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笔端流淌诗意
" 这是一节平常的练习讲评课。下一题是仿写题,要求仿照《竹子》的立意,写一首《筷子》。我打算请几位学生读一读习作,点评一番就了事了。谁知连请三位,作业本上空白一片。我气不打一处来,请他们作出解释,三人的回答如出一辙:不会写。更有甚者,其他同学也纷纷插话,“这是写诗!”“我连作文都不会写,哪会写诗啊!”“什么湿啊,干啊,我只看了看题目,太难了。”……眼看学生议论纷纷,大吐苦水,是跳过讲下一题,是给他们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还是抓住学生学有困难的地方开掘下去?稍作犹豫,我选择了后者。
“同学们,写诗确实不容易,我们在第一单元中拜读了许多大诗人的代表作,大家深为叹服。虽然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诗意。只要我们激活自己的思维,人人都可一展诗才。这类诗称为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内容,如大家熟知的贺知章的《咏柳》,于谦的《石灰吟》等。下面老师请大家根据一首咏物诗猜一猜作者描绘的事物是什么。”一听说猜謎语,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冷烛无烟绿▲蜡干’,打一植物。”大家七嘴八舌,最后终于猜了出来,“老师,是芭蕉!”见学生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ษ铁:“同学们,由这句诗句可知,咏物诗要对所咏之物作形象的描摹,下面我们结合例诗,来了解一下咏物诗的写法。这首诗题为《竹子》,你觉得内容与竹有怎样的关联?”
生1:“‘却无坚实的内涵’写ด出了竹子中空ฃ的特点。”
生2:“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包含一定的哲理。”
生3:“语言简练,批评了像竹子那样徒有其表的人。”
我加以归纳:“同学们说得很好,咏物诗就是抓住物的特征如外形、性质、功能等生发开去,寄寓一定的哲理的诗。精妙的咏物诗能做到物与理的有机交融。语言形象生动。”然后我又出示了另外两首现代咏物诗。
胶水 无怨无悔的躺下\串联起一页页的心扉
电风扇 一生都在散布\风言风语\偶尔住嘴\头脑又开始发热
学生边读边笑着议论,看同学们的兴致已被引发,我布置了任务:“胶水、电风扇可入诗,那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生活用品不也可以写成诗吗?如黑板、眼镜、彩虹等等。大家抓紧时间,开始作诗。”几分钟后,大家交流习作,并向全班同学推荐精彩作品——
稻谷
昂首挺胸的外表下只有青涩 低头沉思的形象内满是成熟
扫帚
人们不知ว道,把地扫干净\ 躺在一边欣赏 是一种幸福\ 若空闲在角落 \ 自己不出也成了垃圾
流星
那一道闪亮 匆促的划痕 \ 永远来去匆匆 \美丽,不需要永恒
网络
你,没有漏网之鱼\ 因为,愿者上网
花蕾
没有绽放的绚丽\ 却有等待的幸福
抹布
默默地品味\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砖
用肩并肩、手拉手的形象 \ 向世人昭示了什么\才是筑就幸福空间的元素
驼鸟
上帝给了它鸟的名字\ 却忘给它结实的翅膀 \ 它只能仰天长啸
柳
拥有美丽轻盈的身姿 \却为何总是垂头丧气
篮球
你,容易坠入圈套\ 因为,有人拍你
烟花
瞬间的生命, 开出最灿烂的花
……
学生每介绍一首好诗,教室里就一片叫好声,气氛热烈异常。没想到,联想与想像的大门一打开,学生的灵感会纷至沓来,他们被自己的才华感动着,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自豪着。而我,也十分兴奋,平时总感叹学生表达能力差,甚至埋怨学生存心偷懒,语文作业总是ABCD一勾了事,文字题开着天窗等老师来填空。看来,如果教师能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并给他们的创造搭桥铺路的话,学生不仅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还有可能自己培育出累累果实。
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我布置当天的作业是每人再写一首咏物诗,并把它抄到教室中的“学习园地”上,评出优秀诗作若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