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作者选取河南省2000至2013年的对外劳务输出总量与出口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互补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这一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确认,得出了河南省应当推动对外劳务输出,改善劳务输出结构,并扩大地区优势产品出口的结论。
【关键词】 河南省劳务输出 出口总额 协整检验 格兰杰检验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三、实证研✿究
1、模型与数据
笔者初步建立了以对外劳务输出总量(SE)作为自变量,以出口总额(EX)作为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所有检验与回归均利用Eviews6.0软件完成。模型如下:
LNEX=?茁0+?茁1LNSE+?滋0
(1)
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3、数据的协整检验
因本文中的两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笔者采取JJ法(Johansen检验)检验两变量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拒绝了无协整,接受了最大一个协整的原假设,即两变量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河南省劳务输出总量与出口总额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长期均衡。这和上文叙述的,两者在2000年以来呈现的相同变化趋势相照应。
4、OLS回归
协整检验表明两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测度,笔者选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2.704480) (7.555296)
R2=0.826295 F=57.08250 D-W=0.707075
LNSE的系数为0.949280,即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出口总额同向变动0.949280个百分点,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对出口贸易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一结论与经典国际贸易贸易理论坚持的要素流动对贸易具有替代效应的结论明显不符。
5、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互相而非单向的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就是一种通过考察变量之间在统计上的先导―滞后,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方法。笔者参照AIC和SC原则选择3阶为模型的最优滞后阶,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滞后期为3期时,对外劳务输出不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出口是对外劳务输出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这并不说明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没有因果关系,只能说明对外劳务输出不是出口的先导因素,而出口是对外劳务输出的先导因素。即对外劳务输出的信息效应的发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对出口贸易的拉动是滞后的;另一方面,伴随着出口贸易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劳务输出以承担贸易辅助工作,同时出口贸易的增长也会使得贸易关系更加活跃和紧密,带动更多的国际劳务合作与交流。
6、模型的误差修正
?啄2LNEXt-2+?坌t
(4)
0.283707ECMt-2
(5)
®(0.296345) (-0.432789) (-0.933764)
模型的R2值仅为0.245354,且各项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在实证中是不存在的,也更加确认了,LNSE 与LNEX之间是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在短期内表现并不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与外劳务输出对出口贸易有显著互补效应,两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总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出口总额同向变动0.949280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河南省出口贸易对对外劳务输出有先导影响,出口贸易的改善会带动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增长。但劳务输出还不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劳务输出者的偏好效应和信息效应现阶段在河✞南省发挥得并不明显。
因此,河南省应当充分利用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贯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如何解决河南省超过7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显得十分紧迫,而“走出去”可以化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劣势为优势,同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可以拉动出口乃至地区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加大教育投入,对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对外输出劳动力的质量,优化对웃外输出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当今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开始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困扰,因此河南省应当⌚抓住这个世纪时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使劳动力可以适应国外的需求。同时加大教育投入也可以优化对外输出劳动力的知识结构,让劳务输出者的信息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进一步拉动地区出口贸易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