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表现与分析
摘要:音色是扬琴演奏的生命,点状延续是扬琴发音的特点。它旋律性不强,共鸣箱较大,是弹拨乐器中余音较长的乐器之一,掌握不好容易浑浊一片,模糊不清,甚至干扰了旋律线。注重扬琴的音色美,对于演奏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www.Lwlm.com一、持竹与运竹
(一)持竹持竹是扬琴演奏中的重要环节。持竹时应使手形呈半握拳状,将琴竹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食指的第一关节线上,拇指自然轻压在琴竹上,拇指与食指的配合起到把持琴竹的作用;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无名指大约第一关节线左右位置贴住琴竹,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中指、无名指贴住琴竹柄的位置可有靠里或靠外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指持竹”。
(二)运竹1.端正的演奏姿势
科学的运竹方式必须建立在端正的演奏姿势基础上进行协调☼运竹。端正的演奏姿势对扬琴音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展现演奏者的精神面貌,还能展示演奏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演奏时面对扬琴,身体端坐于椅子前半部分,位于扬琴中间位置,演奏者与琴身始终保持二十至二十五厘米的间距,并使腰部与琴面或琴弦平齐;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双膝不宜向外伸展,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挺直自然,两肩放松不可耸起;大臂自然下垂,避免紧贴躯体或向两侧张开;小臂向前平伸,头部避免前后左右摇摆,演奏中始终保持身体的相对稳定,并随同乐曲内容感情的需要来辅助,加强乐曲的表现力。2.上下运竹成直线
在击弦中臂、腕、指产生的力量,是通过笕身传送到笕头下击琴弦产生音响,这种力量的产生、传导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当琴笕做上下直线运动时,力量传导通畅并使笕头正面触击琴弦,可以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琴弦上,若琴笕由外或由里斜方向下击琴弦,由于持笕手形改变,运动方向产生变化,力量中途分散,笕头侧面触弦,重力自然减小,严重影响击弦效果和音色。3.两手琴竹之间尽量保持平行运竹
平行运竹能使力量很好的由发力点传导到琴竹头上,如果两只琴竹之间太过“外八形”或“内八形”,都会造成力量的分散。在扬琴演奏中常出现腕向外撇,使琴笕和小臂成一弧形,严重者成三角形,从而拉长了腕和掌指关节的韧带,使掌指关节处于紧张僵持状态。在转腕下击特别是强奏和快速演奏时,小臂紧张,迫使肘关节外扩,不仅影响演奏效果,还会使臂、腕劳累,肌肉群受损伤。我们知道,当手臂向下悬垂时,手背和腕有一个自然的弯度,持笕时保持这一自然生理弯度,使琴笕在小臂向前延伸的线上,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下,腕的运动灵活,为击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合理的运竹幅度有益于声音的变化
运竹幅度是指分别以肩、肘、腕作为支点,并始终保持向下的力量进行运竹。运用不同支点其运竹幅度是有长短区别的,幅度大小用公式表示为:肩为支点>肘为支点>腕为支点。根据反作用原理,琴竹随着自然弹力和惯性的顺势回弹,其幅度是下竹的返程路线,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际演奏中演奏第一个音回弹之后,琴竹头势必要寻找新的合理的位置,以便去弹击第二个音符的弦,所以在返回过程中常出现弧形或折线形等许多空间运竹形式,这些连续的运竹轨迹及幅度是没有固定形态的,要根据乐曲的要求来合理掌握运竹幅度,一般演奏有爆发力的强音时,运竹路线较大。演奏一系列活泼、欢快、流畅的快速音符时,琴竹头在琴面跳跃飞舞,运竹行程较短。如演奏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运用这种小动作会收到良好的音色效果。二、击弦与触弦
(一) 击弦1.击弦的位置
击弦位置也称击弦点,击弦点即琴竹头弹击琴弦上的位置。扬琴的发音是琴弦受振动,由码子经面板传导到共鸣箱产生音响。由于扬琴琴弦的长短、粗细及弦的使用不一,其中又分钢弦和缠弦两种,所以琴弦的最佳受力点也不同;钢弦的最佳受力点为七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处,缠弦的最佳受力点为十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处。按音区分击弦点为:高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二点五至三厘米处;中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三厘米至三点五厘米处;低音区是在距离琴码三点五至四厘米处。演奏时离琴码太近,则发音太硬;太远则容易误击相邻的音而且发音虚飘并不坚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音区(钢弦)演奏时击弦点由低音到高音距离琴码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练习时可在面板上拉一根白线作为标记,只有掌握了不同音区琴弦的击弦位置才能达到高音区清澈、明亮,中音区饱满、结实,低音区宏厚、纯净的音色要求。2.击弦的角度
