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来自粤海的风

时间:2024-12-26 13:58: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004年的某一天,我在中山大学康乐园里漫无目的地闲逛。马上就要毕业了,抬头望去,四周熟悉的风景恍然间令人伤感起来。我走进一家名叫“大学书店”的小书店,看看新近出版的杂志,这已经成为我潜移默化的习惯。在书店当中的✈桌面上铺排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杂志,我随意翻阅着,忽然,一个素雅大气的封面吸引了我。那是我第一次将《粤海风》杂志捧在手心里。它在封面上明确宣布了自身的定位:文化批评。我所学专业即为文化人类学,遇见这样一本杂志怎么能不心生激动呢?我站在那里便捧读了起来。

我发现它所倡导的“文化批评”既没有学术文章的那种艰深晦涩,更没有网络上虚张声势却又浅薄空洞的“酷评”“锐评”。它的文字如此清爽,却掩盖不了思想的尖锐,让人心生欢喜。在这里,我读到了大至余英时那样的大家在纵横睥睨,小至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后辈在放胆直言,猛击沉疴。这种宽容的精神、多元的立场,如同一个纸上沙龙,建构并塑造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因此,我毫不犹豫便买下了这本杂志。谁能想到,这本杂志改变了我日后人生的运行轨迹。

转眼,真的毕业了,康乐园之外的世界何其庞大与芜杂,简直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知所措。一方面是找工作,面临着现实人生的种种耐心和考量,另一方面是心中的梦想与激情在继续激荡,总想着做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在这种复杂心态中,我与众多的中国年轻人一样,经历着入职、面试、就职、辞职、创业、寻职、考研……种种拼搏与奋斗,种种挫折与幻灭,我唯一没有放弃的,便是那种对于文化与思想的执着,正是那种强大的精神召唤力,让我总忍不住胸中涌动着的写作的欲望。

那时候正如混沌初开,我并不明确自己将要写下的是小说、散文,还是学术与评论,我只是想对这个世界表明我的态度,说出我的看法。那时的自己肯定是稚嫩的,但我现在却不敢说那时写下的文章也是稚嫩的。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发现,少年人的锐气是人生中最容易丢弃的部分,可这是人生中多么宝贵的部分!它让我们距离真理未必更近,但一定让我们距离真理的直觉更近。就是在那时,我写下了一篇文艺学随笔《作为伪问题的“艺术与政治”》,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杂志居然就是《粤海风》,不消说,这是那次缘自欣赏所产生的长久信赖。

文章投过去后,很快发表了。这让我欣喜万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被认可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道路、一种精神被认可了。说来好玩,那时我正在和朋友们做流行音乐,我们做的歌刚刚被一家彩铃公司收购。如➳果从乐观的角度来说,这或许可以被视作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志不在此。流行歌不但无法穷尽我复杂的思维,而且还会阻塞我内心真实的感触。也许,只有语言与写作,才能让我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

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胡思乱想,忽然再次想起了《粤海风》。这次是把它与自己的人生境遇联系在了一起:也许《粤海风》那样的纸上沙龙才是收留我的最好去处?这么一想,便无法抑制那种冲动了,连夜起来,打开电脑,便给《粤海风》的徐南铁主编写了一封信。虽然本质上是一封求职信,但不由得抒写身世感怀,像是对一位信赖与敬仰的长者倾诉。第二天醒来,恍惚中记得昨晚的举动,疑似梦ツ境,打开电脑看,不但看到了自己发出的信,而且已经收到了回信。简直太快了,真的如做梦一般。

徐南铁主编在回信中介绍了一下杂志的运作情况,让我想想对这样一本杂志有什么新的思路,然后约我找个时间见面细聊。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兴奋的心情,那条朝向梦想与精神的道路已经向我招手了。我当即就开始上网阅读《粤海风》的电子版,《粤海风》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网站,非常难能可贵。读的期数越多,我对徐南铁主编便越是好奇。他在每期杂志的卷首都写下了自己对于文化批评的见解、思考与感悟,文章虽然短小,却异常发人深省,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互联网时代的好处便是,这样的好奇会立刻得到满足。我搜索了徐南铁主编的相关信息,发现他原来是江西省某高校的老师,在九十年代初商海大潮汹涌的时候,他跳上了去海南的火车,想去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无意经商的他,在返程路上写出了本次行旅的感受和思考,发在了广州的一家报纸上。广州的这家报社被徐主编的才情所折服,打电话给他说:“你以后别去海南了,来广州吧!”这便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命运的机缘让他来到了广州。他在一篇采访中,说起自己这次如同候鸟般的迁徙,认为文化人便是以文化来肯定自身的迁徙。他的这句话让我顿时有了醍醐灌顶之感,心底的困惑全然消失了。的确,徐南铁主编的经历与话语,不但让我肯定了自己的这次“投诚”,而且还让我领悟到了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在别处,而就在文化本身。

