异。在我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更换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就是由于受待遇低和对个人发展不利等综合因素影响最终选择离开的;同时,仍留在原单位的毕业生中,已得到提升或晋级的人员也寥寥无几。
重学历教育的现实也导致了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大幅下降,这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随着近些 ☻年高校本专科扩招制度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这极大调动了广大家长和学生选择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热情,也使职业教育更加成为学生选择的劣势。据我市入学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其平均入学成绩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少则相差100多分,多则相差400~500分。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用人单位也表示基本不需要中职毕业生,其原因除单位自身的需求外,主要是对目前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方面有顾虑。
其次是职业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原因。目前部分职业学校正面临着“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某些专业的学生比较难对口就业;而另一方面,许多技能型职位却长期空缺,无人问津。这些空缺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制造类和部分现代服务类行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的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发现学校所学的知识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一些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中,也有三分之二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或技能教育是职业学校最薄弱的环节。二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以后从事服务业工作,比如我校的宾馆服务和服装工艺这两个专业每年最多招一两个班的学生,而学数控、机电、建筑的学生达到每年新生人数的一半。三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这表现在相当部分职业学校走了普高教育的路线,学生在教室上理论课的时间多,而动手的机会很少,导致这些学生到用人单位还需培训一段时间才能上岗。
再次是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自身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ฃ目标定位不准,现实情况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相当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尤其是制造加工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愿到一线岗位就业。另外,目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也比较脆弱。在上述更换工作岗位的313名毕业生中,除工资待遇太低和对个人发展不利的原因外,另有47%的学生是由于对单位性质不满意、工作强度过大、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单位所在地太远等原因。"
2对策建议
2.1加强就业和择业指导
学校要加强就业和择业指导,正确引导职校生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需求,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积极的具体行动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平衡工作和个人爱好之间的需求,还有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主动迎接各种挑战,更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职业变动过程中,面对已经变化的个人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2.2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青世嘉教育机构实施的2007年全国职校就业质量调查报告认为,“求职心态平稳”、“能够正视挫折”的务实择业观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现在大多职校学生的心态表现为:盲目与人攀比、目标过高、自卑或依赖、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一劳永逸等。市场的就业机制,迫使职校生必须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学校要引导学生了解就业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职业,树立自主就业、多次就业、多渠道就业、创业谋职的新理念,✡从兴趣、性格、专业技能与特长、缺点与不足诸方面分析评价自己,选准发展“坐标”,找准职业天地,以主动的态度对待就业,及时调整职业意向,进一步强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2.3强化技能教学
高质量的就业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为前提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技能训练,如果学生掌握的技能多,动手能力强,就业情况就会好。因此,在平时进行技能训练时,应着力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循序渐进,反复强化,一招一式都要符合规范。就业前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做到有备无患,既能文,又能武,以达到用人单位认可的目的。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队伍,职业学校也需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络与沟通,不定期联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有关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密切跟踪高新技术。
2.4注重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具有教育特殊性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该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而现在的企业也更注重员工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所以为了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学校必须加强职校生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严守社会公德,按照符合职业心理和习惯的职业道德要求来待人、处事、接物,把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良好品质,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受企业欢迎的劳动者。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会越来越多,这对发展国民经济有利的同时,也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愈来愈尖锐,很可能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之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有极端的表现形式,有必要制订职业教育就业法,既能保护取得职业资格的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能保护用人单位合理的用人自主权。职业教育就业法的作用只是在于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的强制调整分配。因此,制订职业教育就业法的价值重心不在于经济目的,重要的价值更体现在法律对知识和技能等尊重和保障。通过规范保证人才的有序流通,确实体现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即使将来我国经济高度发达,鼓励开展职业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2] 张继勇.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两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 2002,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