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毕业论文
1、海顿
G大调第9104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1生作有1百04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1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ldq☂uo;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1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1个很棒的例子。
2、莫扎特
g小调第410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4101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3、贝多芬
c小调第5号交响曲《命运》—— “磴、磴、磴、磴···”4声1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5号交响曲第1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1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3乐章末了接入第4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4、贝多芬
d小调第9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1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9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5、勃拉姆斯
6、柴可夫斯基
หb小调第6号交响曲《悲怆》——如果说,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散发的是生命最纯粹的光辉,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所揭露的便是死亡最纯粹的质地。此曲完成后仅仅1周,老柴便即撒手人世。其实,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惶恐并非此曲主旨。中国人称:&ldq☁uo;哀莫大于心死”。内心的绝望、孤寂,和落寞才是“悲怆”令听者莫不为之掬泪。如此深沉的恸,却又美得如此凄迷!看样子对于得不到的东西憧憬、渴慕,确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咒诅呢!
7、德沃夏克
8、马勒
9、西贝柳斯 1 2下1页
10、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第5号交响曲《革命》与其说这首交响曲是1首极权政治底下的抗暴史☪诗,不如说是1位诚实的艺术家在铺天盖地的谣言中,消耗内在的自由生气所写出来的1部狂人日记。当中,我们尝到了血、喝足了泪听到震耳欲聋的控告和超现实的嘲讽,更感受到锥心的疼痛和几近无助的吶喊,即使如此,稍纵即逝的乐观和希望,却不吝为我们开启1扇可以窥见那奶与蜜质地的窗户。反观我们今日所处的状况,“自由”早已成了天赋人权,许多的事情垂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