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的道教人才培养

时间:2025-01-13 06:40: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孙中山先生曾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资源。没有人才,一事难成,对道教来说也是如此。

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道教界努力加强人才培养。黎遇航、傅元天、闵智亭、任法融等著名道教领袖都在不同场合疾呼加强道教人才培养,并给予重点关注,举办道教知识专修班、创办中国道教学院、召开道教教育工作座谈会、推动玄门讲经活动等,推进了道教人才培养,缓解了道教教职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提高了综合素质。新形势下,道教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道教存在、传播和发展的方式也面临调整,道教信众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信仰需求也变得多样,这些都对加强新形势下❅的道教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满足时代需求的合格的道教人才?胡锦涛同志2006年7月10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宗教界爱国人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对于道教来说,真正的道教人才应该是爱国爱教的,这是基本前提;应该在道教学识❦上有造诣,这是成其为道教人才的核心要素,应该在品德上能服众,只有在德行上有威望,才能真正使信教群众信服。加强新形势下道教人才培养,既要以此为标准,也要以之为目标。为此,应该做好几个“相结合”。

第一,宗教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培养道教人才,要发挥道教学院的重要阵地作用,中央1982年19号文件明文规定:“宗教院校的任务是造就一支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又有相当宗教学识的年轻宗教职业人员队伍。”但目前全国较有影响的道教院校只有几所,总的来看,道教院校教学规划、系统性和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要培养道教人才,不仅要加强道教学院的建设,通过道教院校着重培育学员的宗教素养,同时可以借助国民教育的力量,提高教职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可以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道教界人士攻读国民教育学位,通过接受国民高等教育的系统训练,提升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悟道、修道、弘道。上海道教界的做法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刘巧林道长2011年7月11日在上海市道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道,“全市青年道士积极参加国民学历教育的学习,通过全国成人高考统一考试录取,进入华东师大宗教学专业修学。6年来在完成大专阶段的修业毕业后,又考入大本阶段修业,部分人已毕业。目前全市道士中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文凭16人,其中1人博士研究生在读;大学专科毕业文凭112人,其中64人大学本科在读。国民学历教育提升了本市道教教职人员的文化层次,为适应社会发展、为道教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即便不能通过考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也可以利用普通高校的优势资源,比如与普通高校合作举办中短期道教教职人员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已经成为典范;还可以主动加强与普通高校的联系,邀请高校知名学者来道教学院或宫观讲学交流,派出道教学院教师到高校进修,参与高校有关道教课题研究等等。

第二,课堂教育与宫观实修相结合。课堂教育是集中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道教院校教育和普通高校国民教育,对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较快提升道教教职人员的宗教素养和理论水平很有帮助。而作为道教教职人员,除了要提高道教理论素养外,更要通过在道教宫观进行宗教活动提高实修水平。真正的弘道还是在宫观日常宗教生活之中。宫观是道教界人士举行宗教活动、过宗教生活、联系信众的主要场所,也是完成传统的师徒传承的重要处所。通过宫观里的宗教生活,道教界人士一方面加深对道教教义的理解,提升宗教素养,另一方面引领信众,满足信众的信仰需求。袁志鸿道长在《人能弘道,道由人显――道教人才的产生与培养》ว一文中说,“如果说学院教育侧重理论教学,宫观培养则侧重实修;学院教育终有结束,而宫观培养伴随一生。对于初入道者来说,通过参与宫观生活,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宗教体验;对学成者而言,宫观是学以致用的最终归宿,通过ป在宫观中历练,能够获得更深刻的宗教感悟。目前,全国9000多座道教宫观承担着对道教教职人员进行日常教育的重要任务,成为道教人才建设的主要阵地。”课堂教育与宫观实修辩证统一,提升课堂教育质量,学好道教教义,学以致用,是对宫观实修的有力指导;做好宫观实修,有利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甚至深化与升华。

第三,教育培养与选拔使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提高道教界人士的道教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道教人才;另一方面,要将教育培养出来的道教人才妥善合理地选拔使用起来,提供合适的平台,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道教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指出,人才管理过程中有“期望效应规律”,即“人们从事某项工作、采取某种行动的行为动力,来自个人对行为结果和工作成效的预期判断”。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得不到合理的使用,那么这种“期望效应规律”就会落空,这既是对人才的浪费,也将伤害到人才的教育培养。各级道教团体以及各宫观,要放开眼界,不拘一格,将优秀人才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合理使用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四,自身努力与党政支持相结合。道教界是培养道教人才的主体,对培养道教人才具有义不½容辞的责任。道教界要进一步提高对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多进行教育培训;加强道教学院建设,改善硬件条件和教师待遇,引进高水平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规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发挥和提升教育培养道教人才的重要阵地作用;加强道教宫观内部建设,使道教界人士在宫观管理和修行中提升水平等。同时,要努力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从目前来看,培养道教人才单靠道教界自身力量,稍显不足。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宗教界人才培养,中共中央1991年6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和帮助爱国宗教团体办好宗教院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支热爱祖国、接受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中央统战部自2006年起开始实施宗教界人士教育培养“百千万工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并于近年开始举办宗教界人士研究生班,各级宗教工作部门也对宗教界人士开展了有规划的轮训。道教界应该抓住这些培训、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各级道教团体和活动场所要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好人选推荐等工作,培养更多的道教人才并合理使用,推动道教长远健康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