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声乐艺术的探讨

时间:2024-12-26 02:35: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声乐和美学都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从人类在100万年前发出第一声开始,便慢慢有了声乐的艺术,人能发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但它的理论化之路走得艰难而漫长。而美学,是从人类能够睁开眼睛看到世界开始的,它的古老是和人类同岁的,直到3000年前,“美”从人类的眼睛走向了大脑的深处,从此美成为了真正的美,也开始了“看不见”的美的历程。本文从美学视域的角度去看看声乐的艺术,这是我们从人的眼睛去看人的声音的美妙,他们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得以重逢,迸发出让彼此激动的碰撞火花。

关键词:美学;声乐;艺术

音乐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回答了千年的问题,在每个人的จ心中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从诞生之日开始,它就一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来没有让自己染上不该有的俗尘,声乐好像有着自己的思想在独自发展。美学亦是如此。人们总在争论什么是美,“美”好像独自躲在一个角落,不管人们怎么去讨论它,它从来不自己发出声音。让人们去争论吧,因为我还没有遇到人类的声音,那个古老的在100万年前就发出的声音,所以我也不告诉正在争得面红耳赤的人们“什么是美”。可如今不同了,我遇到了声音,它通过人们的大脑传递了一个信息给我,并告诉我说:“你们就在这儿相见吧。”

一、声乐艺术——情感的艺术

人类发出声音是为了交流,也是为了表达,表达出我们内❥心的各种情感。我有一个有趣的疑问,那就是那些不能说话却听力清晰的人,他们是如何欣赏音乐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音乐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他们无法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想法,但庆幸地是,情感帮助了他们。

1.声乐艺术的美学内涵

人们的声音什么时候是美的?除了歌唱以外,人类也会用声音表达出不同的东西。当人们在说一件美好的事物时,人的声音是美的吗?而当人们在说脏话、在骂人的时候,人的声音又是美的吗?这两个问题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声音本身可能并不会产生美学的问题,但在美学视域下,声音一定会发生让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美与丑、善与恶。声音的美学并不是天然产生的,只有当人们用声音进行歌唱,也即声乐艺术诞生的时刻,声乐艺术才会进入美学的范畴。这是声乐美学的发生时刻,也是它能够和美学进行相见的条件,他们相见之时,声音直接歌唱美,美听到了,于是回应了,并告诉人们,你们该用美学的视域看看声乐艺术了。在人类的声音之外,在声乐艺术还没有发生的时刻,每天清晨,都有鸟儿在歌唱。鸟的鸣叫是天然的美,是人们心中的天籁。《庄子齐物论》中说,“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是为“天籁”之声。天籁之音是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在“道”的层面对音乐的追求,它要求人们达到“与道同和”的状态,人在道中,音乐亦在道中,人和音乐在道中相逢,这是音乐美学思想的极致,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我们记住了鸟儿的声音,那是天籁,我们开始怀念天籁,我们的情感开始萌动、开始发生,为了记住刚刚听到的天籁而发生、而奔走,而开始歌唱。人类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声音模仿它、表达它。

2.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演唱风格的不同。在声乐艺术理论发展完备之后,声乐的唱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美声唱法,一是民族唱法,一是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是在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歌唱者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乐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是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点所在。但不同的歌唱者有着不同的风格,同时,歌唱者自己也身处在不同的流派演唱风格之中,这样,关于唱法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是个人的风格,二是流派的风格。美声唱法,是所有唱法中发展得最为完备和成熟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公元590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订了配合教仪的《格里高利圣∞咏》,在实际上规定了教堂中演唱教义的歌调。圣咏是欧洲声乐艺术的萌芽,它要求庄严、肃穆的演唱配合教堂的氛围,由圣咏开创了美声唱法这一演唱风格。美声唱法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又发展出了不同的流派,按照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即“俄罗斯”和“意大利”两大流派。在上个世纪,我国在政治、文化方面受着俄罗斯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国的美声唱法主要属于俄罗斯流派的演唱风格。民族唱法,是以演唱民歌为主要目的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模式。民族的形成具有十分复杂的因素,它包括历史、语言、文化、地域、政治、宗教、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等,在如此诸多的因素作用之下,民族被区分开来,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并最终以行为的方式和其他民族展开交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国的民族唱法表现出我们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中以汉族北方山歌和南方小调最有影响力和穿越时空界的能力,并作为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些不同的民歌演唱风格的演变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我国十分灿烂的、精彩纷呈的地方戏。流行唱法,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具体内容的风格。流行唱法,是全世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以市场的接受程度为主要判断标准的一种唱法웃。互联网兴起之后,信息的传播速度是过去几千年无法想象的,在这样的速度和市场之下,流行唱法才发生了。流行唱法是面向社会上所有人的,是真正地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流行唱法是以易于模仿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这最为体现了音乐需要重复的特点,这是其他几种唱法相比于流行唱法逊色的地方。流行唱法确立它的市场之后,歌手这个新的群体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人们开始讨论自己喜欢的歌手而不是歌唱家。流行唱法的理论层次和情感层次是在这三种唱法中最低的,也是不需要太多的训练的,但它们掌控了庞大的市场,但这是否能够发展成为艺术领域一个独特的风格,流行唱法自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二、美学——美感的艺术

