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议论文怎样审题
" 在学校里,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作文,这就叫做命题作文。有的同学说:命题作文难。这话不无道理。命题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按题目规定的内容写作,不能离开文题去自由挥洒、纵横驰骋;就议论文来说,也就给议论什么和怎么议论都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命题作文往往只有孤零零的几个字,没有材料的启发和暗示,特别在考试时,考生要在短时间内针对命题确定文路,审题自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现在,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评议型针ง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查核并发表议论。如《"一言堂"小考》、《赌博的由来》。《"下笔如有神"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事议理,引申要求借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意。
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的考生对这句名웃言的意思未搞清楚,把它解释为"先生下来的人总是忧愁加忧愁,后生下来的人总是快乐又快乐",闹出了笑话,文章立论自然就不知所云了。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配以反面事例进行批判,殊不知"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忧愁了,我也忧愁",应该说还是包含了"忧天下"的思想的,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所以,对论点型命题的审题,同样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必须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把握住议论对象、议论范围和议论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1)标志法。就是看อ清文章题目上的标记,了解议论的对象。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题目,"实"和"知"两个字便是题目中的标记,看清这两个字,就会明确写作本题必须评析清楚"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关系:"实"而后"知"即物质生产对道德观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先要论述"仓廪实"的重要。但反过来再想一想,还存在"实"而后未必"知"的情况,这就要扣住"知"字做文章,论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实"和"知"进行议论,不仅能紧扣题意,而且能"评"出深度。一般地说,高考议论文的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那么,我们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现象的发生。
(2)分析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文字含意,了解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这个题目,句子较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组成题目的语言关系:这个题目可分为"从柔石的损己利人"和"说开去"两部分,两者的关系是:
前者是议论缘起,后者是议论重点。而柔石的"损己利人"这四个字是有典的,出自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对柔石的一段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就给柔石的"损己利人"下了注解,也限定了议论范围应由此而展开,明确文章重点不是评价柔石的革命一生,而是从赞扬他的"损己利人"的高贵品格"说开去",联系当前实际,展开议论。这就正确理解了题意。
(3)比较法。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如把《赌博的由来》和《赌博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前一个题目的重点是要挖一挖赌博的"根",考证一下赌博是怎么"起源"的,扣住"由来"进行议论,后一个题目则要重点议论赌博的危害性;又如《"下笔如有神"新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个题目,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大相径庭。前一个题目中有"新解"两字,那就不是要求论述第二个题目中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又"新"在何处呢?而且恰恰相反,从"下笔如有神"五字加上了引号来看,题意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读书破万卷"的结果了,那又是什么导致"下笔如有神"了呢?就值得仔细思索;如再对其中的"神"着重评点议论几笔,这才是"新解"了。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鉴别。对相似题目的比较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懂得怎样排斥写那些不合题意的内容或材料,而且通过比较,还能启发我们避开"相似题目"的雷同构思,从而能把握住写作重点,并有可能在文章中议论出别人未觉察出的新意来。
熟练地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审题,也就可以说掌握了命题议论文的审题技巧。大家知道,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一个故事,说的是晋朝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袁虎倚马作令,把握要求,一挥而就七纸文章,命题作文作得十分出色,被后世称为"倚马之才"。因此,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坚持命题作文的经常训练,对锻练我们思维的针对性和敏捷性,将是大为有益的,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快速写作能力的"倚马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