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几个关键词的解读
内容摘要:解读《课程标准》,需要对重要段落中的关键词语逐字逐句地推敲,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内涵特征,让整个解读做到瞻前顾后,融会贯通。
关键词:标准 关键词 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读这句话的内涵?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概念,作为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可以简单地解读为“口头说的话”和“写出来的字”,即叶圣陶先生说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二.工具。《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具”的解释是:a泛指劳动生产中使用的器具。b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东西、手段。第一种界定是从直观形象的角度切入的,例如,传统农业中,农民要犁地,毛驴、犁铧就成为工具,现代农业中,拖拉机就成为耕地的工具。第二种解释是从抽象的角度切入的,例如,大家看书,书上的文字就成为我们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工具,如果你所拿的书只是厚厚的一沓白纸,没有文字,我们就达不到读书的目的,因为,这里缺少了“文字”这种东西,也就是说,缺少了工具。而文字相对于毛驴、犁铧、拖拉机,它就比较抽象一些。总而言之,“工具”就是用来使用的东西。
语言文字和犁铧一样,是一种工具,但它和犁铧这种工具还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它的人文性。比如“你”、“我”、“爱”,这三个汉字,就是工具,但它们不同于农家人用的毛驴、犁铧工具。✯这三个工具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意思和不同的感情。比如,“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爱你,我。”“你爱我!”“你爱我?”“爱我,你!”“爱我,你?”“你,爱我?”如果大家反复品味,细细琢磨一下这些话,你就会发现它们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这种工具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学习语文,我们一边在识字、积累词语,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一边在认识并感受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比如,读《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裘。”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只雌雎鸠在河对岸“关关”(雎鸠的叫声)的叫着,一只雄雎鸠听到后也“关关”的叫起来应和着。作者以写动物的相恋而起兴,写青年男女的相恋方式。学语文,我们就知道了古代那些有文化有品位的人高雅含蓄的相恋方式,知道古人的恋爱文化,大家读我刚才用“我、你、爱”这三个工具说的话,就知道了当代人表达爱情或表达喜欢与不喜欢的感情方式――非常简洁,非常直白。同样是表达情感的,表达的方式截然不同,这里的不同意思和不同的情感就是人文性。如果我要把我的意思告诉远方的人,说出来,对方听不见,就只好写出来寄给对方,这就要求我要会写这三个字,对方不但要认识这三个字,还要懂得这三个字的意思,特别是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意思,这样,对方才能明白我的意思,对我产生喜欢或讨厌、憎恶等某一方面的感情。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交际。我给大家讲课,大家在听,这就是一种交际。如果教室里只有我一人在讲,没有人坐在下面听,这就不能算作交际;或者我在滔滔不绝地讲,而你们坐在下面没有用心听,这种状况也不能称为交际;或者你们坐在下面想听,但没有人来站在上面来讲,这同样不叫交际。由此看,交际最少要具备三个要素。谁和谁交际,用什么交际?“谁”和“谁”是交际的对象,我讲你们听,交际的对象是“我”和“你们”,如果你在看ฌ书,交际的对象就是“你”和“书”或者是书中的作者。我和你们用什么交际?用语☢言,口头语言,我说着你们听着。你看书的时候,你和书或作者也用语言交际。人家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了,ฐ你通过纸上的文字知道了人家表达的意思,你们用的交际工具是书面文字。而语言文字是语文最基本的工具要素,所以,语文是交际工具。
✍ 四.信息载体。如果你今天知道了哪里又杀人了,杀了什么人,哪里又地震了,震级是多少,我们县今年高考二本上线多少人,咱们的这期培训能不能提前放假这些事情,我断定你的这些信息不是从别人口中知道的,就是你看报刊杂志之类的东西得到的。“别人口中”的口头语言和报刊杂志的“书面文字”就是这些信息的载体。
五.“最重要”。“最重要”这个词的出现,说明交际的工具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聋哑人不用语言文字交际,他们用特殊的手势。语言文字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只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最多,使用的频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