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电算化》科目设置策略
为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通过调查、反复强调与操练,总结归纳有效的改进措施。并积极在教学中付诸实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科目设置;精选;善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若♥要灵活运用电算化进行账务处理,会计科目的设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计理论学的不扎实,所以在此处就出现了问题。因此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科目设置技巧,开拓思维,才能轻松愉快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一、精选习题,反复练习
有一些科目,例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应付账款、库存商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明细是很多的,针对这一块,我出了大量的明细,发给大家后,让她们自己来添加,由于做题中我没有特别的强调,最终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出了问题:有的是科目代码不齐或错位,如:暂估应付款,220202,写成了22200
2、220101,这并不影响科目的增加,只是不能按要求用而已;或者就是输成了暂估款,暂估付款等,纯是粗心所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有的是辅助核算漏掉了,还好在输入总账余额时有的就能发现。如:应收账款,辅助应选客户往来,当选择之后,在它的金额输入栏就变成了蓝色,因此给我们的期初明细资料便能一条条输进去,如若忘选或是选错,期初便不能完成,还好,这时改起来不是对么麻烦,但若是到业务题中才发现,改起来就会很麻烦,如果不具备修改的能力,就只能到此停止了。因为在用友中业务出了问题,你必须一步步从后往前修改,可以说这是一项繁琐的工程。大多数同学是处理不了的。对于这部分粗心的同学,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其反复的设置,当出现问题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指引修改的思路,试着从后往前一点点进行修复,及时总结修改的过程,并让其帮助别人去修改或传授经验。再或者把几个出现类似问题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自行探究修改的方法,几次下来。对于这部分同学,就不会在此出现问题了。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某些同学来说是很辛苦的。我 ت在“惩罚”的同学,在思想上也要做足够的工作。
二、思想重视,善于总结
出现问题,就要针对性的去解决。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光强调是不行的,应通过一遍遍的练习加以巩固。我在教学中针对同学们容易疏忽的这个问题,设置了不同的习题,在我提示和不提示的情况下做了多次测试,其中有些同学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做到业务题时某题做不下去了,回过头来一看,啊,科目设置有问题,没办法,只好重做。这期间我重点采访了一位同学,就《会计电算化》操作来看她是这样说的: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单枪匹马上阵还真是为难,错误百出。首先,是会计科目。开始时根据资料增加和修改会计科目,等到填制凭证时才发现要新增会计科目,更换操作员再进入“基础数据”,然后更改。增加的明细科目,会把总账科目的金额过渡到明细科目中。第二,在录入凭证时,有的关系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会计科目的使用,则会出现该“科目系统受控不能应用”。这时我们应该调出会计科目然后找到该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统去掉,这时就能使用了。出纳签字时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凭证审核后,进行出纳签字时出现了“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原来是因为没有指定会计科目。第三ศ,输入银行对账单时,日期超出范围就不符合要求,经过老师指点才发现,进入时没有选对日期,所以银行对账单总是出问题。最后,在生成报表时遇到的问题更多,很多数都不平,我们只好逐笔查找错误,明细到具体科目,发现确实错了后不得不进行反记账、取消审核、取消出纳签字进行修改。然后再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再查看报表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三、因材施教,强化理论
由于同学们的知识底子不一样,所以有些同学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太差,一年下来,专业理论掌握太差,这对《会计电算化》操作是个严重的阻碍,本身对分录一知半解,又怎能准确操作电算化呢。还是以“应付账款”为例,第一环节明细设置对了,但是业务中不知用哪个。就具体业务来说,采购原材料,入库后发现其中三件质量不合格,当日退回。此业务应列作暂估业务,应直接填入暂估成本,冲销退货,正确的分录为: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不少同学不明白业务的实质,而编成:贷:应付账款—人民币。针对这种问题,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去给他们多一些专业理论辅导,尽可能的与他们的专业理论教师相配合,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当然电算化操作ธ中教师要比对别的同学更多关心、指导一些。关心、指导的同时,要给他们下达任务,对于每天的要求要及时ฃ检查,督促,奖惩分明。理论提高了,运用上便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再加以反复的练习,同学们便会对科目的设置与运用相当自如了。设置和运用会计科目贯穿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因此在这方面要一直强抓下去,作为我们任课教师更要努力探究,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独立运用,为将来的电算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审.财务软件应用教程[M].南京出版社,2013,7.
[2]孙莲香.财务业务一体化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