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就业导向下的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探析

时间:2024-12-26 03:46: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团队精神 就业竞争力

论文摘要: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前提,团队精神又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高度重视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特点,充分挖掘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有效资源,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环境,利用班级和各类社团等同伴教育的良好平台,强化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要求,开展团队知识的理论教育、团队意识的活动教育、团队精神的合力培育。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刻分析了这一状况,即当前我国面临着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格局下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时出现的“三峰叠加”局面。在这个大的社会就业背景下,加之近几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要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着实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我们更应重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毕竟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就业市场上“打铁还须自身硬”。“标本兼治”的促就业方案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举措。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现代社会生产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它对劳动者团结合作的要求比以往任何社会都要高,因此团队精神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已经成为共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基本条件几乎都百分之百地强调这么一点:必须具有良好的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创造力、忠诚度和沟通与表达能力是未来企业人才标准排在首位的四条。”团队精神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良好的团队精神帮助大学生快速融入并适应社会,同等条件下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获得就业机会;相反,团队精神较差的大学生即使其他素质再好,也往往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许多研究者都高度重视团队精神,把它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晖与尹哲提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四因素说”,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4类: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社会因素,就业意向”,把团队精神置于“非智力因素”系列;郑雨兰与严鸣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中提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5要素说”,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由知识掌握、特殊知识应用、工作能力、工作精神以及身心素质这五个要素决定”,把团队精神置于工作精神之中;楼锡锦等人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认为基础竞争力包括团队精神;赵志川,陈香兰在《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含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三个基本层次,把团队精神置于基本工作能力层次;等等这些观点共同地强调了团队精神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正相关性。

一、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突出特点

1.团队认知较好但缺乏系统性。绝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接触过团队组织形式,他们或多或少地明白团队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团队精神的内涵。调查表明,91%的大学生明确“团队机制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70%的学生能部分说出团队精神的社会功能,78%的学生能简单地说出“团队”与“群体”之间的区别,93%的毕业生了解团队精神而且认为团队精神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没有接受正规的团队理论培训,因此直接导致他们的团队知识非常零散。调查显示,10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团队知识不够系统,有待专业化的理论培训”。

2.团队情感易形成但缺乏持久性。在日常学生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两样种情况:开始不愿意接受自己所在团队的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磨合他们很快就能融入其中;最初非常热爱自己所在团队的学生后来转而对其冷落甚至生发厌倦感。这就是大学生©圃队情感缺乏稳定性的直观表现,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团队情感他们都容易形成,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ร迁移,缺乏持久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l5%的毕业生反映自己四年如一地参加同一个社团,绝大部分的被调查学生都表示有过“讨厌自己曾经热爱的社团”和“热爱自己曾经不喜欢的宿舍或班级”的经历。

3.团队价值取向知行不够统一。团队价值取向包括个人利益优先和团队利益优先两种基本形式。由于课内学生接受的都是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因此,他们理论上知道应该坚持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普遍表现出以个人利益为重而轻视或忽视团队利益的趋向。我们调查发现,90%左右的学生在问卷中选择“一般情况下在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团队利益”,而在实际案例分析中,70%的学生表明“先看两者能否兼顾,如果不能就舍弃团队利益来保护自身利益”的倾向,只有5%左右的学生表明“即使个人利益受损也必须维护团队利益”的决心。

4.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身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从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人处事方式,而且,基础教育阶段他们接受的多是以竞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念,因此,现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合作意识淡薄,不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意义。调研结果表明,64%的学生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竞争优于合作”,43%的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多地依赖自我而非他人”。

5.团队奉献精神讲条件。奉献精神是团队精神的崇高境界,然而,现代大学在团队学习和工作中往往把奉献精神与获取各种具体条件结合起来,他们的团队奉献精神不再具有大公无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而更趋功利性。86%的学生表示“愿意为团队和其他成员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必须建立在自身能够获得同等报酬的基础上”;54%的学生认为“无私奉献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二、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资源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其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团队精神培育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各种有效资源的积极特性,包括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环境,利用班级和各类社团等同伴教育的良好平台,强化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要求等。

2.利用班级和各类社团等同伴教育的良好平台。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展和成熟阶段,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表现出可塑性极强的特点。他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行为习惯也表现出害怕孤独、趋向从众的倾向,这就是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的突出表现。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为团队精神的同伴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教育者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团队精神教育之间互动共进的同伴教育。在班级和社团活动中,教育者主要扮演组织者和策划者的角色,其中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以及活动任务的完成更多地是靠学生的互动来实现。在校期间,班级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平台,也是实现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良好平台。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宿舍和社团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利用班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普遍采用的方式。每一次班级活动的开展班主任都都应该有意识地地将其作为学生合作意识的训练和培养,首先制定活动的目的,然后进行分组,明确组员在活动中的任务和角色,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最好在进行活动结果的评定中,把组队之间的协作精神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因素。各类学生社团在繁荣高校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依靠学生的共同兴趣而建立起来的,它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我们调查发现,98%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至少参加过一个社团,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有效利用社团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搭建良好平台。

三、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路径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重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责,对此教育者必须改进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从团队知识的理论教育、团队意识的活动教育、团队精神的合力培育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团队精神。

1.团队知识的理论教育。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良好的理论修养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也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当前,一些大学生团队精神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团队理论功底的缺失。团队知识理论教育的目的是用团队理论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因此在开展团队精神实践活动之前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江泽民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上的成熟首先是将理论知识化作理论涵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知识的理论教育,及时要对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讲授团队精神的基本理论,包括团队精神的基本概念、团队精神的基本内容、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如何培育团队精神等等。为使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理论教育欣然接受,教育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坚持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三贴近”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团队精神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结合时代特征把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深他们对团队精神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大学生提升团队精神的自觉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好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可以联系到团队精神的理论。比如,在讲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我们可以讲述团队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必然性及价值;在讲授“人的本质”问题时,可以把“人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良好团队精神有助于建立“平等、互助、协作、友爱、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结合起来。注意把团队知识穿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能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实现团队知识的内化,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针对性。

2.团队意识的活动教育。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大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中介而实现的。李瑞环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文化、娱乐中去,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进而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提高觉悟,树立正确思想,升华精神境界。”同样,在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工作中我们也应充分利用活动教育的方式,树立大学生合作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联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和实际,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让他们在活动的亲身体验中培养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意识。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团队意识培育活动,必须结合他们求美、求趣、求新、求奇的心理特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对团队精神培养的积极效应。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尽量更多组织集体性的活动,如课内组建“学习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小队”等集体活动,课外组织篮球赛、拔河比赛、宿舍文明创建赛等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广大学生置身于某个团队,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极力主张活动教育方式。但是,他强调“活动”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有教育意义和价值,二是能提升能力或素质,而且他还强调学生活动的合宜度。杜威关于活动教育的这些有益思想对于我们开展团队意识的活动教育有启发意义,教育者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必须思考开展活动的积极意义和有效组织形式,而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实际和现实条件,恰到好处地组织符合大学生需要的文化活动,真正有助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提升。

3.团队精神的合力培育。人类社会有三大教育系统,即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身组成的要素和相对独立的功能,但他们对人的受教育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大教育观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培育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理论基础。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也应当与时俱进,要对当前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工作部署、教育内容和方式、队伍建设和环境营造等进ต行理性的审视和相应的调整。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环境的同步治理、同步营造和同步优化,而不能把它局限于高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功能,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提升打造最优的学习成长环境,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化、协同性的大教育格局,促进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和谐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