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时间:2024-12-26 02:37: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旅游,是处理好这三者间关系的旅游。为此,必须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关键词〕 和谐社会,和谐旅游,路径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市场发展潜力大,关联性强,增长见效快,能为人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社会文明素质等功能。它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促进社会的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凝聚民心,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因此,旅游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产业。

  然而,目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旅游地文化的异化,人们道德风尚的转变,以及生态的恶化,安全事故隐患的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旅游发展的不平衡等等,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为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和谐旅游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

  目前,任何旅游区内的生态资源和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都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游客游山玩水、欣赏风景、观赏动植物等游览性活动,还是资源、景区管理者的经营活动,都对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管理不善、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传统的旅游形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是有目共睹,有的地方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多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必须吸取这样的教训,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旅游产业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1.发展旅游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环境。我们把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是相对于有的产业来讲,尤其是相对于工业,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消耗。同时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有些地方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工业,使人们从过去从事工业的路子转到开发当地有特色的旅游产业道路上来,由过去的对能源的消耗转到对环境的保护上来。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而且也保护了当地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走“循环旅游,节约型旅游”的道路。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都与消耗能源和资源关系密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标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要抑制旅游者的消费,而是注重提倡生态保护的理念,提倡合理消费,自觉注重消费过程中的生态环保,对废弃物按照“

  123下一页 3R原则”进行合理处置。

  3.有效增强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资源的保护意识,真正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青山绿水,才会有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就是青山绿水”。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与环保工作是否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是好是坏,主要取决于旅游区开发者与管理者环保意识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强化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控制和改善。另外还有一个能促使当地管理部门做好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与规划工作的关键因素,即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 ﭢ做到以科技为支撑,构建良性的生态旅游系统。优良的环境就是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人的和谐,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

  传统的旅游发展思路是完全从经济增长的观点对待旅游事业的,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种发展思路,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景区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都完全着眼于和服从于经济收益。而科学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游客到景区得到最好的休息和享受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以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当然经济收入是支持景区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必须通过更好地为游客服务,使游客增强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来增加经济效益,而决不能以损害游客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来谋求经济效益,更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谋取一时的利益。

  3.实现安全旅游。据调查,这几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考虑和担心最多的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就是人身财产的安全。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旅游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加强旅游安全宣传,建立旅

  游安全预警制度,强化旅游安全的管理,督促各地旅游安全的建设。另外也要健全旅游法治建设,用法律来确保旅游安全的真正实现。

  三、和谐旅游要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上一頁 123下一页 是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2007年是中国城乡和谐旅游年,口号是“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可见,旅游业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今,城乡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与地位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是解决城乡矛盾的主要途径。我国大部分旅游资源位于农村地区,鼓励农民发展旅游,投身于旅游事业中,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

  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有条件去旅游。过去,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的主体,旅游经营者很少顾及消费水平低、居住较分散的广大农村旅游市场。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民的旅游市场,显然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启动农村旅游市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局面,让旅游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城里人的专利。

  可喜的是,从去年和今年我国的旅游主题来看,我国的旅游政策开始倾向于农村地区了,很短的时间内,旅游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旅游黄金周期间已形成了一个城乡互动,城里人下乡、乡里人进城的局面。由于旅游为农村地区带来了ฟ大量的资金和信息,一些发展旅游的农村地区富裕起来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城里人的差别也在缩小。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解决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许多曾经在外打工的农民,由于自己的家乡搞活了旅游经济,也纷纷回乡。旅游在满足农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有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许多农民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市场观念,自发学起了普通话、电脑、外语等。同时,农村旅游的发展,还对引导农民树立诚信的观念、家庭和睦和邻里互助发挥了积极作用。

  2.走遵守公德的和谐旅游道路。“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以中文标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为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坐,大声喧哗等是我们常见的中国公民在旅游期间的不文明行为。针对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分别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公约》,以此来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旅游不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景中,也要注意遵守社会公德。游客自身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会玷污美丽的风景,也会破坏他人游览时的心情。和谐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为了让人人都能尽其游兴,每一名游客都不能放纵自己,应多一份谦让,多一份风度,营造一个彼此友善、相互谦让的良好旅游氛围。

  3.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中外交流及不同文化和谐相处方面的作用。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在对外交往中,旅游促进了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种群之间的人民的友好往来。许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回国后成为宣传、介绍中国的宣传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也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华文化进行全球传播的新载体。同时发展对外旅游交流,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和平的环境,摈弃国际社会对我们存在的某些偏见。我们不仅要构建和谐的中国,也要构建和谐的世界。

  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旅游的发展,和谐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真正的进步。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