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现象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9-20 12:16: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结合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实际,列举了大学生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解决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初探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各项管理手段的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正在走向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但是有些存在的问题又不得忽视。目前,我们高校学生管理战线上的同志,普遍感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厌学情绪。厌学问题确实正困扰着大学校园,如果我们对此漠然视之,则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秩序难以维护,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育方针难以坚持,后患无穷。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这一心理、行为、现象以及寻求解决的措施谈一谈粗浅看法。

一、大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厌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2. 抄袭作业日益严重。作业,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但不少学生为应付教师而做作业,作业潦草、马虎。也有些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却抄袭别人的,并且从作业发展到实验报告课堂笔记。有的略加改动、有的则原封不动照搬照抄,因而常出现把别人作业中的疏漏和错误原版抄录的笑话。

3.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籍管理条例,对考试作弊几乎无一例外地予以严厉的惩处,然而作弊却屡禁不止。因作弊招致处分的学生在受处分学生总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由于作弊手法隐蔽或由于个别监考教师姑息而“漏网”者,据学生自己讲,人数往往超过被抓到而受处分的。作弊是很值得研究的学生行为。由厌学――平时学习敷衍、考前准备不足――担心考试不及格 “铤而走险”作弊这是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厌学与作弊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作弊行为的“高效益”,破坏了劳动付出与成绩高低的正相关性,出现“倒挂”现象,“怕吃亏”心理又刺激未作弊者加入到作弊者行列,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4. 学习精力和时间他移。现在有些大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勉强为之,却把精力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到学习以外的活动上。沙龙热、舞台热、围棋热、桥牌热、麻将热――热潮迭起、花样翻新,甚至还出现了“不会玩就不是现代大学生”的奇谈怪论。学习精力时间偏移,反映出大学生兴趣中心的转移。非学习兴趣中心增多,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习兴趣的发展,也就必然会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5. 学习目标降低。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然而,目前―些大学生追求的学习目标并不高。有的无所追求,实际上,以“三混”(即混学分混文凭混日子)为信条以“60分万岁,70分万岁”为口号的学生,大有人在。在某些学生中还流行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的歪诗。

(二)厌学现亲的主要特点

1. 扩散性。这是当前厌学现象的空间规律。厌学在各年级和各班级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厌学严重的班级,往往容易形成消极性舆论和情绪。这种舆论和情绪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感染力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和从众心理特性更容易使厌学成为一种“时尚”传播开来,形成风潮。

2. 持久性。这是当前厌学现象的时间规律。据调查各届学生似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由于某客观原因,厌学之风呈愈演愈烈之势。就当前情况分析,厌学问题还会存在下去,大学生厌学“症”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希冀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和根本扭转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3. 级递性。厌学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呈现出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年级递增规律,即厌学严重程度随年级升高而递增。低年级学生由于中学时代养成的学习惯性,使得他们还能保持一定的学习“热头”。积极性学习行为与消极性学习行为并存,这时他们极易受外部舆论风气的影响。而高年级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对学习价值的否定取向造成了群动性的厌学问题

4. 抗逆性。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对学校采取的教育管理方面的督学措施常常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这使得厌学现象自身具有明显的抗逆性特点。不对厌学的主客观原因加以分析,只是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简单化和脱离实际的具体做法在解决厌学之成效上是微乎其微的。

5. 连带性。厌学不仅会使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会带动产生其它消极后果。学习态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学习动机又根植于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这样更深层次的东西。当学习这一项大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处于消极被动抑制状态时,它就很难对观念形态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因此长期厌学会连带造成纪律观念淡薄自由化思想萌发和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等恶果。

二、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分析

厌学是多原因综合反应体。各种原因并非均衡地产生影响,不同的大学生个体反应出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但从宏观看,形成厌学风主要原因具有相对确定性。

(一)中学高压学习解除后的反弹

高中生的前途受家长、教师社会三重价值引导作用的影响。今天衡量高中生学习价值实现程度的基本标尺仍是考取大学与否和考取大学的类别与档次。外部这些强有利的导向调控评价机制,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内驱力及外驱力的同向推动下,考取大学仍是高中生的最大意愿。而且考取之后,自认为职业、前途生活初步有了保障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骤减,如果这时个人不及时进行适府性调整,学校不采取兴奋学习环境有效措施,而压力解除后的反弹会使学生感染“减压症”。

(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直接反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ด建立使原有的经济秩序经济环境受到冲击,使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面临利益再分配的局面,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处于不得不改变的境地。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向钱看”、“脑体倒挂”全民经商腐败现象、分配不公、物价上涨等都是大学生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由此派生的诸如“知识贬值”、“读书无用”、“读书不如经商”等看法和情绪,对大学生影响甚大,不仅使他们作为高知识层次的优越感受到打击,而且引发他们重新评价大学学习的价值消极性的思维成果,成为了厌学的“理论”根据。

