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壁画内容述略

时间:2025-01-13 21:12: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现有221个洞窟,保存有历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从题材内容看,主要有佛典故事、经变图、特殊变相、供养人像四类。麦积山石窟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北朝时期壁画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壁画;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8-0032-02

麦积山石窟始创于东晋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的开凿营建,是公元5~18世纪佛教沿丝绸之路关中盆地西出口地带传播和发展的典型佛教石窟寺,也是中国内地开凿最早的石窟寺之一。在麦积山大小221个洞窟中,现存历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题材丰富,绘制精良,体现了各个时期佛教文化的辉煌,是我国石窟寺壁画的杰出代表之一。通过对麦积山石窟寺壁画的考察,可以发现它既有来源于佛教经典的题材,又有取材于社会现实的内容。无论哪种题材,都体现着它在佛教世界和世俗人间里“宣教化、敦人伦”的主题意旨,从而显示着它在古代美术发展史上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迷人特质。大致来说,麦积山石窟寺壁画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佛典故事

佛教典中充斥着大量的故事题材,如有讲演释迦牟尼前世的本生故事,有记述释迦牟尼生平经历的本行故事(即佛传故事),还有教化众生及各种劝善惩恶的因缘故事等。这些故事,都可以划归为佛典故事。麦积山石窟的佛典故事主要有两类,即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

佛传故事壁画见于北周时期的第4窟和隋代时期的第5窟。第4窟(上七佛阁)也称散花楼,此窟为仿木构建筑,所凿的巨型殿堂,雕凿精工,气势雄伟壮丽,是我国现存各石窟中凿有窟廊建筑形象最大的一个洞窟,也是麦积山石窟诸窟中明确见于古籍记载最显赫的洞窟之一。前廊顶部壁画由42方平棋格天花板组成,每方格内绘制一个内容。由于自然因素的原因,现仅存5方,且内容模糊不清。其中一方,至今仍色彩艳丽,是北周原作。画面中心绘一穿交领襦服贵妇人坐于牛车内,周围骑马侍从护卫。白底上以赭红、石青、黑施色,色彩浓厚,画面气氛隆重,但由于看不出它的连续性,其可能表现佛传中释迦太子诞生后母子回宫的情节,或者为佛母摩诃摩耶夫人前往蓝毗尼的场面。隋代第5窟(牛儿堂)是另一处绘制有佛传故事的石窟,其绘制部位和第4窟一致,也位于廊顶部位。廊顶部壁画为18方平棋格藻井,现仅存1方,画面上下各有三身飞天,或托盘,或回首,周围饰以云朵,绿色飘带向后飞扬;中间最前面绘三个摩尼宝珠,紧跟绘制紫红色天马,四蹄腾空飞奔,后面绘一象奔跑。依其内容推测,似为佛传故事太子逾城出家场面里的键陟马和象王。

本生故事壁画仅见于第127窟,此窟为麦积山规模较大的洞窟之一,又名壁画窟,在麦积山洞窟中本生画和经变画占有面积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窟顶为四面坡横长方形形制,在前坡、左坡和右坡上绘制有本生故事壁画。前坡画面上,一人驰马拉弓,一人在汲水,鹿群饮水、惊望、奔逃,此为子本生故事;左坡画面中,一人在崖上禅定,崖下为一母虎引领多头幼虎,为钐茨μ崽子投身饲虎本生故事;右坡画面表现的内容,有人认为是钐茨μ崽子投身饲虎本生故事中“回宫报信”场面,也有人认为是东王公朝拜西王母。子本生故事体现了佛教经文“人之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上下相教,奉修五戒,修行十善”中孝道和戒杀的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孝道思想,已经和儒家思想相融合,成为了一个汉化的佛教故事。

二、经变图

经变图是指以图像形式表达某部佛经或某部佛经中某品的思想内容。石窟寺中的经变图通常以壁画形式来体现,用以向佛教徒们宣扬佛经的真正内涵。麦积山石窟中表现经变图的壁画共有四类,分别为净土经变、涅经变、维摩诘经变和法华经变。它们的出现,说明当时的麦积山石窟寺不仅仅是僧人禅定的岩穴之地,更是四方信徒学习佛经的佛教圣地。

净土经变是用来宣扬《佛说阿弥陀经》中的西方极乐信仰。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逐渐兴起对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思想的信仰,有关无量佛的经典,东汉末年已开始传到中国内地。自此以后,大量壁画中的西方极乐信仰对广大信徒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引导信徒认识和向往完美无缺的西方极乐世界。麦积山石窟中的净土经变现存两处,分别为第127窟和第5窟第3龛,显示了西方净土信仰在麦积山地区的广泛流行。第127窟右壁上部绘宫殿、莲池、树木,两侧有楼阁,殿中有阿弥陀三尊及众多胁侍罗汉弟子,前方置一大鼓,两侧二伎乐敲打,弹奏舞乐隐约可见,是我国现存经变画中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幅。其布局结构非常成熟,构图已不仅仅限于尊像,更着重表现经文中所宣扬的西方极乐世界;东崖第5窟(牛儿堂)第3龛外上部绘净土变,这组净土变相图的构图主体是一组以说法佛像为中心,左右侧下方对称配置立于装饰精美铺地图案的平台之上的菩萨像,相对第127窟的经变图,显得更加简洁明了。

