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探讨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越来越广,而企业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内部审计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内部审计风险也被提上日程。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以防范内部审计风险,这是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概述
1.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增加组织价值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一种监督行为,内部审计独立于其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负责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政情况来促进企业发展。而内部风险管理审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失误导致审计结果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经营发展,内部控制也失去了原本意义,企业或企业负责人将蒙受巨大损失和打击。
¿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客观性。诸多因素都限制♋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内部审计工作自身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长此以往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对于影响内部审计工作风险的因素,内部审计人员虽然无法彻底消除,但采用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还是可以将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降到最低。
普遍性。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几乎所有流程及环节都可能存在内部审计风险,这些影响因素导致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的概率变高,进而发生内部审计风险。
潜在性。对于内部审计风险而言,只能通过职业判断来得出,数学计算于事无补是很难℉精确计算的;同时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发生内部审计风险的先决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内部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是由审计责任所决定的。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发表的审计意见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或损失,那么这个风险就不能称之为内部审计风险,这种风险还处于潜藏期。但是当审计人员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损失,那么就要被追究责任,这时的风险即为实在性风险。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企业内部审计固有风险具有两大特性:潜伏性和不确定性,当问题积累过多,达到一个临界点就会发生风险,从这点来说,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不可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
1.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
相关法制体系不完善。内部审计人员权益的保护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和严密的制度做保障,只有这样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发挥其独立性与权威性。然而,国家法律法规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很多法律法规都没有及时出台,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护,这样就加大了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难度,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丧失,进而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发生。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审计监督的实施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备及经营状况是否稳定。一旦企业内部审计行为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那么内部审计结论定会有失偏颇。同☪时企业管理层将随着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而越来越多,内部审计越来越难,随之加大了审计风险。
2.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因素
专业知识技能的不足。很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审计经验,尽管比较熟悉会计账务处理事宜,但不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关系,还是对企业运营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缺失有关内部审计相关的知识,如相关审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对审计中的错报及管理漏洞不能及时发现更正。
审计方法落后。从过去的纯手工作业发展到现代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内部审计技术及审计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即测试与抽查方法,也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及查证被审资料来进行防弊。这种仅凭检查一部分事项取得的证据来对整体发表意见的审计方法并不以风险评估为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审计人员发表的审计意见出现偏颇,进而出现审计风险。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
1.大力建设会计审计法律法规制度
对于审计法律来说,它是审计工作行为执行的依据,在制定审计法律时要综合考虑审计法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利益相关者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力。内部审计准则的建立应该依据独立审计的相关法规,参照独立审计目标和国家审计要求,按照统一审计准则执行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职责要予以明确,从而使审计工作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制造虚假信息者进行严厉打击,从根本上规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既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也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一套针对考核内部审计师业务水平的评估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要求审计师对所取得的经营资料既要进行实质性分析,也要进行符合性测试,即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和审计结果都要进行测试并编制成稿,以便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理论证据,从而确保发表的审计结∞果恰当、真实。提高审计底稿及审计报告的质量水平,严格控制重复返工,将人工误差降到最低,及时处理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审计评价既有效又科学,全面控制内审风险,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3.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结合起来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即社会审计部门承包一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本质上看,就是通过外部专业资源来整合企业内部管理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并对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明确分工,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审计模式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避免了由于内部审计不严谨而造成的审计成本,内部审计人员改掉了墨守成规的审计手段,逐渐养成科学的审计习惯,创新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方式,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现代化的计算机审计,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首先,审计人员应该提高审计风险意识,树立审计责任理念,对审计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审计风险要格外注意、提高警惕,同时审计方法既要科学又要合理。其次,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人员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最后,审计人员要做到依法审计,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中要实事求是,确保发表的审计意见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