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4-11-10 16:10:0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效能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的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政治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网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等对其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有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催化,表现为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对网络意见领袖及其他群体观点的免疫力的下降等;线下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回应,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越多,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便越强。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G203;D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2-0052-08

一、引 ☺言

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网民规模迅速扩大,网络普及率快速提高。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学生网民规模达到1.41亿,占网民总体的25.1%,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网络政治的迅速蔓延,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公民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的能力,而且平衡了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彰显了公民社会的力量。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学生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表现引起了学界的特别关注,原因之一是该群体庞大的网民规模,原因之二是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学校是政治社会化最重要的载体,学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学生群体中,尤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最高、公民意识最强、政治人格最成熟,因而被研究讨论的也最多。但研究多集中于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及利弊评价上,规范性研究也较多,而实证分析较少,且缺乏对参与动机和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论证。作为测度公民政治参与和国家民主化的重要指标,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由坎贝尔等人提出,并逐渐被大部分学者认可为一种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政府,并且能够得到政府回应的感觉。本文将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了解当下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情况,以及网络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1.政治参与

目前国内外政治学界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陈振明、李东云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认为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包括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的,只关注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4〕。

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因的解释也见仁见智:公共选择学派指出公民参与投票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5〕;保守主义学派代表塞缪尔・亨廷顿则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平等以及流动机会密不可分〔6〕;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政治文化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7〕;多元主义学派则逆向思考公民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得出影响公民参与政治的因素有政治效能感、政治知识、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政治参与效益等〔8〕。

尽管学界对于政治参与的内涵和动因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学者们一致认可政治参与在维护政治稳定、扩大政治民主、促进政治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部分学者对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影响表示担忧,认为无序的政治参与会带来政治合法性危机,造成政治决策扭曲等〔9〕。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治参与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被国内学者认为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水平的关键。

2.政治效能感

1954年,坎贝尔等人首次提出政治效能感的概念,指出政治效能感是“个体认为其政治行为影响并且能够影响政治过程的感觉。比如,认为履行公民义务是值得的感觉”〔10〕。由于该定义并不能区分公民能够对政治系统造成影响的感觉和对政府回应的感觉,因此其片面性和低效性在后来的研究讨论中饱受批评〔11〕。经过不断的实证检验,学者们逐渐形成了对政治效能感的新定义,认为政治效能感应包括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两部分。内在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人政治参与有效性的感觉,是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了解政治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观判断;外在政治效能感是个人对政府回应的信念,是个体相信政府会重视或调和公民意见的感觉。内在政治效能感指向的是自我政治能力的认知,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则指向对外在政治体系回应的认知,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政治效能感这一重要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动力〔12〕。

政治效能感被认为是预测政治参与、测度民主政治的指标,是构成公民民主性格的组成成分,其重要性引发了海内外学者对其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勒从三个方面解释了政治效能感的动因:文化决定主义、结构决定主义和多元主义。文化决定主义认为公民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政治效能感;结构决定主义则强调社会经济阶层的差异对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多元主义倾向于认为政治效能感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产物〔13〕。此外,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政治效能感的形成和改变与公民社会人口学因素紧密关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种族等,而且与其他主观政治心理要素包括政党认同、政治信任、政治认知等乃至政治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14〕。一般而言,受教育ภ程度越高的公民,政治效能感相对较高;政治信任度越强的公民,政治效能感越高;政治参与度越高的公民,政治效能感也越高。 3.网络政治参与

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新方式。20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等未来主义学者便预测信息技术将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90年代后,随着电子民主、电子治理等概念的提出,网络政治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网络政治参与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出现大量关于互联网和政治参与、公民意识、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15~20〕。学者们就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问题形成了乐观派和悲观派两大阵营。乐观主义者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将突破传统政治参与的形式,解决现实民主政治面临的诸多困境〔21~23〕;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受现实政治环境影响,不可能带来民主建设的重大进步,并且其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将成为阻碍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24~26〕。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政治参与概念辨析、特征研究、影响因素、现实效果以及策略研究等〔27~29〕,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较少。

综合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国内少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政治效能感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通过实证调查来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线下政治参与、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并对政治效能感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论证:

问题一: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等对政治效能感是否有影响?

问题二:大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和内容偏好对政治效能感是否有影响?

