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只能做对 用心才能做好
从技校毕业生到数控机床操作高手,从高级数控技师再到数控编程专家,一步步走向技术巅峰,源于强劲的实力与深厚的功底,而实力ฎ与功底都植根于自学之路上那一个个深深的脚窝。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向新的台阶跨越,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有三项操作法以他个人的名字命名推广。
过硬的技术本领,不仅让国内同行刮目相看,也让外国专家由衷地敬佩;
二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甘于奉献,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的风采,是新一代学习型、创新型、智能型中国工人的优秀代表。
他就是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柴油机公司机械二车间高级数控技师万传广。
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绝技”
万传广今年36岁,1996年从大连机车技校毕业后分到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械二车间,先后从事过车床、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加工操作。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不论操作什么机床,干就干出精品”。他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先天不足”,2002年,万传广考入大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边工作边完成了“机械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的学习,取得大专文凭。数控机床的面板及操作说明书都是英文的,普通技校毕业生很难读懂专业技术英语,可万传广硬是像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把专业技术英语啃了下来。
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是他的内在品质,勇于创新攻克难关是他的一大乐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他的固有秉性。
有一年,万传广为了入选参加北车集团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他将复习题写在纸上,做上标记,利用每天坐公交车的时间,闭着眼睛嘟嘟囔囔地背,经常被周围的乘客误认为没睡醒或精神有问题。那些日子,每天晚上睡觉前,他让爱人拿着复习题,他自己背给她听,早上醒来再背一遍加深记忆,几近疯狂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获得参赛资格,并在大赛上取得加工中心组第二名。之后,他又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北车集团公司技术标兵”、“中国北车集团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28岁那年,万传广就因参加市技能大赛取得第二名而破格获取高级技师的资质,成为全公司最年轻的数控高级技师。2012年,他又以“中国北车集团金蓝领”的称号,进入专家型数控高技能人才行列。
为了更好的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让其他同事操作编程方便,万传广编制了“精基准自动计算与输入”、“工件中心基准的自动输入”、“机床自动运行到安全位置”等程序,固化到机床中。
在接手DST加工中心时,厂家使用的是自动编程软件,没有精基准自动转换程序,使编程特别麻烦,经过潜心钻研,万传广把另一家公司的专用程序转化成通用程序,应用➳到所有的西门子840D机床,简化了编程,固化于数控系统中,编程时可随时调用。
车间生产8RK270机体这个新产品,工期要求非常紧,若按老方法加工,如期完成生产任务根本不可能。万传广根据270机体的工艺要求和特点,经反复研究,利用休息时间提前完成了工艺编排、程序编制和刀具准备等工作,实现了新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缩短生产周期1/3以上,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近年来,由万传广主持的技术革新达30多项,为企业节约资金数百万元。
2011年8月,车间从德国新引进一台五轴加工中心,两位德国专家在场调试时,因工艺与程序的缺陷使调试工作受阻。离验收日期仅剩10天,两位德国专家束手无策。此时,担任该设备主操作ซ者之一的万传广,走到德国专家面前说:“第二个试件的加工让我来试试吧。”
德国专家看万传广是位30刚出头的年轻技工,眼中明显流露出不信任,但迫于验收日期的临近,也就顺水推舟地勉强同意了。
万传广深知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但他相信自己的金刚钻完全对付得了这批瓷器活儿。他把图纸带回家,在对英文说明书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结合自学的专业英语和高级编程知识熬夜重新编程,反复调试核对准确无误后,再试件加工。
经过7个昼夜的不懈钻研,一套全新的、实用性强的程序呈现在大家面前,提前2天完成了机体的全部试制工作,一次交验合格。两位老外彻底服了,尤其是编程技巧灵活、简单实用,令专家们赞赏有加。“Well done!年轻人,谢谢你所做的一切,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机床调试工作,期待以后能与你再次合作。”
一次,车间DST加工中心交换刀具的机器人,在抓取和更换刀具过程中总出现程序中断问题,无法完成抓取动作,加工中心几近瘫痪,想修复就得等外国专家来。面对这个棘手难题,万传广仔细研究机器人工作原理,通过调整机器人的红外光和对机械手数据的校准,终于恢复了机器人的功能。
“我不是机床的机械手,而是机床的驾驭者。要让机床听人的话,服从我的指令,就不能仅仅满足只做个操作高手,还要成为编程专家。”万传广如是说。
技术创新显身手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职工展现自身创造性的舞台。为更好地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积极打造职工经济创新平台,这使万传广如鱼得水,潜在的能量尽情释放,平均两三个月就会取得一项技改成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万传广的作用,车间领导破例专门给万传广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他也不负领导“偏爱”,围绕关键技术问题,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240型整体铸造机体是内燃机车和船用柴油机的重要部件,机体缸头螺栓孔为深盲孔,精度高,加工难度大。按传统的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而且缸头螺栓孔对缸台面、缸孔的垂直度和位置度达不到图纸要求,成为制约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技术“瓶颈”问题。经过无数次的技术论证和模拟测试,万传广终于创造出“240铸造机体缸头螺栓孔加工操作法”,不仅有效地确保缸头螺纹孔加工顺利进行,有效地保证加工精度,而且每台机体的生产效率提高了6个多小时,每年可节约资金80多万元。不久,这一先进操作法经公司组织专家严格评审、答辩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全公司正式推广。这一先进操作法荣获“大连市群众性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后来,这一先进操作法又经他本人理论概括,撰写出的学术论文,被辽宁省工程机械学会评为2013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65油底壳是与柴油机机体相配组装的部件,在加工控制端2 NPT圆锥内螺纹时,由于材料比较软,容易造成粘屑,锥管丝锥直径大,为全接触切削方式,不仅切削速度低,且所需切削力矩也很大,经常导致螺纹伤牙、乱扣和丝锥断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批量生产时对机床也有损伤。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能有一项操作法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者实属不易,而万传广已经有两项操作法是以个人的名字命名并推广。万传广同他的名字一样,在全公司传而广之。