徐南铁主编非常忙碌,几周后我们终于见面了。他稳健的气质、亲切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说出了自己对杂志的诸多想法。现在想来,其实对于办刊物,那时的我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呢?一个年轻人所能想到的,他肯定早都尝试过了;一个年轻人所想不到的,譬如那些复杂、压力与悲凉,他也早就周转其间,并只能默默品尝,独自咽下。

但所幸,我们依然聊得很好。青春让我单纯、热情以及怀抱梦想,一个成熟的文化人无法拒绝这样的东西,于是他只能热情地伸出双手,欢迎我的同行。在他的这种欢迎之中一定蕴含着超越私人情感的成分,那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柔韧坚实的文化理想,它团聚了那些愿意用感受、体验以及思辨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人。他们一直试图用自己的心灵去软化这个世界冰冷无情的那一面。

在《粤海风》杂志我整整工作了一年。那是难忘的一年。审读稿件,推广杂志,读书、写作,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形态,那曾是梦中想象过的生活方式,就这么平平静静地展开了,宛如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此,我像徐南铁主编一样,不仅让文化成为自己迁徙的方向,还让文化不断去肯定这种迁徙。假如有人要追问究竟何为“肯定”?我想说,那就是文化的创造。用生命赋予文化以体温,用文化提升生命的高度,生命与文化彼此激荡,人类的精神空间一次又一次逼近宇宙的无限宽阔。所谓文化的创造,在我心里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

现在,《粤海风》已经办了100期了。当我想起在《粤海风》的那段平静岁月,依然被自己潜藏的青春梦想所打动,正如我打开最新一期的《粤海风》,依然被那些犀利的文章所打动。屈指算来,我从事文化工作转眼也快十年了,觉得自己对这本杂志的认识,较之当初也有了更深地理解,所以接下来,我要剥开个人情感的渲染,专门来谈一谈这本杂志。

根据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体有“冷、热”之分,热媒体属于高清晰度的,比如那些画报类的畅销杂志,一打开就可以浏览,不用劳心费神;而冷媒体则是低清晰度的,需要人的感觉器官去贴近与填补,这就像纳博科夫说好的文学不是用眼去阅读的,而是要用脊椎骨去震颤的。那么,杂志自然也有“冷”有“热”了,显然,《粤海风》与《读书》、《随笔》、《书城》等这样的杂志都属于冷杂志。

在这个利益为上的社会,做媒体办报刊几乎没有不怕“冷”的,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来设想:如果现在突然间没有了上述的那些冷杂志,当今的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可能一开始,这仿佛是无从轻重的事情,我们继续衣食无忧,莺歌燕舞,但五年、十年后呢?五十年、一百年后呢?这绝对变成了一件砥柱动荡、道术断裂的大事,成为一个时代的耻辱与不可谅解的精神罪恶。――我想,只有循着这样的历史大视野来评判刊物,才能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到一本杂志的分量。

《粤海风》就是这样一本需要被重新审视的杂志,它以独立、率直与犀利的批评话语建构了21世纪初岭南的文化精神。与《读书》杂志身处京城的中心立场不同,《粤海风》杂志确立了自身对于中心的那种互补、反馈乃至尖锐追问的边缘立场。这种“中心―边缘”的内在张力是一种文化得以自我更新所必需的动力。所以《粤海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看重一本杂志,不仅看重它提供的内容本身,更看重它延伸出来的文化价值与精神意义,这种深远的影响力如余音绕梁,绵绵不绝。

正是因为在《粤海风》的工作经历,我非常清楚办杂志的甘苦。在每一本装帧精美的杂志背后,都凝结着编者们的巨大劳动。杂志的具体操作层面,是繁琐而缺少趣味的。因此要让一本杂志拥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必须有人持之以恒地用生命去滋养它。这十七年来,《粤海风》得以在文化界确立起自身独特的品牌,从而拥有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徐南铁主编殚精竭虑的坚持。他是以自己的生命在滋养着这本杂志。

100期来,除却那些细碎的办刊杂务,我最为感佩的便是,每期杂志的卷首语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我对这些卷首语非常着迷,在我看来,它们非常生动地呈现了“文化”“时代”这些宏大叙事与“心灵”“思想”这些个体生命言说的交织与碰撞,这让我读到了一个文化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智慧揉碎了,投向那些政治改革、社会变迁以及生活细节,然后做出新的阐释与剖析。因此,他不再只是主编,他也是文化阵地上的一名战士,与诸多战友一起并肩作战,对抗着那架横在堂吉诃德面前的ฃ巨大风车。

当青春的梦想沉淀下来,智慧的萌芽破土而出,我希望今天的自己依然能够和徐南铁主编为首的这些战士们一起站在文化批评的风口浪尖,以独立的生命话语去分析文化思想的历史流变,就如同我们通过树叶的动作看到了风的形状。

――那是从粤海深处吹来的一阵劲♥风,必将涤荡灰霾,拨云见日。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