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性语言,可以很好的凸显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忽视了文化差异的相关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日后国际交际、交流的流畅性。文章针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了如何构建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旨在推动国际化人才教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特征;教学模式
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基调,在这种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重要的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间接或直接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在此形式下,国际化人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力军,因此,我国开始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提出了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英语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语言内涵,进而产生了文化差异。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在英语教学中都忽视了文化背景和语境的不同对英语表达产生的影响,只是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虽然拥有很好的英语理论基础,但是却不能很好的使用英语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通常无法表达出英美国家思维方式的语言内涵。为此,我国高校应该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促进我国对外交流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模式的有关措施
(一)设计教学目标与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要尽早引入跨文化交际的理念,并将其纳入课程规划中,从而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并参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原则。
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确定整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教学原则时,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的价值导向 シ,确定“切实”与“最优”的教学原则。
(二)选择教学内容,划定教学范围
教学内容与范围的划定要参考教学大纲,并辅以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精”,不要过分的追求“量”,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时间。我们要保留典型的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添加文化教学内容。设计文化教学内容时,要以课程中的语言内容作为选择的参照内容,尽量选择差异化明显的典型案例。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起较为开放的教学体系,从各方面引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多元化的文化,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起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添加不同文化背景教学内容,同时添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口语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区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课堂上设置如下:
1. 教师首先介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文☏化背景。
2. 教师介绍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发音的不同:第一,英式英语吐字清晰,高亢有力、声调起伏较大;第二,美式英语语调婉转圆润,与英式英语相比较为柔和;第三,两者发音时,元音、重音和音调几乎完全不同,教师选择英、美两国的两段广播播放给学生们听,学生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两种语言的不同。
3. 教师介绍作为非英语母语的国家,我国应该学习的都是RP,即Received Pronunciation,这是世界公认的标准英式发音。
4. 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的不同,并安排学生在英式英语、美式英语中寻找尽量多的不同词汇,作为课堂作业。
(三)确定教学方法
为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英语的多元文化背景,并学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英语。
教师要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控制好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课下,安排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于英语教学的活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知识库,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学生搜集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中外文化、名人背景资料等,从而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具体如,安排学生进行合ツ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合作教学是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指中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交际的真实语境,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本地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外籍教师提供给学生原汁原味的语言体验,教授给学生地道、常用、准确的英语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英语这门语言。合作教学的英语教学效果要远超传统课堂教学,因此,高校可以适当、适量的使用的合作教学,但是要注意,合作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在课堂教学滥用,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构建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将文化、语言教授给学生,还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将学生反馈的信息作为改进教学模式的依据,从而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