美学,这是一个十分古老却年轻的学科。有人说,《老子》第二章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中国美学的发端,但全世界公认的美学这个学科确立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他的《美学》一书中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了。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他的这一个定义并没有带来像他建立美学这个学科一样带来权威性。

1.什么是美?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受苏联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进行了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是什么,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涉及到“美”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重大问题。在50年代的政治气候之下,又把各个参与讨论者的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凡是主张美是主观的人都是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知识分子,都被流放至边远地区或者关进大牢。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场讨论,是否真的触及到了美的本质问题,值得商榷。当年参与美学大讨论的高尔泰在《论美》一文中说:“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的本质是自由;所以美是自由的象征。”这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汇,也是高度的敏感词汇。高尔泰从美学的角度,引入自由的概念,把美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上的自由有着难分难解的联系。“美感是感知、理解、意志、想象等多种心理过程以情感为中介的综合统一。其中关键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情感。情感的消失也就是美的消失。”高尔泰认为,情感的消失也就是自由的消失。他以自由为中心阐释美,把美感和美区分开来,当人们用自由的心去感受美是,他的美感是丰富的,也更能感受到美。几十年过后,高尔泰写了《〈论美〉之失》一文,其中说道:“现在重读《论美》,感到政治上也确有问题。人们对我的批判纵然十分无情,却没有抓住要害:强调美的主观性,也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权利和呼唤人文精神的多元化,等于挑战权力意志。我没有自觉地这样做,人们也都忽略了这一点。”在这场大讨论中,美德本质问题被总结为美是客观的,美被归类到唯物主义阵营之中。

2.美感的两种基本特征

形象的直线性是美感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在回答“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想从抽象的概念、从逻辑上给什么是美下一个定义,也就是说把美的抽象性看做是美的第一特征,但逻辑上产生的东西也能在逻辑上消灭它,人们在讨论“什么是美”的问题的时候,就这样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死环之中,无法走出。美是具体的,他需要人们去认识它。可感性是美感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我们可以去认识“美”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我们的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居然可以被理解。”美也同样具有可感新,意即它能够被人认识到。我想仿照爱因斯坦的话也说一句:“美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居然有人认为它是美的。”如果美丧失了它的可感性,那么美自身便会消失了。

三、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世界

1.声乐艺术的具体性,是能够从美的角度进行观察的前提

美如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或者说只存在我们的观念之中,那我我们只能在抽象之中去认识美,但幸好不是这样,美需要具体的感知。声乐艺术虽然各自成为了一个系统,也有自己的理论,但它一定要通过具体的歌唱者演唱出来,这才能为人们所欣赏,我们才能从美学视域下去看看我们的声乐艺术世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是在系统上为声乐艺术搭建一个可以为我们认知的界限或者说概念。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三种唱法具体的内容,去欣赏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并作出鉴赏,这是在美学视域去看声乐艺术的途径,我们要主动去参与到这种途径之中去,不能只在想象中怎样从概念入手,把美学和声乐艺术结合到一起。也许,美学和声乐艺术并不需要我们从概念上为他们建立关系,我们应该让他们在每一个具体的歌曲中、在每一声的演唱中粘合在一起,这是他们的生命力,是我们不断能够认知到他们在一起的方法。因为在观念上,我们可以宣判他们不能在一起,但在事实中却不行。

2.在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能够让声乐艺术变为真正的艺术

有一位记者在采访金庸时问道:“昆曲和粤剧,你更喜欢哪一个?”金庸豪不犹豫地回答说:“昆曲。因为昆曲是一种艺术,而粤剧却够不上艺术的级别。”昆曲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呢?因为它在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之中,不断有人从美学的角度去改造昆曲,使昆曲上升为一种艺术,成为我们的国粹。但粤剧却不行,没有人从美学的视域下去提升粤剧的档次。从美学的视域下,去看声乐艺术也是同ภ样的道理,只有这样声乐艺术才能真正成为一种高贵的艺术,这是人们最为期待的。首先,要身处在声乐艺术发展浪潮的歌唱家们展现出自己艺术高度的关怀,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具有穿越时间的生命力。其次,美学家们,或者说鉴赏家们,要为整个声乐艺术建立一套像鉴赏昆曲那样的理论体系,让人们能够分辨出什么样的声乐艺术具有美感,这也是十分迫切的。

结语

从美学视域下去看声乐艺术,对美学和声乐艺术两者都是具有意义的角度。声乐艺术的具体性,为我们理解“什么是美”提供了一个十分具有启发性的角度;美学的高度,会为声乐艺术升级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甚至是国粹,提供了形而上的支持。这两个角度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对我们的声乐艺术的鉴赏和美学的理解,都是应该考虑到的角度。在我们人生的生命过程中,曾经有一种声音震撼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会把它记在心里,也需要把它表达出来,但它太过美好,我们只好用美的语言,从美学的角度去表达它,从此,这个声音也具有了生命力,它会与我一路同行,让我在人生的生命过程中变得可以回忆过去。

参考文献:

[1]黄志勇,陈皞.浅谈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北方音乐,2014,16:142-143.

[2]付磊.试论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通俗歌曲,2015,10:71.

[3]程琴.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作家,2014,14:177-178.

[4]岳蕾.初探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戏剧之家,2015,24:76.

[5]付莉.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J].戏剧之家,2015,18:80.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