在万传广的工作词典里没有“停歇”二字,在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他永不满足。他在不断的学习、掌握当今数控科技领域新技术,创新操作方法,目标是使操作编程更简单、更实用,加工的产品精度有一个质的飞跃。所以,他也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每当试制新产品时,他都要首先验证新的程序是否达到他的预期。
在加工265机体主轴承螺栓孔时,万传广提出使用复合钻,由于刀具长,在钻削初期振动大,需要降低转速和进给速度,但如何在编制的钻削循环程序中让转速自动降低45%,减少刀具的振动,这个问题一直在深深地困扰着他,成为他决心拿下的另一个技术“瓶颈”。
为此,万传广在车间职工书屋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潜心钻研学习西门子840D高级编程语言,常常在家学习到深夜。
有一天凌晨3点多钟,万传广突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满脑子全是他设计编排的机床加工程序指令。为了验证新程序是否可行,又不能影响白班的正常生产,他悄悄爬起床,亲吻了一下儿子的小脸蛋儿,带着歉意离开家门。因为他与儿子说好了送他去幼儿园,可他又食言了。
时间太早了,首班公交车还没发,万传广便步行30多分钟来到车间,启动机床,输入程序指令,一遍又一遍地试验,终于完成了程序验证。
此时此刻,万传广向窗外望去,天已大亮,他的心里也格外敞亮,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和无法掩饰的兴奋涌上心头。当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这次程序验证的成功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苦心设计的这套加工程序,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困扰他多日的那块“心病”除掉了。
今年3月,万传广的这项技术创新成果被公司正式命名为“万传广265型机体主轴承螺栓孔高效率加工操作法”,实现了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的“帽子戏法”。
传帮带的典范
“企业要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但我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毕竟有限,我现在最着急、最웃担心的就是我的徒弟以及工友们学不到、学不会一些真本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他们都能尽快地超过我。”这是万传广常说的话。
万传广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平时,万传广坚持言传身教,向工友们传递“用手做只能做对,用心做才能做好”的操作理念。反复强调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加工中心机床的操作工,首要问题就是工作时要仔细仔细再仔细,绝不轻易放掉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小错误,否则就会导致所有的操作功亏一篑。他向工友们传授如何把创新的思想融入到每一项产品的实际加工中去,认真研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倾力做好“传、帮、带”。这些年,他先后带过8名徒弟,每带一名徒弟都事先制定出详尽的培训计划、内容和目标。迄今为止,他的徒弟中有4名晋升为高级工,有4名从高级工晋升为技师,其中的3名☢徒弟在2013年公司举办的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中同台献技,均取得加工中心操作工二等奖,被公司授予“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为了提高班组的整体技术能力,作为技术骨干的万传广,对组员尤其是年轻组员从分析图纸、读懂工艺、准备工具、制订加工方案、选择加工设备、编制加工程序、调试程序等一环扣一环,手把手地进行讲授、示范,还利用典型零件进行较系统的讲解,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加深青年工人对加工产品认知程度。在他的带动下,班组形成了人人思学,苦练技术的良好氛围,成为公司“先进班组标兵”。
万传广所在的岗位连续8年被公司党委命名为“共产党员标准化作业示范岗”。示范岗就要产生出示范效应。万传广坚持做到时时处处严格按标准作业,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各项生产任务,他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攻关小组,每接到一个新产品,都针对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进行技术攻关,发动大家提建议、出点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别的机床操作者来向他咨询技术问题,他都会把自己的拿手绝活儿倾囊传授。有时,他还主动到其他数控机床了解情况,为操作者解难释疑,车间现有的7台大型数控机床他都多次光顾过。让同行们也有幸分享到小万传授的“绝活儿”及创新成果……
“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荡气回肠、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表达的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强烈的自信和进取的欲望,也是对万传广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在驾驭数控机床技术的同时,也在驾驭着自己的人生――“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命的存在,更是为了人生价值的实现。咱们大连机车被誉为‘机车摇篮’,有近120年的历史,见证了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和辉煌。是大连机车培育了我,我将继续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工作每一天,争取更大的成绩。”
万传广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品质。
万传广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展现了当代中国工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