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信息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 要:在整个社会生活快节奏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也处于信息化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特别是如今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社会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入手,谈论下社会信息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高校应采取那些对策。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市场经济 高校大学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逐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更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体制市场化,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亦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一、社会信息化的特征
社会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把社会最基础的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和改造社会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过程。当前,社会信息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智能化。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成了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共享,可以倍增,可以“无限制的”创造。这一过程中,知识取代资本,人力资源比货币资本更为重要。
全球化。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信息技术及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通信卫星网的建立,国家概念将受到冲击,各网络之间可以不考虑地理上的联系而重新组合在一起。
渗透性。信息化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它同时深刻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引力。信息化使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和加强。
开放性。开放不仅是指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开放,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开放、心灵的开放。开放是创新的心灵开放,开放是创新的源泉。
总之,社会信息化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信息获取、处理、生产、加工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是这样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信息敏感、求知欲旺盛同时又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活力群体,是社会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主要承受者。因此,社会信息化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给予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了严峻的挑战书。
二、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领域带来的挑战
社会信息化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条件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方面占据อ主导地位,他们总是把这些信息优势和意识形态图谋结合起来,打着“信息自由”的幌子,对信息技术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播有害的信息和言论,企图变网络为他们实现政治图谋的工具,在传播文化信息和控制言论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倾销给他人。在2010年的“谷歌事件”中,美国政府就支持谷歌公然违背中国的法律、抵制中国政府对有害信息的过滤就是以所谓的“信息自由”的名义进行的。现在很多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比重日益上升,他们接触网络的时间最长,有的甚至成网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放任不管,任由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有害信息传播,不注重从思想上把关、指导、纠正,那么思想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化就可能会变成意识形态多元化,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遭到荼毒,从而影响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而侵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2.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行为领域带来的挑战
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互联网本身的隐匿性和相关制度规范的滞后性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了很大的难题。网络传播的信息得不到绿色过滤和规范管理,就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和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会致使犯罪行为的发生。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如发布病毒、破译系统密码,入侵个人重要网站和组织网站,进行恶搞、欺诈、多角恋、骗取钱财等多种不道德行为,不少大学生成为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的受害者,比如见网友被害、购物网站上被骗金钱等现象,这些现象均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沉迷网络造成的网络依赖综合征,如焦虑、孤独、恐慌、自闭等症状,严重威胁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宅男”“宅女”等词语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得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把握问题的关键,从源头上一一解决。
3.社会信息化给高校大学生文化领域带来的挑战
三、高校对社会信息化带来影响的对策
1.要按照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网络素养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国家意志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自上而下的活动在社会信息不发达的背景下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年轻的大学生凭借其目光独特、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特点,越来越给社会注入了新鲜的空气,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应该用开放的心态更新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使自己的脚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学生保持同步,最好在认识新鲜事物方面超越学生,这样才能在思想教育方面具有掌控力。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真信、真会讲。另外,高校思政教师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素养,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以及对网络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的政治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引导学生拒绝垃圾信息,有指向性地解决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有的放矢,释疑解惑,从而全面地落实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战略任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局域网,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传播主流文化
要因地制宜,重点规划、建设一些在大学生中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上开展丰富生动的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纠正重大错误信息和批评错误言论。在一些具有很高点击率的新媒体网站上发表专题或进行讨论,充分利用它们的高用户量带动和深化网络思想教育。注重校园局域网的软件建设,增强校园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尝试利用网络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将其它网站上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资源加以收集、整理、加工并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理论课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管理提出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及时了解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以学生为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不再沉迷于低俗的网络文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正确价值观引导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3.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本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本源和根基。”一定文化中的内核,即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一定社会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一定社会的教育活动必然体现和透射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大学,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大学所培养的人,一批批的走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所以在新的文化体制下,仍要发挥党和政府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这些都说明了本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形式来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使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思想、陶冶情操、得到启迪,在文化熏陶中彰显高雅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意蕴,满足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还可以引导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等文化创建活动中去,使他们增强文化使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甄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