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这是语文教学通往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学习是学生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如果学生的特点能够得以把握,那么大多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我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尽可能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科学合理地分组,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一、掌握学生的兴趣、需☪求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学《河中石兽》时,我根据教学中学生对庙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提出的疑问,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设置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 “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了老河兵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品质。使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研究学生的能力、水平
我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仅城乡有很明显的差异,每届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总体上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可操作,易成功”的滋味。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教学中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运用,七年级上册《春》中讲,《济南的冬天》中也讲,以后几册的散文中依旧讲;细节描ฌ写的运用,七年级《秋天的怀念》中讲,八年级《背影》《蜡烛》等课文中讲,九年级《范进中举》等课文中又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七年级讲,九年级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无效重复,势必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无所获。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学生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教学《绿色蝈蝈》这课时,我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将课文与一般说明文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描写、记叙文字多于说明文字的特殊结构和表现方法有所感悟,并设计ช了将文章按一般说明文的写法(说明为主,穿插少量描写记叙文字)进行改写的练习,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中的描写记叙文字,分析、体会作者这样写文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很快把握了蝈蝈的特点,理解了文章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的作用,进而能够准确地阐释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既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避免了重复讲解比喻、议论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等学生已有的知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合理分组
认知倾向,是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不同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往往以外部参照作为依据,喜欢在有人际交流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学习。他们往往对社会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储存效果较好。他们较依赖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学习中需要较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场独立型的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常常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参照,喜欢独℃立思考,个人学习。他们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很好地分析,重新组织,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他们往往对理工学科的信息材料加工、处理得较好。沉思型的学生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往往会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判断,且较为准确。而冲动型的学生则往往会迅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且常常出现错误。
所以,在组织学习小组时,我尽量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相互影响,也有助于对学生认知倾向的培养调整。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谈话、问卷、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和分组,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