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语文预习三步曲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大有益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讨实施了课前预习三步法,唱响了语文预习主旋律,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读一读,圈一圈
要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好词佳句本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练习的遍数。这样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预习,实现了因材施教,避免了“一刀切”,极易激发起学生的挑战欲。有的同学一遍读通且有初步的理解,有的虽然通过近十遍练习也难读通,但长期坚持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从一年级就注意教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方法,培养其自主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
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探讨实施了一种简易、实用的 “六画读书预习法”:一画段,二画圈,三画需认字,四画翘舌音,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其含义是:“ญ一画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数字标出序号。“二画圈”即ฐ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三画需认字”就是对照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四画翘舌音”,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在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真正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六画好词句”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地理解课文的地方,老师就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二、写一写、划一划
2.划一划是指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想一想,问一问
2.问一问。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ฑ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了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我给学生讲清了道理,使他们懂得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如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