击弦角度是相对于琴竹头的运动而言,它对于演奏理想音色也是极其重要的。常规的击弦角度应当是琴竹头与每个音位上的数根琴弦保持平面接触,才能使每一根琴弦都能均匀受力,充分发挥琴弦ϟ的振动,使音量保持平衡,发音统一而均匀,从而获得最佳音色。如果琴竹头与弦面倾斜产生一个角度,击弦时只能接触到其中的一根或两根琴弦,这样该音的琴弦受力不均,不但影响音量、出现杂音,而且音色也会变得虚浮无力、不饱满。我们也可根据乐曲的特殊需要,改变击弦角度,以起到变化音色的作用。击弦角度的变化常以反竹多见,因为反竹演奏是以竹料直接接触琴弦,没有粘贴胶布,也没有外套胶皮,弹奏时发出的声音非常亮,且有“擦擦”的摩擦声,所以我们击弦时常常使琴竹头与弦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只接触某一音的一根或两根琴弦,以达到乐曲对音色的特殊要求。
3. 击弦的速度击弦速度快声音“刚”, 击弦速度慢声音“柔”,速度的控制恰当适度、配合巧妙、变化多端才有可能产生或柔情似水、气势细腻、或粗放朴实的各种色彩的声音来。
扬琴弹奏中的每个问题都不是片面、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运竹幅度、击弦速度与力度在不同程度的配合下产生的变化可导致复杂各异的音色:当运竹幅度小、击弦速度快但力度较弱时,音色轻柔若风、流动似水;比如快速流动的琶音。运竹幅度小、击弦速度较快、力度较大时,音色较刚劲明亮、颗粒饱满;这在演奏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时常用的方法,当运竹幅度大、击弦速度较慢且力度较弱时,音色抒情缥缈、优美淡雅。运竹幅度大、击弦速度较慢、力度较强时,音色粗犷苍劲、气势磅礴。这种演奏方法常用于扬琴曲的华彩部分。我们在演奏一首作品时如果能够恰当的控制好不同的运竹幅度、击弦速度与力度,则会产生出变化多端的音色,使作品得以完整的表现。(二) 触弦
1.触弦的位置触弦位置也称触弦点,即琴竹头自身接触琴弦的位置。实践证明触弦点的最佳位置是在琴竹头的中间偏后部位。击弦时臂、腕、指发出的力由竹身传导到竹头上,其力量集中在琴竹头的中部(稍靠下一点),用这个部位击弦所发出的声音坚实有力,而且还能避免因撞击其它琴弦而发出的杂音。
2.触弦的角度琴竹头触及琴弦的角度与音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触弦角度应使琴竹头与击弦(几根弦构成的平面)平行,这样能使弦(2、3、4根或5根)充分均匀的受力,发出悠扬清脆的声音。如果琴竹头与琴弦存在一个角度或倾斜,下击时只能弹到一根或两根琴弦,声音则会轻飘无力,但可作为特殊处理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竹时,大指要与琴竹形成直线的走向,击弦以垂直方向作直上直下的动作,以保证琴竹头能正面并且垂直的朝下触弦。
三、发力点(一)全身配合
运动发力点是指扬琴演奏中主要发力的部位。演奏的发力部位是手臂、肩、背、腰以及臀等部位的协调配合,每个部位都可作为主导发力点,但又不可能完全独立存在。发力部位是全身力量的www.Lwlm.com统一与协调集 ツ中,再将贯通到手腕与手指,最后传导于琴竹头而击弦发音,产生各种恰当的发力音点,来完成演奏者的发音意图。发音意图决定发力部位,演奏具有爆发力的强音时,发力点要以腰部为主,其它部位支撑、配合;演奏坚实有力的音型往往发力点宜在臂的部位,其它部位支撑、配合;演奏轻盈活泼的音½型,发力点宜在指、腕部位,其它部位支撑、配合。
(二)用力部位演奏不同的力度其用力部位是不同的,在演奏弱奏或弱奏的轮音时,采用“指腕”结合的用力方法,即以指为主,腕、臂为辅;在演奏中等力度、速度适中的作品时,采用“腕指”结合的用力方法,即以腕为主,臂、指为辅;在演奏力度较大的作品时,采用“臂腕”结合的用力方法,۵即以臂为主,腕为辅。无论用哪种用力方法,都要做到每个环节的协调统一,扬琴演奏的力来自全身,只有全身贯通,避免多余、僵硬的动作,才能演奏出有感染力、气势宏伟、铿锵有力的各种声音。
用肘关节作为运动发力点是最为容易掌握的正确的运动方法,因为演奏扬琴时肘的运动方向是与人们自然的、本能的肘关节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所以初学时,应以打开肘关节的运动为最佳,然后在以肘为原点向前后两端扩张,以期达到自如运用腕、指、肩等各个部位为主导发力点,并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发力点组合演奏,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与内涵。四、结语
音色是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丰富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扬琴演奏艺术中音色同样也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获得良好的扬琴音色,合理的演奏方法是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但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扬琴音色的获得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只有在不断加强各项基本功练习的同时,提高全面的音乐素养,并通过艺术实践,进一步认识扬琴的弹奏规律,才能把扬琴的声音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