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的几个着重点
按照中央抓大、调中、放小的 企业 改革思路, 目前 对中小型企业的转制工作已全面铺开。由于企业转制工作是新生事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 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根据笔者从事转制工作的体会,对转制工作中较易忽视的几个重点作一 分析 ,供 参考 :
一、审计转型企业是否在在帐外资产。对帐外资产的审计是转制操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二个部分帐外资产:实物形态的资产即固定资产和贷币形态的资产小金库。由于这部分资产在帐面上没有反映,而且隐藏也较深,如果审计仅浮于表面,那这部分资产极易流失。分析其帐外资产的形成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客观上分析由于企业平时 会计 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松驰、会计信息失真而造成帐外资产。从主观上分析,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想尽办法钻政策空子形成的帐外资产、小金库等,特别是企业在转制过程中这种故意行为更加突出。那么在转制过程中如何正确判断呢?对于前一种情况,审计人员只要在企业会计人员的配合下,通过实物盘点、帐目清理、核对等一系列操作,较易地发现是否有帐外资产。对于后一种情况就复杂多了,比如对固定资产帐外清理不仅要对实物进行盘点,而且还要审核近几年费用支中有无添置的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帐的;有无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随意核销帐面的现象;有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作为原价入帐的;有无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不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原价入帐的等一系问题ฟ进行检查,才能判断出是否存在帐外固定资产。再ต比如对是否存在小金库的审计,需通过重点检查企业资金运行情况,看有无资金体外循规,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l、查看企业的收款收据,看其收据号码是否连号,有无已开收据未入帐的现象;
2、审计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各项目的金额是否足额入帐;
3、检查企业的应收、应付帐款中有无虚假现象;
4、核查企业是否有收回已核销坏帐损失不作帐务处理,直接转为小金库的等。
三、对转制基准日前发生的业务收入应正确计量。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也是最终转化为净资产的源头,但是在 企业 转制过程中,转制人为了侵占ถ国家利益,往往采取将转制基准日前发生的业务收入延期到转制基准日之后入帐。根据企业 会计 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业务收支入的入帐时间应该是在企业发出商品或者已提供劳务,同时收讫货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时,作为业务收入的入帐时间。比如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应以发出商品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妥托收的时间作为业务收入入帐时间,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发出商品时,应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反映收入,再比如企业提供的劳务,应按劳务完成时确认入帐时间。审计人员应正确判断转制基准日前发生的各项业务收入是否已全部入帐、有无遗漏,特别要检查转制前几个月的每笔业务收入,有无已开票不入帐的现象。
四、应正确鉴别核实应收账款中的坏账损失部分。
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帐款。转制过程中对应收帐款的清理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应收帐款中的坏帐损失部分的确认更为重要,是关系到净资产的增减及其转制人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在จ转制过程中转制人往往为了自己利益而违反坏帐损失确认标准,把一部分不应作为坏帐损失的应收帐款也作为坏帐损失进行处理,减少收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应收帐款才能确认为坏帐:l、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审计人员在清理应收帐款中,应重点对已核销坏帐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对、鉴别,做到笔笔有落实。对属外地的应收帐款中坏帐可以发函查询,对金额较大的需派员上门核对,以保证已核销坏帐损失真实、正确、可靠。
五、提取的各种福利性基金正确核对。为了做到客观、公正,既保证转制企业职工的利益、又保证国有资产的不流失。对企业转制基准日前提取的各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等福利性资金应正确核对。把审计的重点放在检查企业提取的各种福利性基金是否按照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比例是否正确,范围是否扩大,数字是否真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