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4-12-26 03:11:0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双师素质

【论文摘 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最基本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而青年教师是ฑ整体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重☣点。如何科学地建设高职教育青年教师队伍,促进高职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顺利实现“双师素质”转型,使高职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和高职青年教师个人都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必要性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双师素质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虽然各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对专职教师提出了参加专业实践的明确要求,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政府没有制定要求企事业单位接纳实习教师的奖励政策,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2.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也要提高双师素质

近年来高职院校补充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多,他们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的理论知识功底都较强,但由于他们没有工作经历,缺乏工作经验,不熟悉实际业务工作,因此严重影响到他们完成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动手教学พ指导能力普遍匮乏,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有些教师虽参加过挂职锻炼或到实际工作单位实习过,但大☒多或是走过场,或是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教学效果都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在提高“双师素质”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离高职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青年教师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的场所和时间

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职教体系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尚未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部分单位不愿意接收教师参加顶岗实践。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禁止教师参加与核心利益相关的工作,很难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导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地大多名存实亡,培养工作困难重重。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地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另外,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倾向。这根指挥棒无形中在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论文、发表著作等硬指标上,而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管理与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工作,许多高职院校都组织无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下厂实习锻炼,但是相关管理与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作用。学校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管理,基层教学部门缺乏计划性,往往将无课上的富余教师派到企业实践锻炼,没有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合理安排专业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未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一些基层教学部门无专人对教师到企业实践进行跟踪服务,全靠教师自觉管理,随意性较大。青年教师每年3~4周的短期下厂锻炼并没有取得实效,往往流于形式。而经过这短暂的参观、实习,大部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仍不熟悉,也不能根据企业岗位需要,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加快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对策措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保证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状况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组织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工作

学校要制定出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对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过程管理、考核办法、待遇和保障措施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从而保障教师下厂实践工作能取得实效。同时,只有安排相对长时间的脱产在企业挂职和顶岗,才能真正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达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2.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这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体现其办学实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高职院校引进了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因为成本的考虑不会聘用大批高学历人才。学院可以把缺少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输送到企业参与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与企业建立合作基地,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等形式保障教师较长的时间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企业可以定期选拔推荐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工程经验的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选拔过程应允许校方参与;学生可以去企业顶岗实习,实践并掌握专业技能,学校还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3.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选派、管理、考核文件。制订科学的配套政策,如职称评审、评优推优、双师认定、绩效考核、访学进修、岗位聘任等方面优惠政策,激励教师投身到企业生产一线,变被动下企业为主动下企业。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自觉要求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制订出台《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规范过程管理。实行学校和企业实践锻炼单位双重管理制度,锻炼期满后,由企业和学校进行双重鉴定。学校、系部及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小组,进行不预告性检查,通过与企业领导、员工座谈及找本人谈话等方式,真实掌握锻炼教师的学习、工作情况。实践结束后,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要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教师进行座谈交流,相关考核部门要详细检查教师实践锻炼工作材料。

参考文献 2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EB/OL].,2006-11-16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