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成都职业教育的发展分析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因经济落后、教育文化设施薄弱,教育事业发展非常不平衡。职业教育事业因师资缺乏、资金不足、就业困难等因素,发展更为缓慢♀。抗日战争全而爆发后,各级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事业受到极大冲击。同时,随着抗战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重心的西移,作为发展现代经济和增强抗战力量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开始承担为抗战培养更多技术人才的任务。在抗战特需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成都地方政府制定和颁布了系列措施来保障和支持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并进行职业教育措施上的自我调整与变革,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技术人才、地方经济建设人才以及管理人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当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成都地方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措施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因西南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薄弱,配套设施落后,恐无法支撑抗战,强调职业教育之设置,尤应根据各种事业需要。由此,通过《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要求尽量推行职业补习教育,使各级机关和生产部门有足够专门人才。国民政府明确要求职业学校教育,应为发展生产事业之教育,以培养满足战时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为最终目的,并兼顾地方发展需要。
成都地方政府根据国民政府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总方针和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措施,制定了系列适合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与政策。
调整职业学校类型,创办战时职业学校。抗战前,职业学校以工农业和商贸类为主。这一时期,根据战时需要兴办了许多医护类职校,专门培养医士、助产士人才,如成都高级医事职业学校,还有普益、宏慈、进益等助产学校。这些学校培训和培养了大量医护专门人才,为发展战时医疗事业和成都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保障。同时,兴办了一些染织类、艺术类、农林类学校,如成都高级农业、成都高级染织、成都高级制革、成都高级医事等职业学校。为满足后方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培养军需民用共同急需的人才,专门设立了土木工程学校、蚕桑学校、农技学校、棉织学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四川职业教育学校的类型结构,有利于本地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创办女子职业教育学校,鼓励女子就读职校。兴办了省立成都妇女职业补习学校和胜家缝纫女子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刺绣、缝纫、剪裁和配机等方而的女性人才,鼓励女子就读职业学校,提高女子自力更生的能力。
战时,成都地方政府大力推行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第一,增设农业类职业学校。1938年,郭有任四川教育厅长,针对当时农业发展的特点,在万县、眉山等地增设农业学校,为当地培训了大量农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增设了省立职业中学、省立成都制革职业学校、万县高级职业学校等。第二,制定战时教育目标。省府要求通过战时教育,实现以技术武装民众,提高民众抗战意识和增强民众抗战力量。1938年,四川省教育厅通令全川学校实施战时教育,计划划自1940年8月至1945年7月为实施国民教育第一期,达到每个乡都有中心学校,及全省90%以上的学龄儿童入学的目标。职业教育也作为战时教育,的一部分发展起来。1939年,四川省教育规划全省职业教育,设置成都等五个职业学校区,并在每个职业学校区下设辅导委员会,指导本学校区范围内的职业教育的相关事宜。第三,颁布《四川省整顿中等学校办法大纲》,鼓励创办或中学改办职业学校。省教育要求职业学校或中学在设置专业时,应通盘考虑各学校现有物资设备、人员配备、师资力量和办学所在地综合社会环境情况,要求在举办职业学校和专业设置上要以实际需要为首要考虑。第四,确保师资队伍稳定,提高教师生活福利待遇。抗战初期教师薪金较低,但在物价未上涨之前,基本能解决生活之需。当时,四川教师薪酬主要由基本薪金、生活补助费、食米、地方增筹粮食四部分组成。1940年以后,物价不断上涨,教师拿到薪金后,都抢在物价持续上涨之前购买实物,之后所剩无几,无法满足其生存需要。1941年,省府规定各县市国民教师待遇,除原薪金外,每人每月发给食米,以后逐渐全部发给粮食,这保证了教师生活所需,使其能相对安心地从事教育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成都地方政府实行奖励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增设职业学科师资训练班的方式,提高和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第五,修改职业学校学制。1913年,四川职业学校学制为三年。同年秋,改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1925年,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三至六年。抗战全而爆发后,四川省立的成都高级染织、成都高级制革、成都高级工业、成都高级农业、成都女子等职业学校均招收初中毕业生,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学制三年。但是,也有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如四川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的学制暂定三年,必要时得延长一年私立仁济高级护士学校规定,学生入校后需先经过半年的试用期,之后再学习三年。,
二、成都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效
