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教育制度供给视角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逻辑切入点
(一)确定制度供给中有关的匹配度
1.学生个体创业需求和创业教育价值选择的匹配度
通常而言,学生的创业需求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创业的意向度,其二是创业的自我评估度。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高职院校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何把多元化的创业文化体现在创业教育制度供给中,是高校指出的创业要求,也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关键,换言之,把创业教育制度供给中创业个体的创业价值观培养内容付诸实践。
2.学生个体创业能力和创业教育目标路径的匹配度
对未来创业成功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而言,学生个体的创业能力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创业要求掌握的基本创业实务知识,有融资与管理等知识;其二是是创业成功的保障性能力,有决策能力与团队领导能力等;其三是创业成功的重要能力,有理性的冒险能力与把握机遇的能力。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要统筹创业具备的上述能力培유养,以体现高校于卓越农业人才培养上的层次度与有效性。
(二)突出创业教育服务供给双重特性
总之,从高等教育获益的不仅有社会,而且也有个人,这也体现了高等教育本身的双重性,供给和需求两者是统一且对立的整体,所以,高等教育具有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性。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对高职院校而言,不但要满足个体需求,如学生个体需求和学生家庭的需求,借助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服务,促使学生个体不断进步,更好地成长,而且高职院校教育供给还要迎合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满足新时期经济对社会农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所以,在高等教育服อ务供给的体系中,高职院校对此的设计、实施和运行一定要满足个人和社会二者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如何选择创业教育制度供给体系
(一)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选择
1.横向层面加强显性知识和隐性能力的结合力度
创业课程设置不单单重视知识自身的逻辑,更突出的是,结合了学生的认知心理与实际应用需求,充分结合了显性知识和隐性能力,尽量为用人单位与社会提供合适农业人才。显性知识的获得,可通过学习课程知识得到,然而,隐性能力需要显性知识在学生实践操作中获得,上述隐性能力在学生看来,往往无法言谈,是隐形的,积极参与真实的环境中,根据个人经验,结合反思,和别人展开交流和探讨,方能把隐性知识外显,此隐性知识外显后,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纵向层面开展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
以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院校在培养农业人才时,要求人才具备相应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定要求,考虑社会需求实际情况,需求体现新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充分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根据知识逻辑,结合项目任务现状,以组织课程,凸显课程间的关联性,以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核心,给出系统设计,让学生熟悉知识间的联系,面对综合问题,能够解决。专业教育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者之间存有一定的重叠性,其由四方面的模块内容组成。
其一模块课程重在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能力,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需要学生将其中3门课程作为选修内容;模块二涵盖了部分网络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一些网络课程进行设置,设置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课程、资本运营课程等,上述课☣程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模块三课程强调和专科课程教育相关,和创业关系联系密切,是一类素质训练课程,这种课程模块多通过小组训练的方式强化学生创业能力与软实力;模块四课程往往通过团队实践的方式,挑选的项目企业尽量表现项目训练完整性,学生完成项目全过程后,学习到有关知识,在规定时限内,结合各项目,多次训练有关能力,于实践中促使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督导与诊断服务体系的选择
学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尽量迎合学生个体的需求,构建创业教育诊断服务和督导体系,这反映了创业教育制度供给自我发展机制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诊断服务和督导体系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
其一学校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组织活动抑或市场化运作形式,当学生创业面临困境时,自己不能解决创业项目难题,提供诊断、调整和实施对策,学校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其二学校构建创业教育的督导机制,以科学、动态、指导和动向为指导,督导且评估学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在督导评价中,有效倾听需求主体的观点,同时结合督导评价结果,协调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优化创业教育的制度供给,也是对此作出的一种合理转换制度供给方式,改变了原有的被动供给,变成了主动供给,强化了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完备性、效率性和适应性,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实现了平衡供给。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路径有许多,本文仅从上述几个层面开展论述,希望以此取得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基于创业教育制度供给视角,审视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路径不难发现,高职院校为了迎合社会对农业人才的新需求,制定了这一人才培养路径,目的是满足➳社会对合适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高职院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适应了教育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