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探究

时间:2025-01-13 06:52:5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加强高职校园精神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校企文化全面融合和校企深化合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创建独具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从方向策略、机制策略和途径策略三个方面提出了融合校企精神文化、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精神文化;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学校就是以“培养面向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面向企业时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些任务和要求就需要高职院校把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努力推动高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让学生在校园就接受企业文化元素的潜移默化,及早具备“企业人”所具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任务,提高社会的认可度,才能创建出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真正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起主导作用,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载体和表现。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校企全面合作和对接的成功标志。

那么高职院校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策略与途径有哪些呢?

一、明确规划是校企精神文化正确融合的方向策略

在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中要有明确的规划。“继承”、“依托”、“选择”是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基础。“吸收”、“塑造”、“创新”是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目标。

在融合中,高职院校需要继承的是校园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托的是校园主体文化,需要吸收的是企业精神文化中“创新、创业理念,竞争、敬业精神”。需要塑造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怀、经世济用理念和竞争协作精神;需要创新的是独具高职特色的优秀校园精神文化。

二、主动选择是校企文化正确融合的机制策略

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所以,高职院校在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中不能被动地接受企业精神文化的熏陶,更不能用企业精神文化替代校园精神文化,而是要在创新校园精神文化整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发挥融合主动性。在坚持与时俱进、择优吸收的原则下,主动选择核心价值观与学院精神、办学理念、校训基本一致的企业精神相融合,把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与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学院精神融合起来。

三、分层塑造是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途径策略

“塑造是对设计理念和成果的实施。”在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中要按照层次性、交融性、独特性的特点多节点、分层次进行。

1.坚持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高职生思想道德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力提倡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未来称职的“职业人”。

(1)学校重视,建立职业道德教育长效机制。从新生入学教育到顶岗实训实习,从课内到课外,从课程到校园氛围,要始终贯穿职业道德教育。

(2)注重企业精神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通过教学渗透使职业道德规范成为每一位高职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自觉培养起敬业、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3)把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与学工团队考核机制挂钩。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与专职辅导员考核挂钩,促进学工团队不断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吸收,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4)身体力行,切身示范。学校教职员工要以身作则,切实当起职业道德教育的模范,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启迪和效仿;此外,可以开展职业道德规范调查和展示,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还可以邀请相关企业劳动模范和管理者来校举办讲座,通过切身示范对高职生进行熏陶。"

2.坚持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高职生职业适应性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适应素质、人际交往素质和开拓创新素质等。通过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职业心理,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1)以课程渗透提升学生ย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学校需要开设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特征,并掌握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还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培养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

(2)以专业心理辅导推广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应配备专门人员、场所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调查和咨ฝ询活动,分类开设职业心理专题讲座。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一般不想为人所知,心理咨询部门可以开通心理咨询电话热线、QQ咨询平台、心理咨询网上预约平台对咨询的同学及时给予系统辅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培养良好的心态。

(3)以良好的校园氛围来保证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非常重要。学校可以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室、专职心理咨询员,根据学生发生的问题开设各种主题工作室,如人际交往工作室、两性相处工作室、学习交流工作室、职业规划工作室等,定期开展活动和讲座。此外,团委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组织,鼓励他们开展各种就业心理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在活动中完善其职业心理素质。

(4)坚持职业实践教育,强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在校内,通过教学和社团活动,通过各种职业比赛和职业模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应聘能力、抗压能力和职业成熟度;在校外,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勤工俭学、实习实训、“三下乡活动”、“短期学徒活动”等活动,让他们真实地理解生活艰辛和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以此磨砺意志和增强抗压能力。

3.坚持协作和创新教育,拓展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构建高效协作平台,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急迫的任务。所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迫切需要。

(1)通过班级建设强化协作精神的培养。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最基层的单位,对学生影响很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作为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平台。一是班级树立清晰的建设目标,提高班级向心力;二是在班级管理和各类活动中,对每位同学都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并鼓励角色互换,以此提升合作力;三是通过干部竞聘、建立班级考核机制和自主管理体制,提高干部影响力;四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反馈平台,真正实现民主平等,权益共享,从而强化认同力;五是通过开展或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或比赛,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依赖的关系,提升集体荣誉感。

(ฬ2)通过实训体系的构建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

1)重视校园创新氛围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4]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校园构建开放、民主、自由的创新文化,营造崇尚真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倡导合作、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地体会到创新气息 ϡ,产生创新的冲动和灵感。同时加大学校创新硬件建设,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物质保障。

2)努力完善校园创新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丰富学校社团创新活动,加强奖励举措;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建立重能力轻考试、重评价轻分数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以此弘扬学生创新个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重视毕业设计创新。引导学生重视选题的新颖性,在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要求独立思考和自主完成。

3)大力推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实验中心、创业基地的建设,密切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创新技能培养提供技术和团队保障;建设“校中厂”、“厂中校”,鼓励学生在“做中学习”、“做中思考”、“做中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只有在正确规划的引导下准确定位,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选择,实施有效的手段强化吸收,才能促使校企精神文化相互支撑、深入融合、共同提升,从而为推进校企文化全面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持续的动力,为创建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新文化提供坚强的支撑。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