职业学校数量。在国民政府和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成都地区职业教育得到发展。1912年至1947年,成都先后兴办初级和高级职业学校45所,加上清末开办并于民国时期继续保存下来的四川商业学校,总共46所。从建校年代来看,1937年抗战爆发后建立的职业学校19所,占成都地区职业学校总数的41.3%。其中,省立和县立学校各13所,私立学校19所。从学校类型来看,国民政府国防部所属学校1所,商贸类学校7所,医药卫生类学校6所,艺体类学校3所。工农业类学校占多数,有26所,占总数的56. 5 %,其他类型学校4所。jl1938年至1949年,成都初、高级职业学校共17所。其中,省立职业学校5所;县立职业学校4所,即新津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新都初级职业学校、金堂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和华阳高级职业学校;私立职业学校8所,即培文高级、进益高级助产、志诚高级商业、仁爱护士、南虹高级艺术、仁济高级护士、建中高级会计、弟维初级等职业学校。还有一些职业学校虽创办于抗战爆发初期,因其存在周期短,没有统计在内。这期间,成都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显著。以省立成都高级职业学校为例,1935年该校共有教职员37人,学生138人,到1942年,教职员达57人,学生达275人。全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则达到了16所,教职员330余人,学生2500多人。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指出,职业教育要满足未来的需求和当前的需要注重职业的训育和个人精神修养。犯为此,黄炎培于1944年在灌县城东五华里外的丰都庙创建一所私营股份制实用职业学校,即都江实用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招生。成都地区职业学校分春季、秋季招生,主要而向初中毕业生。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同,在招生方式和招生考试科目设置上都有所不同。如华阳县立职业学校根据专业不同和学生层次差异,按甲乙丙对学生进行分类,甲类考试科目为生物、理化、公民、国文,乙丙类考试科目为自然、国文、算数和公民。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招收学生时,选择国文、⚥公民、算学、英文四门为其考试科目。.根据自身办学情况和专业特长,除了考试科口设置上有所不同外,所有职业学校都对考生进行口试。省立成都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在1938年秋季实行初级学校推荐学生和学校单独招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生,该校计划招生共计60名,.其中成都、重庆等8县市学校推荐30名初中生,成都、重庆两地单独公开招生30名。1940年秋,四川省教育厅为提高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严格控制学校招生名额,以防滥竿充数,成立招生委员会,负责省会职业学校的一切招生事宜,不许职业学校单独招生,试图杜绝以次充好现象。
职业学校师生待遇。教师待遇。战时8年,成都地区职业教师待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而逐渐恶化。相关职能部门颁布了教师进修和教师津贴方而的政策,来奖励教师进修和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随着战争的推☿进,通货膨胀加剧,即使教师的工资有所增加,也远远不及当时通货膨胀的速度。以至于到抗战结束前,因教师待遇低廉,物价上涨速度远高于工资增长幅度,教师及家属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所以每天都在为生计而疲于奔命,无心、无力也不能尽责地从事教学工作,从而导致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无法维持。华阳县立职业学校因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指数不断攀升,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一日三餐得不到保障。教职员工每月工资二十元,除去每月餐饮费十八、九元,所剩无几,对其家庭日常饮食生活来讲是一个莫大的难题,而学校有的工作人员每月餐饮费仅十二元,公生活难度可想而知。工资微薄和通货膨胀导致产生许多连带问题,如在校教师无法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成都职业学校待遇低廉,竞争激烈,抗战初期教师频繁流动,尤其校长频繁更替,导致专业教师经常跟随校长更换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熟悉度降低,从而影响教师正常授课和学生的学业。在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教职员工追随校长更换学校,使得教师没有长期教学规划和专业服务理念,校长和教职工间的交流减少,了解程度降低,各行其是,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解决此问题,四川省政府于1938年10月发文,提出各校凡二十七年度所聘的合格教员,一律延聘任期至二十八年底教育还严禁教师跟随校长更换学校,尽量减少校长的更换,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抗战期间,教师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待遇。战前,职业学校就已经面临着学生失学严重的问题。抗战爆发后情况更加严重,主要原因是学费昂贵,办学环境恶化。虽然学校对职校生有一定补助,并且有部分公费名额,但没有起到实质作用,也就无法解决本质问题。1938年,私立华西大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的学生待遇是:试读生收食宿费和书本费,不足部分由校方提供补助;肄业学生的伙食、校服、书本、医药等费用由校方负责。1940年,省立成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中等机械技术科和中等电机技术科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伙食费、零用钱、校服、工作服费用由学校负责学费方面,1937年成都职业学校平均学费是121. 4元,并不低于当时的普通中学。按物价水平,一个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的学杂费,若以当时市价换算,可兑换934斤盐,526斤猪肉。职业学校所收学费远远超出当地居民的生活平均日常开支,在非常时期对中下层民众来讲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为✿战时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为稳定职校学生,教育部采取相应措施,开始实行。贷金制度。从1944年上半学期起,职校生一律实行公费待遇,各职业学校学生享有一切制服、书籍公费待遇。公费制度为战时失去经济来源的学生继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各级政府和大后方民众的支持与参与下,抗战时期成都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事技术人才、地方经济建设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同时,职教事业的发展,保存了抗战有生力量,促进了四川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完善了职业教育的体系,是落后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