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文化的艺术

时间:2024-12-26 01:28: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年来,中学语文一直是教学改革最活跃的学科,但观点纷纭,做法各异,尤其在新课改下语文课本反复修改,讨论声此起彼伏,大有百家争鸣之势。然而,面对这种情势,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最困惑的还是一线语文教师。作为一门必修的文化课,语文应该有其相对稳定且不易改变的核心灵魂或精髓。语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语文应该如何教,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浅谈语文艺术。

一、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看法

语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性质一栏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禁让人产生这些疑问:语文是工具,那是人文,还是科学?是语文文字,还是语言文化?

新课程改革试图将语文的学习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力强调语文的延伸、拓展,使得语文学科似乎真的成了无所不装的乾坤袋,语文老师也变成了无所不教的知道家。语文课一时成了集历史课、政治课、文化普及课甚至于天文、地理乃至于物理、化学课等等于一体的学科。语文教师无所不教、无所不为,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是研究建筑的专家,一会儿变身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家,还要懂得物理学的知识,更要兼顾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肢解课堂,不搞一言堂,也不能满堂提问,只要文本涉及什么,语文教师就得努力扮演好相应的角色,给你上成什么课,这下算是课改了吧?可是,授课之余,教师冷静思考,这样的语文教学究竟是创新还是迷失?语文到底成了什么?语文教师究竟是谁?

二、对语文教学的分析

实际上,语文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篇篇的文章。他们都是有着悠远绵长的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个个汉字精心雕琢的表情达意的文章。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起源于古人的比类取象、依类象形,汉语言文字的意蕴之优美,容量之庞大,启迪性之强,为其他语言文字所罕见。

在摒除那些跨学科的教学内容不言,无论文本如何,它们都是作者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现情思主旨,传达不同的文化信息。从这个角度讲,语文,作为承载人类社会特定的教育使命的精品语言文化,是以优秀的语言为载体,履行着传递知识,培养情操,传承文化,培育人文精神的使命,可以说语文是言志载道的。古人载、言二字,实际上就是作者在写作中通过对语言的驾驭,表达自己思想认识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还原语言文化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每当笔者听了一堂好课,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好的教学过程是艺术的享受,就像是聆听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三月不绝。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语文课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绝对不会昏昏欲睡或如坐针毡,教师执教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更是难以言表,然而这些均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表达。

多年来,从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就存在着严重的轻视语言表达以及脱离实际语言运用的缺点,教师往往是静态地、孤立地分析语言的各要素、各成分的系统性,致使语文课往往成为机械地、肢解式地分解课文。因而,回归语文的语言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走出困境,值得尝试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具体的实践探究

语文只有立足于对作者的个性化的语言形式的分析,才有可能将语文教学的主体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成为真正独具个性的教学。笔者认为,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文本、教师、学生。

文☿本的作者的创作是源于情,发于声,形成于文的。一般而言,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志时,会按照相应的文本特征与语言方式,兼用词语、语句、句段等语言形式形成篇章,即文本。从而表现人的情操、精神和境界,这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用语言去刻板地反映世界,而是发挥个人主体精神,驾驭语言的能动性的创造过程。这种神形的完美融合即是文篇、诗篇。无论是《诗经》还是《离骚》,无论是李白豪放飘逸的游仙还是杜甫沉郁顿挫的诗史,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这些主体化的语言表达的呈现。

教师的主体性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名篇《学记》有言: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也。教学语言有时候一种专门的语言,它既不是纯粹的书面语,也不是日常的大白话,它须有文化含量,于浅显中见内涵,于通俗中有端庄,是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融合,具有独特的传递信息、开启心智、交流情感的魅力。

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语言活动的桥梁,教师必须注意对语言艺术的研究,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不能为教参是瞻,亦不能人云亦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阅历、人生的感悟,进而增添教学语言的文化含量,用最恰当的语言把文本的思想意图充分的表达出来。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课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看起来好像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言。如果他的知识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我想语文教师真的应该在语言表达上多多下功夫。

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笔者很赞成这样一句话,课是为学生上的,是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语言的学习者,不能仅仅一味的被动接受,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汲取知识养分。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要学习作者是怎样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形式,表达怎样的语言内容,又是怎样使得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这就需要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孔子有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ϡ隅反,则不复焉。就是要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感悟、解惑,习得语言的规律,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汪曾祺说过: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中,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印照出作者全部的文化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传情达意的语言形式,进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形式,最终形成语用的能力,并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化、语言艺术。语文课,就应该一门学习如何发挥主体性,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规律,感知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规律,感悟人文的精髓,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的本色语文课堂。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