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对教材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注意问题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而作为农村小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学生学习了厘米、米的认识,却不会估计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高;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却不会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对于来自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却无从下手
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没观摩教学的相关设施的前提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呢?下面就谈谈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导入中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上课之初,学生就能在活泼又暗含新知的活动中开始新课,他们就会在充满激情中开始求知ข的旅程。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弗来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农村小学地方实际,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来组织教学。让课堂变成社会生活的舞台,学生们在充满新奇的课堂中大胆地进行着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水缸(长方体的)、木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现行教材虽然经过大的改革,题目的老化现象、数据的过时现象、脱离实际现象都已有明显好转,但仍不彻底,比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更新明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ซ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如在讲连乘应用题时,书本上的例题是四年级有五个班级,每个班派20个学生去栽树,如果每人栽了16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我在实际讲课时,把它改成学生比较喜欢的例题:我们班有4个组,每个组有9个学生,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每个班级人数一样★,全校有10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个例题一显示,学生很快做好了应用题。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24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8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三、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了圆的面积后,可让学生算一算家中钟面的面积;在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分组测量田地的面积;在学平均数时,请同学求本组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在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请同学通过测量求文具盒的体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 学素材。准确把握数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 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