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现象,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现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高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创建的传播源,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主要承载者,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บ型,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题都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新问题,如何培养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目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现状
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不容否认,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分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缺失和不足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
1.1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高职院校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线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较大,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始终笼罩在心理失落的阴影中,对所处现状不满,对前途悲观失望,对自身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动力,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迟到、旷课、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等现象比较突出。
1.3价值取向扭曲,功利色彩浓厚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部分高职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认识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失落,功利思想滋长,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懂得勤俭节约,生活上追求“高品位”、高消费,吃喝玩乐,穿名牌服装,吸高档香烟,把讲虚荣、摆阔气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
1.4法纪观念淡薄,精神生活贫乏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校管理抵触隋绪大,逆反心理强,无视学院管理规定,自由散漫。就寝不归宿、校外彻夜上网、猜拳酗酒、打架斗殴、校园乱涂乱画、不参加有益集体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
1.5个性心理品质不成熟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在父母创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集体生活中常因小事发生摩擦,斤斤计较,不懂得宽容别人,不关心集体和他人,缺乏爱心和感恩情怀。
2 高职学生文明素质下滑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文明素 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一是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物质的、金钱的、精神的、文化的诱惑较多,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象渗透到校园,使心理和认识判断能力还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无所适从,部分学生丧失了原有的生活原则,盲目地接受和模仿各种不文明的言行和生活观念,造成校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二是不健康网页和大众传媒中不健康节目的误导,使校园学生不文明行为得以蔓延;三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为学生不文明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四是因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学生群体,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即所谓“近墨者黑”,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学生中流行。"
2.2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高职学生之所以学习基础与文明素质较差,与家庭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是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百般宠爱是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关键因素;二是家庭成员不合,父母离异,造成孩子心理自卑,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增强,是导致孩子认识扭曲言行失范的主要原因;三是家庭成员不良的嗜好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完全自由的空间中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注重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德育美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处于建设发展的时期,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三育人”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不注重仪表端庄和言谈举止的文明,不能以身示范,对学生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学生辅导员多为聘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还不完全成熟,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具体工作中方法不多,措施不力,注重约束管理,忽视教育引导,不能将教育和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服务部门部分职工认为育人工作与己无关,在对学生的服务接触中不能很好地起到表率作用。这些都对学生的文明修养有着消极的影响。
2.3学生生源素质偏低高职院校是高考最后—批录取院校,高校扩招必然降低了高职院校的“门槛”,再。加上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复杂,许多学生在升入高职前的教育过程中,或缺乏基础文明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或教育训练层次低น、内容少,ธ学生素质与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
2.4主观意识上,部分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到位,放松了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锻炼提高部分学生逃离了高考的重压,认为大学应是自由的空间,不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我行我素;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苦恼、自卑、迷惑,从而自暴自弃,放纵自己;部分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失准,盲目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行为认为是有“个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追求的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是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背离的。
3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对策
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学生思想面貌、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先天不足”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3.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文明素质教育内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是十七大报告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必须创新理念,既要遵循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同时要突出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要充分正视学生知识行为的基础,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全面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应适当将重心下移,突出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先教育成人才能培养成才。因此,教育工作要大处着眼,小处人手,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形式灵活的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使基本的文明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
3.2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活动起着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效果。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校园绿化、布局及文体设施、文化景点的建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增强自我约束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院报、学生工作简报、文学社刊等宣传媒体,加大文明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文明修身活动的氛围;要建立校园文化活动的格局,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积极开展以报告会、学术讲座、演讲朗诵、辩论赛、文艺会演、体育竞赛、高雅音乐欣赏、主题讨论班会、精品团日评选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3.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只有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凸显教育成效。高职院校必须依据《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健全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完善学生ฟ能力素质锻炼目标和考核体系。利用新生入学、军训、主题大会等教育时机,解读制度与文明规范,明确培养要求,增强学生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行动有规矩,做事有准则,做到知之而行之。同时要严格执行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寓教于管,加强检查和考核评比,树立典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将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自尊性和自觉意识,使学生文明素养在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控下不断得到提高。
3.4加强师德建设,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师德建设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甚至衣着、交往、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是教育工作者,都要落实“育人”的职责,自觉把育人的责任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行动中,真正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服务质量、优雅的个人行为、文明的言行举止和人格的感召力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
3.5完善运行体系,建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优化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人手,建立以党委决策领导,职能部门督查落实,系部全方位实施,教职工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具体实施中,学校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主动协调,紧密配合,围绕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目标,将文明修身具体要求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纳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中,贯穿于各项管理事务中,不断创新教育形式,狠抓落实。
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校园文明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长远规划,常抓不懈,绝不能走形式,完任务。要建立符合自身规律的长效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工作得到连续、持久、有效地开展,才能抓出结果,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