问题三: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政治信任、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的不同层面是否存在不同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程度高低的影响”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方法对10名大学生进行初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再对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正式调查以中国矿业大学2009~2012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采用自填方式收集。共回收问卷199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5%。全部问卷资料经核实编码,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类型包括单变量描述统计、双变量交叉表分析和相关性卡方检验。

四、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看,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78.1%和21.9%,反映了中国矿业大学这一理工科大学男多女少的基本情况,该特征在专业类别比中也有明显体现(样本中工科学生比例超过2/3);从年级来看,大一比例偏低,为17.7%,大三、大四比例较为均衡;政治面貌方面,有超过1/2的被调查者为共青团员、中共党员(其中党员在这部分人中约占1/3),群众占少数(10.4%)。样本的情况基本能反映总体的构成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见表1)。

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网龄为3.97年,其中网龄不足1年的为10人,超过5年的为60人;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2.34小时,其中,59.9%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3小时(N=115)。从上网方式来看,使用手机上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学生各占42.7%和43.8%,使用台式机上网的只有13.5%(N=26)。在互联网内容偏好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使用互联网看娱乐视频(53.09%),除此之外,搜索学习资料和浏览时政新闻是大学生上网时主要进行的活动(均为49.80%),博客或个人主页等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也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占39.51%(见图1)。

在政治信息获取渠道上,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通过网络来获取(N=160),超过5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选择电视作为政治信息的来源(N=100),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形式(见图2)。而对于网络政治信息的可信度问题,有58.9%的被调查者相信网络上的政治信息并非完全可信,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政治信息。

图2大学生政治信息获取渠道

2.大学生政治效能感问卷测量结果

根据海内外普遍认可的政治效能感经典测量指标,本研究制作5级里克特量表,对大学生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别测量。其中,1=非常同意,5=非常不同意。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得到体现外在政治效能感“我认为,我的行为不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和“我认为,政府官员不会在意我的想法”两个问题的平均分为1.97和1.95;内在政治效能感问题“有时,政治太复杂,我很难明白”的得分均值为2.27,说明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较低,但内在政治效能感相比较外在政治效能感还是略高一些。

五、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个人背景

为了验证大学生的性别、专业所属类别、年级、网龄、上网时间以及互联网内容偏好与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与政治效能 シ感进行双变量交叉表分析和相关性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外在政治效能感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在内在政治效能感方面,女生要低于男生,说明女生在自我政治参与能力方面不如男生自信。此外,各专业类别的学生在外在政治效能感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相比之下,工科学生表现出比文科学生、理科学生更高的内在政治效能感倾向。不同年级的被调查者无论在内在效能感或外在效能感上都没有明显不同,这表明大学阶段大学生个人的整体政治效能感并没有随年龄、知识的积累而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还对大学生网龄、上网时间、内容偏好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卡方分析,发现除大学生网龄长短与政治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014,p=0.046< 0.05)之外,上网时间的长短和不同内容偏好并不能对政治效能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见表2)。="" 〔16〕franko,d.l.etal.motivation,self-efficacy,physicalactivityandnutritionincollegestudents: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aninternet-basededucationprogram〔j〕.preventivemedicine,2012,(4):369-377.="">

〔17〕Erentaite,R.,Zukauskiene,R.,Beyers,W.,Pilkauskaite-Valickiene,R.IsNewsMediaRelatedToCivicEngagement?TheEffectsofInterestinandDiscussionsabouttheNewsMediaonCurrentandFutureCivicEngagementofAdolescents〔J〕.JournalofAdolescence,2012,( ت3):587-597.

〔18〕Baker,M.A.P.,Bricout,J.C.,Moon,N.W.,Coughlan,B.,Pater,J.CommunitiesofParticipation:AComparisonofDisabilityandAgingIdentifiedGroupsonFacebookandLinkedin〔J〕.TelematicsandInformatics,2013,(1):22-34.

〔19〕Nam,T.DualEffectsoftheInternetonPoliticalActivism:ReinforcingandMobilizing〔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2,(1):590-597.

〔20〕Vrocharidou,A.,Efthymiou,I.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forSocialandAcademicPurposes:ProfilesOfUseandUniversityStudentsGratifications〔J〕.Computers&Education,2012,(1):609-616.

〔21〕Norris,P.,Jones,P.VirtualDemocracy〔M〕.Boston:HarvardInternationalJournalofPress/Politics,1998:474-480.

〔22〕Shah,D.V.,Kwak,N.,Holbert,R.L.“Connecting”and“Disconnecting”withCiviclife:PatternsofInternetUseandTheProductionofSocialCapital〔J〕.PoliticalCommunication,2011,(2):141-162.

〔23〕Weber,L.M.,Loumakis,A.,Bergman,J.WhoParticipatesandWhy:AnAnalysisofCitizensontheInternetandtheMassPublic〔J〕.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2003,21(1):26-42.

〔24〕Papacharissi,Z.DemocracyOnline:Civility,Politeness,AndtheDemocraticpotentialofOnlinePoliticalDiscussionGroups〔J〕.NewMediaSociety,2004,6(2):259-283.

〔25〕Nie,N.H.Sociability,InterpersonalRelationsandtheInternet:ReconcilingConflictingFindings〔J〕.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2001,45(3):420-435.

〔26〕Shapiro,A.L.TheControlRevolution:HowNewTechnologyIsPuttingIndividualsInChargeAndChangingTheWorldWeKnow〔M〕.NewYork:PublicAffairs,1999:324-352.

〔27〕袁峰.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80.

〔28〕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2.

〔29〕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6-9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