涅经变主要宣扬《大般涅经》中的涅思想,体现了自北凉昙无谶翻译该经后流行于汉地的涅信仰。麦积山石窟中的涅经变主要集中于第127窟正壁上,正壁龛顶正中绘一佛二菩萨,左侧的为菩提树下成道,再左释迦说法,近角处为涅,卧佛身旁有众弟子举哀,其中一弟子手抚佛足,表现佛涅后为迦叶现足。右侧为八王争舍利。据佛经所述,释迦牟尼涅后,八王为分舍利起了争端,眼看一场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紧张时刻,有一位婆罗门出来劝导大家,平分舍利,分别起塔供养。此外,北魏时期开凿的第135窟正壁右上方也绘有“八王争舍利”征战图,各种动势奔驰的战马,反映了当时绘制者的超写实技巧。其中,画在正壁右角上的灰马稳健有力,正在缓步行进,绘图技法多用传统的线与色来表现,与中原民族的画法高度一致。

维摩诘经变致力宣扬《维摩诘所说经》的思想内容。从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左壁上的壁画来看,它主要集中表达《维摩诘所说经》中“文殊问疾品”“方便品”“香积品”和“阿z佛品”的内容,反映了菩萨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精神、清纷严法身的成佛思想、摄化众生的修行方法和在家信徒应行佛法正道的观念。其中,第127窟左壁上部文殊维摩诘、文殊及听法人隐约可辨,维摩诘俗服,头戴卷织拢髻冠,双目炯炯,似乎正在侃侃而谈,毫无清羸示病之容。文殊菩萨举手敛神,作倾听和敬礼状,其真实自然的衣着,无不显示出一种恬静寡欲、超然物外的动情。 法华经变依据经典《妙法莲华经》,宣讲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麦积山石窟第27窟窟顶绘《法华经变》,表现形式为释迦、多宝佛并坐谈法,是较为早期的法华经变。法华经图像是北朝佛教造像的主流,法华思想影响着北方地区大部分的佛教石窟和造像。释迦、多宝三佛并坐的场面往往是法华经变中最基本和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三、特殊变相

特殊变相是指以图画的形式具体表现佛教教义中名数的内容,这些名数多为辅助说明某种教义而创立的概念名称,如“八不净”“五戒☿十善”等。麦积山石窟中存在一些特殊变相,表明了当时佛教界对某些教义的特别重视和推广弘扬。

第127窟前壁门两侧分别绘有“十善十恶”变相。“十善十恶”绘于前壁右侧,壁画旁有“此入行十善得参通时”“诸天罗汉迎去时”的墨书榜题。画面中,一头戴纱拢冠的女性在数身飞天的引导下向天界飞升。受持十善戒,是大乘之在家戒。《受十善戒经》宣扬“若有受持十善戒,破十恶业,上生天上为梵天王,下生世间作转轮王。十善教化,永与地狱三恶道别”的在家修行准则和果报,实则是大乘世间法淋漓尽致的宣扬。

佛教中既有“净土极乐”的天堂世界,也有受尽诸苦的铁山地狱,麦积山第12窟窟顶ณ右披绘制明代地狱变相一铺。三角形幅面,上部绘地藏菩萨,结痂坐于莲座上,身光头光俱全,周围祥云环绕;下部绘一倒置的大釜,内有一小孩,头伸出釜沿。大釜周围绘八身恶鬼,面目狰狞,操持刑具,或持枪张弓,或牵绳压抗。从形象内容看,似《大楼炭经・泥犁品》所描述“八大泥犁”中第一泥犁“想泥犁”里的第五部“一铜釜泥犁”。

此外,第127窟前壁上方还绘制“七佛”特殊变相,大概是取材于《佛说七佛父母姓字经》,主要是宣扬七佛的多种教化思想,以诸佛因缘、世界美好、佛身庄严、授护力量等内容表达七佛教化众生的主题,进而体现佛教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精神。

四、供B人像

佛教中,供养佛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因此多有供养人形象绘制在壁画中。这些供养人形象多为捐施壁画的功德主,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信仰佛教的社会阶层,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俗世的生活状况,集中体现了佛教流行时代的社会面貌。

第78窟坛基右壁绘制有关于供养人的壁画。壁画上下两排共绘18身男供养人,服饰为太和改制前胡服,均头戴鲜卑族突骑帽,上身着左衽窄袖短袍,下穿宽腿束口裤,腰束带,足穿尖头靴,双手前伸或持莲花,端供盘,捧香炉,侧身面向正壁主佛虔诚而立。每身供养人像前均有榜题,能辨识他们来自仇池镇的氏族上层。

第5窟第3龛绘制有唐代女供养人壁画。龛楣之上方净土变右侧下方,共有三排面形清秀、身体修长的供养人。她们都清俊秀丽,头束高髻,上着圆领宽袖衫,下着宽衣裙,双手持莲蒂,向佛恭立。每一供养人身后又两个侍女随从,侍女提裙,呼之欲出。这些女供养人是⌛一些有权势的贵妇,是初唐时期有代表性ง的人物之作。

此外,第90窟绘制有男供养人画像,他们身着窄袖长袍,仍为北魏改制鲜卑族的衣着。

综上所述,麦积山石窟壁画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题材丰富多样,源于经典又不拘泥于经文和定式,注重艺术体现。壁画数量不多,但保存有中国最早的大型经变画,是北朝时期壁画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北朝晚期到隋唐时期经变画的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