(三)价值观多元中的盲目选择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人们价值观选择中出现了多元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由于大学生掌握的价值尺度不同,因此在价值观选择中存在着自觉和盲目两种情况。大学生在人才成才和学习方面的价值观的盲目选择,就可能导致出现肯定和强化厌学行为的结果。现在有些大学生热衷于经商传销,热衷于社交活动热衷于各种娱乐活动,这❥与其中部分学生在知能价值评价与选择中出现倾斜有关,盲目的价值观选择就使他们在成才和学习问题上走上了歧路。

(四)自我意识增强中的消极趋向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最重要方面,是其思想和心理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一方面关注着自己,渴望得到发展与完善,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方面又关注着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重视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尊重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极易导致向消极趋向发展。消极趋向最主要的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行为取舍原则比如,部分大学生祟尚“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抛开其中合理的成分,在实践中有时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和自我膨胀的趋向。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消极趋向在兴趣与专业不合,自由与纪律冲突、权利与义务界限不清时,都会引起思想混乱,行为偏差。厌学问题即为一例。

(五)教风缺陷引起的负面效应

教风的好坏直接引起学风的好坏,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一般说,若教师要求严格,则学生学习认真,教学效果好,反之,若教师要求不严,则学生学习敷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目前,教风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态度不认真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等都敷衍塞责,二是对学生学习纪律要求不严,或根本不抓,听悉随便;三是本身素质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基本要求学生不满意。这类教风方面的问题都会在学生那里引起“跟进”效应即学生由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要求、教学水平而取相应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现象由教风缺陷和跟进效应所产生的厌学尽管与主观厌学有所不同,但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的难度很大根本性的解决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净化,包括良好的经济秩序的建立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等。另一方面,有赖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作为实话高等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对改变厌学困扰的被动局面,应当而且有所作为事实上,清除厌学现象并无灵丹妙药,需要做扎扎实实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子。

(一)管束机制

管束机制的目标是模范学习行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管理是形式是手段,约束是实质、是目的,管理的过程就是约束的过程。管束机制以学籍管理、校纪校规和班级纪律为依托,工作内容包ร括:规章、制度、纪律的制订、宣传,学生遵守情况的检查、评比,对检查评比结果的奖惩处理,由执行情况反馈对规章、制度、纪律做进一步修改、完善。优化管束机制的关键在于加强宣传的深入性、执行的严肃性、反应的机敏性和反馈的及时性。以往的管束机制之所以在解决厌学方面成效不大,与上述“四性”的不足有关。例如执行纪律必须严格、严肃,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亲疏而区别,也不能因为外界的讲情干预而姑息。孔子所主张的“有教无类”,应用于管束方面同样是重要原则。

(二)引导机制

引导是正面教育的同义语。引导机制是一种认识型机制,通过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方法、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对个人学习现状的认识评价能力,利于其寻找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引导机制又是一种动力型机制,通过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世界局势、时代特点,国情、民情,以增强其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开发刻苦学习的自驱力。目前引导机制急待改善,其着重点应当放在力戒形式主义而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说服力上。实施引导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三)竞争机制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令人瞩目的实在因素。把竞争机制引入学生的学习中,也是近几年来高校的热门话题,人们期待通过各种竞争激励机制,达到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但是要看到,竞争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还不成熟,在解决厌学问题上,还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力。主要原因一是未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使部分学生以某些理由得到照顾;二是判定竞争胜负的标准不尽科学、合理;三是对优势的奖惩不足以产生引力或压力。因此,要想通过竞争机制对厌学产生有效的抑制,就必须设法清除影响竞争的消极因素,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和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

(四)激活机制

在个人事务上,自由意志与自由支配权的获得将激发出主动精神和责任感,学习问题也不例外,给予某些自由选择的机会往往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比如: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自习时间;创造条件增加跨专业听课的机会;提供一些科研课题、科技服务项目以供有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优化激活机制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学校的责任在于为教学创造、提供选择的机会;教师的责任在于在教学中努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其自由想象得天地和培养创造的能力;学生的责任在于以积极、负责的态度作出响应和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疏导机制

疏导机制是教育者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做个别思想教育工作的体系,排除干扰学生学习的思想、心理因素,是疏导机制的基本任务。日常个别思想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成才咨询、就业指导是疏导机制的主要工作形式。教育者的素质情况将影响疏导工作的质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疏导的两大要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偏忙于事务性工作,要在关注学生学习、多做疏导教育工作上下功夫。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